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渊,刘晓芯,朱顺青,颜美琼,韩辰燕,宋阳阳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上海 200030)
肺癌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1],外科手术辅助放疗与化疗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多学科治疗方案,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2-3]。音乐疗法即科学系统地运用音乐的特性对人产生影响,协助个人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达到身心整合,以音乐特有的物理特性、特定频率、声压等影响人的生理状况,尤其是心理和精神方面对医疗起到辅助作用[4-5]。在癌症术后化疗期间进行音乐疗法的干预,可以使患者以一种平和、有尊严的方式接受肿瘤综合治疗,减轻因疾病或医疗过程带来的并发症与不舒适体验[6],目前音乐疗法已广泛应用于其他癌症患者晚期的干预研究中。本研究将音乐疗法运用于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取得较好地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对象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入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呼吸科4个病区的肺癌术后首次化疗的患者400例。其中左肺叶切除185例,右肺叶切除189例,左全肺切除15例,右全肺切除11例。将A病区90例、B病区11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C病区85例和D病区115例设为对照组,4个病区之间不会出现互相干扰。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诊断标准,行TP(紫杉醇注射液+顺铂)方案化疗;②年龄18~75岁;③具备一定的交流书写和认知能力,听力正常,对音乐有一定兴趣。排除标准:①患者拒绝参加;②存在其他严重疾病等;③听力有严重问题。观察组男103例,女97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58.4±11.2)岁,60岁及以下 133例,60岁以上67例;文盲2例,小学46例,初中80例,高中及以上72例;有配偶158例,无配偶42例;自费42例,医保或社保158例。对照组男105例,女95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59.2±12.1)岁,60岁及以下138例,60岁以上62例;文盲3例,小学37例,初中72例,高中及以上88例;有配偶160例,无配偶40例;自费48例,医保或社保15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研究项目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入住呼吸C与D病区后,按常规给予化疗专科护理与健康指导,包括用药护理(含给药途径、药物副作用等)、化疗前后注意事项、体位与活动及饮食指导等。
1.2.2 观察组 患者入住呼吸科A与B病区后,由病区责任护士在确定肺癌术后化疗方案的前1日通知本院心理健康工作室,由工作室的5名心理咨询师(均为主管护师)在病区的受试者室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让患者选择音乐曲目(舒缓、古典、流行、戏剧、西洋曲目),同时布置各单元心理咨询师助理(均为临床责任护士)落实观察记录。音乐疗法干预每次听10 min,一天3次,累计30 min,具体措施如下:①化疗前晚19:00由心理咨询师助理为患者通过手机或MP3下载之前选择的音乐曲目,调试至适宜音量,循环播放10 min,同时引导患者进行想象性放松训练;②化疗当日10:00,在患者进行输液治疗时,心理咨询师助理为患者调试并循环播放音乐10 min,同时引导患者进行渐进性放松训练;③化疗当晚19:00输液结束后,由患者或家属自行调试并播放音乐10 min,同时练习深呼吸法助眠。
1.3 评价指标
1.3.1 焦虑自评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采用Zung[7]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共有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其中15项是用负性词陈述的,按上述1~4顺序评分;其余 5项(第 5、9、13、17、19)是用正性词陈述的,按4~1顺序反向计分。SAS的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将20个项目的各得分相加再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得到标准分。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3.2 恶心、呕吐评估 采用1989年第5届欧洲临床学术会议制定有关恶心、呕吐的分开评估法[8]。单独恶心分级:0级为无恶心;1级为恶心不影响进食及日常生活;2级为恶心影响进食及日常生活;3级为由于恶心而卧床。单独呕吐分级:0级为无呕吐;Ⅰ级为轻微呕吐(1~2次/d);Ⅱ级为中度呕吐(3~5次/d);Ⅲ级为重度呕吐(>5次/d)。干呕应算1次呕吐,1 min内有数次呕吐动作也算1次呕吐,连续5 min内的1~5次干呕应视为1次呕吐。
