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成都市棕北中学校长
为什么新课改实施以来,开展新型课堂建构的学校很多,但对课堂满意者却很少?为什么全国各地的课堂教学经验风起云涌,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者少之又少?为什么我们一边呼吁课堂转型重构,一边却死死停留于教学方式改革、技术更新的浅层次?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立德树人的课堂在当下尚未真正建立。问题的症结,一是缺乏叩问本质、贴近实际的现代教学思想引领,缺乏课程改革顶层设计和系统建构;二是未能发现教与学的本质,未能开启学习的机能;三是对教学改革缺乏自信心和意志力。
成都市棕北中学坚持教育教学改革,秉承“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的办学思想,将“既关注师生的现在,更关注师生的未来”作为核心竞争力,并以在学生的学习中实现 “两高一低”(高素质——举止文雅、后劲充足、全面发展;高学业成绩——基础扎实、学的轻松、能考高分;低成本——和谐校园、高效学习、健康生活)为目标,追求有内涵的高质量发展。
人本课堂中的“人”,指的是每一个学生。以每一个学生为本,成就每一位学生人生。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从育分到育人,从分数至上到促进教学绿色发展,倡导学生生命健康成长:人本课堂有效放大了教师和学生共同作为学习者的特征,进而使师生进入“新学习时代”。
在学习目标上,人本课堂更加关注师生课堂创生知识,关注对非知识技能如社会情绪、团队合作、可迁移技能等的挖掘、掌握,让学生经历真实的探究、创造、协作与问题解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加关注学生在项目学习、真实情境下的品质和态度。
人本课堂指向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培养,培养个人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完整的人”,从根本上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在学习内容上,人本课堂致力于用具有挑战性的真实任务情境呈现学习内容和任务,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为知识发生、发展的现场,关注基于学科和基于生活主题统整的综合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典型的学科实践过程,增强程序和模型意识,形成相应的思维方式、实践能力和责任担当意识。
在学习方式上,人本课堂积极探索项目学习、跨学科主题整合、真实情境的实践活动等课堂模式。
在学习方法上,人本课堂让学生学会基于个体的学程学习,即基于标准确定目标的自主学习,基于学习路径提供学生工具、模型和脚手架。每一种知识关注两类结构:基本概念结构与方法程序结构。以结构为载体,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某一类知识、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
在学习评价上,优化分层分类多元评价,根据(跨)学科素养描述不同等级水平,根据水平设计不同类型的考核标准。一是体现真实生活情境的创意与结构化设计,二是激励与唤醒兴趣和潜能,三是形式多样化,体现不同能力的多重组合。
面对汹涌澎湃的课改大潮,不管怎么改,始终避不开的问题是:谁在学?学什么?怎样学?营造怎样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条件学习者才能更高效的学?如何运用已学知识技能?当下学习如何为未来学习做准备?这些问题的答案均集中指向学习的主体——学生。所以我校一直深化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课堂,通过培育学生的关键能力,追求品质教育。这个过程关键在于不断提升教师适应“人本课堂”的课程领导力,最终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首先,坚持“一个中心”,即以学习者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建构基于核心素养的人本课程体系。
我校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基础上统筹整合、拓展创新,形成集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特色课程于一体的人本课程体系,着重培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
在这个体系中,基础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占总课时的70%;拓展课程主要服务学生能力提升,以综合性课程为主,占总课时数的20%;特色课程主要服务学生个性化发展,占总课时数的10%。每年各年级的拓展课程占总课时的20%,周均课时数为6至7课时,每年每个年级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少于10天。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教师的培训,让教师具有国际视野、未来视野和工作能力,让教师也能时刻立于时代潮头,做一只合格的“先知春江水暖”的小鸭子。
学校物理组的姜德炳 、孙仁刚、闫胜友三位老师,根据对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英文缩写)活动的理解,在物理教学中,除让学生学用结合,切实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和实际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外,更通过在物理教学中STSE教学活动的融入,承袭惯常的学生个人小制作、小发明、科学小论文撰写等活动,加深他们对物理理论与现实生活密切关联的认知与体验,实现其学习情趣与物理学习的自然同步对接和“绑定”。
