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粉娜,何柳平,楚罗湘,谢 剑,王 红
炎症过程在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特征主要是巨噬细胞活化、纤维化,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产生和脂质沉积,这些病变原因均与慢性低度炎症有关,这可能是CAD和不稳定斑块多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等慢性炎症疾病患者的原因[1]。研究表明,约60%RA患者存在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ACPA)[2],心肌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中也存在瓜氨酸合成蛋白[3],RA患者ACPA阳性者的心血管风险显著高于ACPA阴性者[4]。虽然ACPA被认为是RA的特异标志物(98%),但仍有10%无RA的CAD患者ACPA亦为阳性,表明ACPA可能与无RA患者心血管风险高度相关。本研究探讨了无RA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ACPA水平与全因病死率的相关性。
1.1 病例资料 以2010年6月~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320例无RA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按急性STEMI诊断和治疗指南接受相应治疗,其中男155例,女165例,平均年龄(62.5±10.8)岁。 排除标准:既往有心肌梗死(n=5)或血运重建者(n=7);既往有类风湿关节炎;随访期间发展为风湿性疾病的ACPA阳性患者(n=4),失访者(n=4)。最终300例纳入本研究,按患者血清ACPA水平分为ACPA阳性组(ACPA≥20 aU/m l,n=100)和 ACPA 阴性组(n=200)。
1.2 血清ACPA检测 所有患者入院即刻抽取静脉血,置于不含抗凝剂的试管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CPA水平,试剂盒由上海广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酶标仪采用瑞士Tecan F50型酶标仪。
1.3 资料收集 根据患者的病历,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危险因素等资料及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等检查结果。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或门诊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3年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心源性死亡、卒中、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发生情况。随访终点为患者死亡或本研究末次随访日。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患者间一般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成组t检验;全因死亡率比较采用χ2检验;Cox回归模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长期病死率的相关因素,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本组300例中,ACPA阳性100例(33.3%)。对两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比较,发现ACPA阳性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及冠脉病变(SYNTAX)评分等无相关性(P> 0.05,表 1)。
2.2 ACPA水平对患者全因病死率的影响 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4年。ACPA阳性患者病死率显著高于ACPA阴性患者(28.0%vs 11.0%,28/100 vs 22/200,P < 0.05)。
2.3 影响长期病死率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糖尿病、SYNTAX评分及ACPA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及ACPA水平为影响患者长期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 2)。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影响长期病死率的Cox回归模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ACPA被广泛认为是RA的特异性标志物,而ACPA与RA的疾病进程相关。有研究表明,ACPA阳性者的RA危险因素与遗传特征(HLA、多数易感性SNP)和吸烟特异相关[5],这些因素是否也与无RA患者ACPA水平相关?本研究比较了吸烟史对无RA的STEMI患者ACPA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吸烟史对ACPA阳性/阴性表达没有显著影响(P>0.05)。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阐明还有哪些因素与无RA的STEMI患者的ACPA水平相关。
本研究结果表明,ACPA阳性者再梗死和/或死亡的风险显著高于ACPA阴性者。推测其可能原因是ACPA与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管周围间隙的瓜氨酸化蛋白结合后,发挥补体激活的作用,导致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增加,加剧了病变血管壁上的炎症反应[6],从而导致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增加。
为了确认除ACPA水平外,SYNTAX评分是否也为影响患者病死率的独立因素,本研究对SYNTAX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YNTAX评分与临床结果没有相关性(P>0.05)。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1)SYNTAX评分不能完全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情况。(2)ACPA可通过其他因素或信号通路影响患者。
本研究中全因病死率是指两组患者治疗后3年内,因各种因素导致病死的人数占所有病例的病死率;而长期病死率是指两组患者治疗后3年内,因临床病理因素导致死亡人数占所有病例的病死率,因此,长期病死率是全因病死率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ACPA水平与无RA的STEMI患者长期病死率有关,无论患者是否患有RA,ACPA均可作为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因子。对无RA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抗瓜氨酸自身免疫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1] 伍满燕,李玉慧,张萍.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机制及风险管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4):374-376.
[2] Willemze A,Trouw LA,Toes RE,et al.The influence of ACPA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n the course of RA [J].Nat Rev Rheumatol,2012,8(3):144-152.
[3] Giles JT,Fert-Bober J,Park JK,et al.Myocardial citrullinat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a correlative histopathologic study[J].Arthritis Res Ther,2012,14(1):R39.
[4] Farragher TM,Goodson NJ,Naseem H,et al.Association of the HLA-DRB1 gene with premature death,particularly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inflammatory polyarthritis[J].Arthritis Rheum,2008,58(2):359-369.
[5] Clavel C,Nogueira L,Laurent L,et al.Induction ofmacrophage secret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hrough Fcgamma receptor IIa engagement by rheumatoid arthritis-specific autoantibodies to citrullinated proteins complexed with fibrinogen[J].Arthritis Rheum,2008,58(3):678-688.
[6] Suwannalai P,Trouw LA,Toes RE,et al.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ies(ACPA)in 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J].Mod Rheumatol,2012,22(1):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