1.3.3 活动力评定 活动力评定采用体力状况评分标准(karnofsky performanre status scale,KPS)[9]。评价内容包括患者正常活动、病情、生活自理程度,总分为100分,10分为1个等级,得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越能忍受治疗给身体带来的副作用,因而也就有可能接受彻底完整的治疗;得分越低,健康状况越差。若低于60分,许多有效的抗肿瘤治疗即无法实施。
1.3.4 血氧饱和度评定 在化疗当晚20:00,使用指套式无创血氧饱和度仪测定患者化疗后的血氧含量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描述,两组数据比较使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SAS评定的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患者KPS评分及血氧饱和度的比较 见表2。
2.3 两组患者恶心、呕心分级的比较 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SAS评定的比较 n(%)
表2 两组患者KPS评分及血氧饱和度的比较 n(%)
表3 两组患者恶心、呕心分级的比较
3.1 音乐疗法能缓解肺癌术后首次化疗患者的焦虑情绪 音乐治疗是一门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经过专业心理咨询培训的护士运用音乐疗法能有的放矢地缓解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紧张心理和焦虑情绪,已成为心理护理的一种介入方法[3]。在化疗前晚、化疗当日、化疗当晚分别给予3次音乐聆听,伴随引导放松训练(想象性放松训练、渐进性放松训练、深呼吸法助眠),能缓解患者因手术产生的痛苦及后续化疗带来的焦虑情绪,且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焦虑程度有所改善(P<0.05)。
3.2 音乐疗法有助于提高患者接受术后化疗的活动能力 患者因术后伤口疼痛等影响主动参与功能锻炼和早期下床活动,本研究指导患者在化疗中聆听音乐,配以放松训练练习,能改善患者体力状态,提高其因主动锻炼而增强机体活动能力的舒欣感,提升后续治疗身心承受能力。
3.3 音乐疗法有助于提高血氧饱和度 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呼吸功能重建取决于患者自身的病变状态、肺功能、机体血氧饱和度、手术创伤范围、化疗反应、患者的遵医行为及家属的支持配合等。本研究中音乐疗法的自我实践能减缓耗氧,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有利于肺癌患者呼吸功能的重建和恢复,为机体进行后续治疗打好基础。
3.4 音乐疗法伴随放松训练在化疗期间的主动实践可缓解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 因肺癌术后首次化疗带来的恶心、呕心等躯体不适体验难以避免,影响患者后续治疗和康复的依从性。本研究中指导患者自行播放选择的音乐,配以练习放松训练,减轻了胃肠道不适反应(P<0.05)。
本研究通过心理健康工作室的介入,有效地对患者实施个体化音乐疗法干预,引导患者主动参与化疗的康复实践过程,激发其潜在的心理能量,提升肿瘤综合治疗价值[10],减轻患者治疗期间的疾病负担。此外,音乐疗法成本低廉、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无副作用、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1]罗健,孙燕.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研究[J].中国肿瘤,2001,10(2):76-78.
[2]王建平,崔俊南,陈仲庚,等.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8(1):23-26.
[3]Mendoza TR,Wang XS,Cleeland CS,et al.The rapid assessment of fatigue severity in cancer patients:use of the Brief Fatigue Inventory[J].Cancer,1999,85(5):1186-1196.
[4]吕小红,陆益浅,廖新颖,等.音乐疗法对癌症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1B):106-108.
[5]Mock V.Breast cancer and fatigue:issues for the workplace[J].AAOHN J,1998,46(9):425-431.
[6]王保胜,刘楠,宋伟,等.音乐疗法对癌症患者放疗期间的心理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05,26(18):76-76.
[7]Zung WW.A rating instrument for anxiety disorders[J].Psychosomatics,1971,12(6):371-379.
[8]黄回,胡雁.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2,11(10):924-927.
[9]Frienglander AH,Ettinger RL.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scale[J].Spec Care Dentist,2009,29(4):147-148.
[10]王靖婷,吴傅蕾,张颖婷,等.2017版NCCN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临床实践指南要点解读[J].上海护理,2017,17(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