成都市棕北中学在人本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找准课堂变革的着力点——小组合作学习,摒弃捆绑式的课堂教学文化,通过实施“四个坚持”(坚持以学为核心,让课堂教学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坚持基于学科本质的教学,让课堂教学发生深度的变革;坚持教学即儿童研究,让课堂教学成为真正的儿童的课堂、教学;坚持以现代信息技术变革课堂,让课堂里呈现更开放、现代的教学与学习方式),让课堂从“传递中心”走向“对话中心”,尽量让教师少讲一些,学生少练一些,腾出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实现思维的生长。
课堂改革新焦点: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
在“依据核心素养确定学科核心素养,依据学科核心素养修订课标与重组教材”的顶层设计之下,积极探索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的路径和方法。
从关注三维目标到追求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一是让学生经历真实的探究、创造、协作与问题解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此过程中,一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均成为学生探究的对象和使用的工具,其目的是产生学生自己的思想和理解。二是让师生的个人知识与学科知识的对话、互动,成为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过程,将知识创造过程变成教和学的过程。三是在“教中学”“做中学”的基础上践行“发现、探究、解决真实问题”的“创中学”,让小组成为自组织,让学生人人成为创客,让课堂成为学习生长的共同体。
学习方式、学习目标从整齐划一到以生为本的个性化选择。基于现代数字媒体技术,以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理念为主导,通过数字媒体、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建立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关注学科知识的双层意义,尤其关注知识的文化意义。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时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学科教学要有文化意义、思维意义、价值意义,即人的意义。
借助设计思维重组课堂组织方式。设计思维的使命就是千方百计找出并实施有助于学生更愉悦、更投入、更有成效进行学习的解决方案,就是要积极研究云课程、慕课、翻转课堂、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与教育新形态匹配的课堂组织形式——基于项目的主动学习、面向真实的深度学习、基于证据的智慧学习、突破校园的无边界学习。同时,课堂模式要更加关注学科思想、学科品质这一本质属性,尝试多元开放的无边界课堂。
以我校数学组颜泽忠老师所进行的“基于‘乐学一百’大数据在线教育平台的实践”为例,首先,把一个个知识点转化成一个个彼此层次递进的“问题”,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向学生提问,刺激学生不断思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解决了怎么学的问题。其次,设置闯关游戏,以乐币(完成基本关数后的学分)换礼品,提升学习兴趣。第三,每一道题目给学生明确反馈,当学生答题遇到困难时,答疑系统会提示“需要帮助吗”,及时解决学生问题。第四,智能学习,智能教学。所有的学习过程都有精准统计,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帮助。
课堂结构新走向:超越传统课型,走向结构模块
面对“识记、了解、理解、应用、灵活运用、创新”等不同的知识点要求,面对“封闭性问题、半封闭性问题、开放性问题”等不同的问题类型,面对“事实、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等不同的知识类型,面对“合作是为了省时、互助、分享、发现不同、探究多种可能”等不同的合作意图和目标……原来的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多元的合作学习方法、技能、策略去应对、去匹配,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无法说服同伴、无法调解矛盾冲突”等偶发事件束手无策,因此无效或低效。
在人本课堂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我们的思考是,用“内容+方法模块=活动思路”取代传统课型。方法模块是指各学科、各课型都有回忆、总结、概括、分类等理解信息,有归纳、演绎、应用、解决问题等处理信息,有比较、综合、创新等生成信息,针对每类信息设计不同的学习方法模块,将课堂内容镶嵌在不同的方法模块中,以活动为纲,实现模块的自由组合,简便易行。
也就是说,课堂结构是由不同方法模块(嵌入内容)排列组合而成的。原来的课型以知识内容为明线、方法为暗线,现在的思路是以学习方法、培养思维为明线,以内容、知识为暗线;过去只注重学科素养目标(学科三维目标),现在还要借助过程和学习形式,渗透、整合完成社会素养目标,即同一时空完成二类课程目标。
