蒋君
摘 要:文章通过对绵阳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动机、途径以及他们对新一轮实施的课程模式改革的反应和看法,探索并制订出一套可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在部分地处中国西部地区的地方应用型高校中,大学英语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教师的师资力量薄弱,不善于利用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等。以我校为例,上述问题还较为严重。我校自实行课程改革起,在两学年的四个学期内,英语课时数削减了将近一半。英语课时大量减少,加上以上提及的各种问题,给我校大学英语教师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1)研究对象:我校2015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
(2)研究方法:借助于问卷调查,座谈、统计分析,对比研究。
(3)研究目的:调查和了解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动机,英语学习的途径以及他们对此次课程模式改革的反应和看法,由此制订出一套可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建议。
(1)关于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动机,从对收集的调查问卷数据来看,有49%的学生认为学英语不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51%的学生把通过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看作大学期间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表示学习英语并非自己兴趣所在,学习主动性不够。
(2)关于学习英语的途径,从收集的数据来看,约有46%的学生认为自主学习是大学学习英语的主要模式,但对于自主学习的具体计划和策略仍不确定,对已定计划的实施和落实也不能保证。约有近54%的学生更注重教师的授课,认为教师应在课堂的讲授环节提供更多、更全面的知识和信息。有55%学生通过传统的课程复习,习题演练等方式巩固知识,没有通过其他途径去主动获取信息,有35%的学生喜欢通过看英语电影和电视节目等获取信息,仅10%学生通过上英语网站、观看微课视频等获取信息。
(3)关于学生对此次课程模式改革的看法,我们课程改革前为第一二三四学期分别安排4学时课程,平均是读写课程2学时加上视听说课程2学时。改革后,学时安排第一、第二学期基本保持不变,第三学期每周缩减为2学时,内容为后续课程辅导材料,加课外自主学习。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水平,选修后续课程。第四学期完全课外自主学习。学生对此改革反应比较好,他们认为课程模式改革后,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
1.丰富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开展网络教学,积极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课外互动。从实际的调查问卷中得知,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渴望通过英语学习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得到语言能力的综合提升。因此教师应多进行听说方面的训练,丰富课外教学活动。
2.转变教学模式
教师应该重视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尽可能发挥现代化教育技术和网络教学的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结合。可以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背景知识、推荐书目、网络微课等发布在网上,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在网上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
3.加强教学管理
从调查问卷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缺乏内在学习动机和自制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加强教学管理,建立评估反馈和成绩分析系统,能够随时记录、了解和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对本校本科生英语学习情况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实践证明,我们所采用的课程改革模式是有积极效果的。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努力,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大学英语教与学新型模式。
[1]陈丹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自主学习情况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9).
[2]章 程,方 琼.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证研究[J].考试周刊,201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