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儒家的脉络中,周敦颐作《太极图说》首先将太极提到本原地位,朱熹对周子的太极图说做了注解阐发,并继承二程之学问进一步走向了一套完整的理气理论,成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对“太极”与理的讨论涉及到太极、理气关系、理气之动静、理一分殊等重要问题。本文从这些问题着手,对朱熹的太极和理气观念进行梳理分析。
关键词:太极;理;朱熹
“太极”一说源于《易》,儒家首先将太极提到本原地位的是周敦颐。其所作《太极图说》将太极图解为天地万物生成的宇宙图景:无形无象的太极生阴阳,阴阳生无形,进而创生天地万物。以此开启了宋明儒学宇宙论的理论源头。冯友兰说“周濂溪取道士所用以将修炼之太极图,而与之以新解释,新意义。其解释此图之《太极图说》为宋明道学家中有系统著作之一。宋明道学家讲宇宙发生论者,多就其说推衍。”[1]而后朱熹对周子的太极图说做了注解阐发,并继承二程之学问进一步走向了一套完整的理气理论,成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在这一理论发展脉络中有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 太極
一是“太极”之义的嬗变。如果说在周敦颐那里,给出了一个以太极为本原的宇宙生成图式,然而这个图式中的诸多细节包括对于太极之义的具体理解等却并未得到充分的展现,这个工作便由朱熹在其《太极图解》与《太极图说解》中加以完成。“朱熹以《太极图说》首句为‘无极而太极,又以‘理来解释太极,这就明确地把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纳入‘理学的体系里来”[2]。“太极,形而上之道也;阴阳,形而下之器也。”[3]在朱熹那里,道即理,因此太极即理,“动静阴阳之理”[4]。这是朱熹以理来解太极的开始。
二是太极与无极的关系。在周敦颐那里,只言“无极而太极”,却并未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明确的说明。而朱熹在《太极图说解》中明确指出“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实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也。故曰:‘无极而太极。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5]易言之,无极和太极本为一,自其无声无臭的性质而言则为无极,自其造化万物的性质而言则为太极。不可将无极与太极看作两个概念,而误认为太极之上还有一个无极。
二、 理气关系
在朱熹的论述中,形而下的阴阳其实质为气,更是直接将阴阳五行质言为“二气五行,化生万物”[6]。诚如陈来先生所言,“朱熹以太极为理,阴阳为气,这就发生了理气关系的问题”[7]。在朱熹处,理生万物之本,气生万物之形。自此之后,理气关系成为贯穿朱熹哲学的一个重要论题。在《太极图说解》的阶段,朱熹对于理气关系基本持一种“从体用角度理解理气关系的‘本体论”[8]立场,所以有“此所谓无极而太极也,所以动而阳、静而阴之本体也”[9]之说。太极即理为本体,发而用为阴阳二气,理与气不离不杂。用朱熹自己的话说,即是“本然之妙”与“所乘之机”的关系。这一时期朱熹对于理气孰先孰后的问题并没有明显的理论观照。随着对于理气关系的进一步思考和讨论,其观点逐渐转向“理先气后”。在这个意义上,朱熹对于理气关系的理解已不再是单纯的本体论,由于受到《易》的影响,而掺入了明显的宇宙论维度。
三、 理气之动静
理气关系及其与万物的关系,还涉及到理气之动静的问题。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10]。可以看到,在周敦颐那里,太极自身是有运动的。到了朱熹处,太极被解为理,那么此时的太极或者说理究竟有无动静?这也是朱熹哲学中讨论较多的问题。概而言之,朱熹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采取了一种较为曲折的方式。他认为太极本身无动静,而阴阳有动静,太极则是阴阳动静之理。朱熹对于这一理气动静关系有一个著名的譬喻,“阳动阴静,非太极动静,只是理有动静。理不可见,因阴阳而后知。理搭在阴阳上,如人跨马相似。”[11]
四、 理一分殊
“理一分殊”是朱熹哲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也正是涉及太极与万物关系的思想内容。“二气五行,天之所以赋授万物而生之者也。自其末以缘本,则五行之异,本二气之实,二气之实,又本一理之极。是合万物而言之,为一太极而已也。自其本而之末,则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为体。故万物之中,各有一太极,而小大之物,莫不各有一定之分也。”[12]天地万物合而言之,有一个作为本体的理即太极,这就是“一”;分而言之,一物禀受此理而各具一太极,即所谓“分殊”。对应于朱熹对于理的两个层面的讲法,理一分殊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以本体论来说,理是万物之性的本体根据,且二者之间没有内容上的差别。就宇宙论而言,理是万物的本原,万物之理由太极而来,二者在内容上同样也没有差别,而是呈现为一与多的关系。
注释: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11页.
[2]陈来.《朱子哲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7页.
[3]朱熹.《太极图说解》.第72页.
[4]朱熹.《太极图说解》.第73页.
[5]朱熹.《太极图说解》.第72页.
[6]朱熹.《太极图说解》.第74页.
[7]陈来.《朱子哲学研究》.第78页.
[8]陈来.《朱子哲学研究》.第78页.
[9]朱熹.《太极图说解》.第78页.
[10]朱熹.《太极图说解》.第72页.
[11]朱熹.《周子之书》,《朱子语类》(第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374页.
[12]朱熹.《通书注》,《朱子全书》(第十三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17页.
参考文献:
[1][明]朱熹.《太极图说解》,《朱子全书》(第十三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2][明]朱熹.《周子之书》,《朱子语类》(第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3][明]朱熹.《通书注》,《朱子全书》(第十三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5]陈来.《朱子哲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作者简介:
李广骁,重庆市,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