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在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体会

2018-03-23 10:44孙延康谭思荣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28期
关键词:预防治疗中医药

孙延康 谭思荣

摘要高血压是由于遗传等不可逆因素与可逆的多种高危因素长期相互作用,引起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归属于中医学的“头痛”“眩晕”范畴。高血压的预防从控制其危险因素阶段着手,遵循中医“治未病”的思想,采取以健康教育指导为主,将危险致病因素降到最低限度,杜绝产生高血压的源头。高血压的中医治疗则以中药内服为主,辅以针灸、推拿理疗、穴位敷贴及气功调理等疗法,把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消除感觉症状,有效降低靶器官损害等。中医学防治高血压效果较好、医疗成本较低、易接受易推广。

关键词中医药;高血压;预防;治疗

高血压在当今慢性疾病中是最常见的高危害病种之一,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物质及精神生活的提高,人们贪逸享乐而运动较少,加之生活、工作压力及精神紧张程度的增加,导致高血压的发病率上升较快,对于从事高血压临床防治的医务人员来说,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在高血压的防治领域也取得一些进展,但血压控制及达标率均不理想,尤其是患者长期药物治疗,治疗依从性差,不良反应突显。为此,凭借从事中医药对高血压临床防治工作多年的经历,拟从高血压的形成、流行情况、危险因素的预防及中医治疗干预等进行综合分析如下。

高血压的形成及诊断

血压是指心脏的舒缩,推动血液在密闭循环系统内持续流动,血液因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上肢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考虑为高血压。高血压分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目前90%以上的高血压原因尚不明确,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而高血压病的产生是由于遗传等不可逆因素与可逆的多种高危因素长期相互作用,引起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的流行情况

1959年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仅5%,2002年上升到19%,估计每年新增加1000万例高血压患者,估算2012年1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24%,全国高血压患者达2.66亿。另据相关调查结果表明,截至2015年我国高血压患病率达29.6%。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血压的发病率增长较快,已成长趋之势,应引起广大高血压防治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从中医学认识高血压

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全身小动脉病变,血管壁细胞改变,血管壁的重构、纤维化及管腔狭窄,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是现代医学的疾病名称,祖国医学古代文献中并未发现有与高血压的病名相合的记载,多归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等范畴。高血压的发病机理,中医认为有虚实两方面。虚者气血亏虚,引起脉管充盈不足,迂回挛缩,清阳升发不足,则发为虚眩;而实者多表现为痰瘀阻滞,血行受阻,经络瘀阻,经气失输,髓海空虚,脑失所养,则发为眩晕。例如:有因气机失常致血压变化异常;有因情志不调,肝脏疏泄功能失常而致眩晕;有因脾失健运发为眩晕;更有痰瘀阻滞气机,气血运行失和,发为眩晕。高血压的发病较隐匿,早期症状缺失或不明显,仅在体检或偶尔测量血压及有其他疾病就医时才发现高血压,临证多见青壮年人群,体型偏胖,舌苔多腻,脉滑等痰湿之象;中期多见中老年人群,多有眩晕、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其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多为痰瘀阻滞之证。

高血压前期的预防

疾病的产生是人们生活习惯、生活规律和七情六欲调节失衡,从微到渐的改变过程。高血压的形成也一样,均是从其“危险因素”长期恶性循环积累发展而来。高血压前期人群,主要为易感及亚健康人群,这阶段的血压有双向发展的倾向,大多数容易发展为高血压,故对该类人群的健康干预显得尤为重要。高血压的危险性因素:①血压收缩压达到130~139 mmHg或者舒张压达到85~89 mmHg;②超重或者肥胖现象;③具有高血压家族史;④患者有长期性的过量饮酒现象;⑤男性/>55岁以及更年期后的女性;⑥长期吃较咸的食物。李亚英认为高血压除了家族遗传史外,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高盐饮食、肥胖和超重、精神紧张、抽烟酗酒等。据研究发现,临床所见的高血压患者中75%是超重或肥胖者。针对高血压易感及亚健康人群,采用中医“治未病”方法,采取以预防为主,未病先防的学术思想,尽早实施健康教育等有效干预措施的指导,改变不良生活习性,注重精神调理、放松生活及工作压力的紧张度、饮食规律而不偏嗜、睡眠起居规律、适度锻炼等。将危险因素,即致病因素降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杜绝产生高血压的源头,防高血压于未然。

