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研究

2018-03-23 19:42:14李佳永
数字通信世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明线同轴电缆传输技术

李佳永

(贵州立诚通信有限公司,贵阳 550001)

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国内的通信技术可以具体分为两个层面:有线传输与无线传输两种模式。有线传输是目前通信事业主要应用的信息传输模式;无线传输与传统的有线传输具有本质上的区别,主要集中体现在无线传输利用电波进行信息传递,比较容易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受到电波的干扰作用。而有线传输主要可以实现通信业务之间的传送和连接,可以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的信息传递服务,将人们的日常通信变得更加便捷化和实用化。光从这一点来看,有线传输就要比无线传输发挥的作用大得多。因此,通信工程有线传输技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发展价值。

1 通信工程的相关概述

目前,大量实践研究表明,光纤在电信通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与发展,电磁波应用原理逐渐作用到通信领域当中,进一步地完善了光纤的发展。近些年,我国的信息传输逐渐从短波长向着宽频带方向过渡,取得通信成果比较显著。现阶段,国内的相关研究人员对光信息传媒的研究力度明显增强,开设与构建了大量的实验基地,对其进行了全面地研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通信工程的光通信涉及到的传输容量逐渐增加。举个例子来说,PHD设备的出现与广泛应用基本上有效实现了信息传输点与点之间的连通要求。

最重要的是,PHD设备可以利用逐级复用与比特间插的方法对原有的传输速度进行有效提高。根据相关调查表明,PHD设备的传播速率可以高达每秒140Mbit。在某段时期内,PHD设备基本上成为实现信息传递的主体设备,具备性能优势比较明显且利用率高的特点。近几年,SDH设备的出现与应用使得以光路为传输基础的设备成为了通信网络主流的信息传输设备。之后,ASON的出现与应用彻底将我国的通信领域推向高潮的发展阶段,使得我国全面进入了新形势的通信网络阶段。目前,国内的传输网络技术正在不断地维护与升级当中,有效提高了我国信息传输的效率与效果,发展势头比较良好。

2 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相关类型

2.1 同轴电缆传输技术

同轴电缆主要是指电缆的芯线为一根铜线,且外部设有同轴钢管,对芯线进行紧密包裹,借此代替原本的另一根铜线。同轴电缆利用这样的方法形成一个主信道,进行信息传递。一般来说,通过该信道的信息传递可以有效将电磁波理论贯穿其中,实现同轴传输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尽量地避免外界的信号干扰。对于同轴电缆来说,自身具备宽频带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在信号馈线与电视信号传递中发挥较好的信息运输功能,减少干扰,是目前国内通信领域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种有线传输技术。

2.2 架空明线传精技术

架空明线传输技术主要作用于电线杆上,需要工作人员找到适当的位置铺设导线形成一个可以传递信号的信道。相关要求规定,利用架空明线传精技术形成的通信道必须保证频带低段维持在300Hz左右。针对于高端频带而言,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间距和传输频率。由上述不难得知,基于架空明线传精技术的通信道往往可以实现单路电话的传送功能,并以路载波的形式进行有效传送。然而这种技术只能在近距离内完成有效传输,因而这种有线传输技术很少被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3 绞合电缆传输技术

绞合电缆又被称为“平衡电缆”与“对称电缆”,根据频率性质的不同,还可以将电缆分为低频和高频两种类别。以低频绞合电缆为例,频带较窄,无法实现长距离的信号传输,如市话电缆等。然而高频绞合电缆可以分为屏蔽与非屏蔽两种,极大程度上提升了传递的效率,应用范围较广。其中,屏蔽高频绞合电缆造价成本较高,用非屏蔽高频绞合电缆较多,且发展空间较大,前景比较广阔。

2.4 光纤传输技术

光纤传输技术以光导纤维为主要的传输介质,实现信号源与光的相关转化,是一种可以有效进行数据传输且传输效率较高的新型通信技术。与上述三种有线传输技术相比,其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长、抗干扰能力强以及价格低廉的应用优势,是现阶段我国通信领域应用范围最广的有线传输技术。

3 有线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改进措施

3.1 光纤通信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可以视为我国通信领域有线传输技术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在通信工程传输材料以及工艺方法更新与发展的前提下,光纤通信技术可以沿着高传输质量、高传输速度的方向发展,使得光纤通信传输技术可以成为有线传输技术的主导发展方向和实现媒介交换的主流。

3.2 线路末梢方案的大力创新

在不影响业务的情况下将空间狭小或者容量不足的分光箱更换,且将主干光缆与用户端跳线路由隔离。(解决分光箱内杂乱、不安全、衰耗大);用户引入时采用更方便更安全的圆形引入缆引入。(解决抗拉、不导电、防鼠、使用寿命);在末梢布线时将相同方向散乱的皮线缆变成一条光缆布放在新增用户的位置随时下纤(解决随时下纤、保护、识别、抗拉、防导电、防鼠);室外软光缆纤芯使用彩色纤芯,将分光箱内端口、光缆纤芯和用户采用统一的色谱管理(解决识别)。

4 结束语

总之,有线传输技术与无线传输技术仍是我国通信领域核心的传输技术,兼备一定的应用价值与应用前景。虽然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近些年无线传输技术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与完善,但是有线传输技术的主体地位难以动摇。究其原因,有线传输技术在信号和传播方面,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高速性,可以承担大量信号数据的传输与连接工作,取得的传输效果可见一斑。为了更好地使有线传输技术作用于通信领域当中,相关研究人员就必须在有线传输固有的运行模式上,进行大胆地创新与改进,确保有线传输技术的传输效果与效率,从根本上推进我国通信领域的发展进程。

[1] 华月铭.关于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7,5(03):156-158.

[2] 杨兵科,秦新生.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研究[J].通讯世界,2017,2(08):196-198.

[3] 宋玉飞,郑文华.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及改进方式研究[J].通讯世界,2017,6(11):178.

猜你喜欢
明线同轴电缆传输技术
课堂教学的“明线”与“暗线”
辽宁教育(2022年19期)2022-11-18 07:20:18
长途通信中的传输技术
电子测试(2018年18期)2018-11-14 02:30:50
认知无线通信系统传输技术的探讨
浅析数字电视传输技术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一种纵孔空气绝缘同轴电缆的研制
电线电缆(2017年1期)2017-05-17 03:52:07
一元微积分教学之思考
商情(2017年6期)2017-04-18 00:51:17
《拯救溺水鱼》中的叙事内容的明线与暗线
求知导刊(2016年34期)2017-03-02 23:12:15
《清水洗尘》的网状结构分析
文学教育(2017年1期)2017-02-10 23:00:23
八字槽漏泄同轴电缆的设计及其性能研究
现代传输(2016年3期)2017-01-15 14:23:07
4G用漏泄同轴电缆设计与性能研究
现代传输(2016年4期)2016-12-01 06: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