例如,学校数学组张容华老师在“2017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第六届高质量课堂展示活动”中所呈现的“二元一次函数”这一课,就是按照这样的结构来进行的。课前,学生根据导学单做了充分预习。课堂上,除了老师在关键时候的点评之外,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六名学生组成一个共学小组,组内分为三个互助小组。小组内以“师徒”相称,围绕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徒弟”与“师傅”互相讲解。对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中国教科院课程中心王鑫所长是这样评价的:张容华老师真正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同学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表现出极好的学习状态,体现了对“未知”探求的过程和对学习方法的灵活运用;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既有问题的有效处理与解决,也有知识能力的迁移与活化,尤其是对学习的过程、方法及成效的反思与评价,深入落实了课堂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课堂改革新支柱:实现教研五个转型
一是从过去着重研究课堂转向研究教育教学全要素,强化课程意识和评价意识;二是从注重研究知识传承转向研究全面育人,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核心素养;三是从过去重点研究教师的“教”转向重点研究学生的“学”,倡导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推进学习方式变革,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四是从过去关注传统教学的研究转向关注基于信息化的教学的研究,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科学运用,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五是从过去基于经验的教学研究转向基于实证和数据的教学研究,引导教学研究工作走向更加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轨道。最终,从较为封闭的、自我中心的教研发展为更加开放的、注重整合各类专业资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研系统。
课堂改革新路标:从知识与能力立意走向思维与审美立意
课堂定位从知识、能力立意走向思维、智慧立意。把课堂建构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定位到“改变思维、启迪智慧、点化生命”的核心素养高度,即为改变思维、启迪智慧而教(学)。
寻找思维停靠点。思维激发、思维品质培养、思维多元表征、思维碰撞等,皆为改变思维手段、工具、目的,终极指向一定是让思维生长。当然,反思、顿悟同样指向思维生长。思维生长表现在思维的深度(长)、广度(宽)、厚度(高)单项或多项量与质的增加。
以问题为主轴。借助多元对话互动、反馈、导向性评价,实现对知识的整体和多角度表征;让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让问题中心图式的运用、顿悟的产生,成为思维生长的有效载体。对主干问题的认知,让学生从点状碎片化局部思维到整体系统化思维,从静态单一思维到动态辩证思维,从结果思维到过程思维,从简单思维到复杂思维,从借鉴、传承思维到质疑、批判、创新思维,成为思维生长的有效路经。
课堂不仅仅是改变思维、达成思维的显性结果,还应该指向让思维生长、审美层次提升的终极目标。
课堂改革新实践:借助学情观察员从“观教”走向“察学”
研究课堂常态的校本教研已走过三个基本阶段:听课评课、观课议课、课堂观察与诊断。听课评课中的“听”,是指以旁观者身份看教师“教”;“评”,主要指权威者评判一节课的得失。观课议课,“观”的重点是使用观课工具,观察重心向学生表现转移,以学评教;“议”的重点是以此为案例,发现可能性,旨在诊断与发展。课堂观察与诊断是借助观察量表,让课堂研究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突破。
在上述三种样态的基础上,本着简易、可操作、常态化原则,我们提出一种校本教研新形态——借助学情观察员从“观教”走向“察学”。观课教师首先要改变原来自由观课、自选座位的做法,变成由教研组长分配观课教师以学情观察员身份到各小组,并详细说明学情观察与记录规则,及参与、指导小组学习活动注意事项。
一次完整的学情观察与分析活动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课前教情、学情信息公开会。上课教师向学情观察员通报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学习目标、活动流程、拟用方法、效果预测,尤其是要介绍学情及小组合作学习状态,给学情观察员发活动案。
学情观察员要整体感知教材,在准确把握上课教师意图基础上,提前3分钟到课堂,了解所在小组分工,与学生进行简单沟通。
第二阶段,观课中记录。学情观察员如实记录教师发出指令的有效性、组员学习状态及偶发事件。以课程资源、教师助教身份协助、指导、督察小组合作学习,使其学习效益最大化;同时,还要以“上课教师第三只眼睛”的角色,及时将学情悄悄以暗号、手势等形式反馈给上课教师。
上课教师要利用好学情观察员的资源,及时借助反馈信息处置、调整、完善自己的预设,让课堂因动态生成而精彩。
第三阶段,信息分享会。在上课教师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学情观察员如实汇报观察记录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在专业人员对共性问题进行专业引领的基础上,所有人员围绕“找出自己教学痛点、描述自己痛点、找到痛点解决方法”写出反思。
课堂状态瞬息万变,上课教师面对着四五十名性格各异的学生,既要实施教学活动,又要观察学情,因此局部出现“睁眼瞎”不可避免,而设立学情观察员就好像给教师安上了“第三只眼”,借助“第三只眼”有效获取课堂真实状态,更利于课堂的有效生成。
另一方面,上课教师借助学情观察员提供的课堂观察汇总记录及分析,利于课后复盘,利于改进、完善、优化自己的教学策略,而观课教师从旁观者变为授课参与者,其观课更加投入、专注,既破解了年轻教师议课时不会说或说不到点子上的尴尬,又可以借助教师团队合作,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课堂改革是一道永远求解的未知方程,课堂改革永远在路上。我们认为,成全师生,成就学校。我们相信,越努力,越幸运。视界决定境界,细节决定成败,坚持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