血压的中医药干预治疗

中医认为,高血压的产生,乃因脏腑功能减退失调,多种病因导致痰瘀形成互结,则致血压上升。就其功能减退失调,主要责之于肝、脾、肾三脏。多因饮食失节、情志不遂、久病及肾,引起气血津液输布失调。脾失健运,聚湿生痰;肝失调畅,血行瘀滞;久病及肾,肾失温化,更致痰瘀难化。共同形成痰瘀互结之证,引发血压升高,表现为眩晕、头痛等临床症状发生。一项关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类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痰瘀互结、毒损心络证在高血压中居首位(44.6%,不考虑其兼夹证类是55.77%)。而近代沈绍功等首次提出高血压的主要病机为“痰瘀互结、毒损心络”。故“痰瘀病邪”贯穿于高血压形成的始终,而临证更需注重痰瘀为患,治疗重在化痰活血。遵循“治随证立,方隨法出”的原则,祛痰有利于化瘀,而化瘀则痰有去路。故高血压的治疗应以“痰瘀同治”为基本大法,以祛痰逐瘀降压汤(丹参30 g,胆南星15 g,水蛭3 g,酒大黄6 g,牡丹皮12 g,生山楂18 g,土家苦丁茶18 g,银杏叶6 g,石菖蒲12 g,川芎9g)为基础方(自拟方1,1剂/d,煎熬过滤取汁400 mL,温分两次口服。方义:丹参、胆南星为君药,丹参犹入血分,专治瘀热互结有热之证,具有活血祛瘀生新的特性,乃活血祛瘀要药;胆南星为凉清苦泄之品,具清化蕴结之痰热之功,善解风痰热滞、头风眩晕之性。酒大黄、牡丹皮、郁金、水蛭为臣药,协助丹参活血化瘀,其中酒大黄为清上而活血,逐瘀通滞;牡丹皮活血化瘀,清热止痛,最适用于瘀热互结有热的瘀血之证;郁金解郁祛瘀止痛;水蛭苦降开泄,味咸入血,善破血分瘀滞。生山楂、土家苦丁茶、银杏叶、石菖蒲共为佐药,其中生山楂、土家苦丁茶、银杏叶均有活血之性,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黏度,使血压下降;石菖蒲为芳化湿浊,醒神开窍之品,助胆南星化痰湿之浊,阻断生痰之源。川芎善行血中之风,上达巅顶而具止头痛之性,既行气化散血滞,更能促使全方药力随肝经循行而通达头部病所为使药。全方药性偏微寒凉,具有清热之性,乃为痰瘀互结多有郁热而立,如此则瘀血祛,痰浊化,郁热得清,脉络通利,血压自降矣。中医药治疗高血压,除中药内服为主外,还可辅以针灸、推拿、穴位敷贴及气功调理等多种疗法协同治疗。其目标是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消除感觉症状,有效降低靶器官损害等。

讨论

高血压发病具有隐匿性及未感觉性,运用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对具有高血压高危因素的人群,从起居、体重、膳食、不良嗜好、运动及心理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指导,消除其高危因素的危害,达到高血压前期的预防。高血压患者待有感觉症状就诊时,其病程多已进入中后期,此时其致病之邪“痰瘀”已达胶结附着难祛阶段,其血压值常居高不下[收缩压160 mmHg以上和(或)舒张压100 mmHg以上],患者的主要感觉症状以头晕、目眩、头痛、肢体麻木等为主。通过现代医学对症降压药物治疗处理,大部分患者的血压值虽较快恢复到临界值以下,但其感觉症状部分仍然存在,加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疾病认识上的误判,从长时期的观察,大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针对这种情况,从其治疗之初加用中药汤剂煎熬口服为主干预性治疗,收到不错的疗效。从高血压综合治疗临证经验来看,中医药对高血压的治疗有降压缓和持久平稳,改善临床症状明显,有效降低靶器官损害,治疗彻底不易反弹,医疗成本较低的绝对优势。总之,运用中医药对高血压的防治,应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及愈后防复三方面进行干预,具有效果较好、医疗成本较低、易接受易推广的优势,其优势和远期疗效性已得到广大高血压患者的认可,更是临床防治高血压的优先重点选择。

猜你喜欢
预防治疗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