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轼与苏辙的兄弟情谊

2018-03-22 12:03刘清平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苏辙苏轼

刘清平

摘 要:苏轼与苏辙二人一生相亲相敬,自古传为美谈。他们二人的兄弟之情,从早年的共同学习,到中晚年的宦海沉浮,贯穿彼此一生。因其二人既是亲兄弟,又是相携一生的知己好友,所以二人之间的感情不能单从某一方面来了解。我们可以说苏轼和苏辙之间,既有在同一个家庭氛围中熏陶成长、兄友弟恭的血脉亲情,也有在求知过程中相互切磋学问、求仕路途上相互扶持的师友之义,更有深切理解对方、在精神上相互契合的知己之情。

关键词:苏轼 苏辙 兄弟情

引言

《宋史》中称苏轼与苏辙兄弟:“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① 苏辙在《祭亡兄端明文》一文中说:“手足之爱,平生一人。幼学无师,受业先君。”即明确表达了二人既有兄弟手足之情,也有兄长教诲之义。纵观二人一生,我们可以说苏轼和苏辙之间,既有在同一个家庭氛围中熏陶成长、兄友弟恭的血脉亲情,也有在求知过程中相互切磋学问、求仕路途上相互扶持的师友之义,更有互诉衷肠、深切理解对方,在精神上相互契合的知己之情。

一、血脉之亲

苏轼与苏辙乃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从苏辙出生,到父亲苏洵带他们出蜀赴京之前,二人一直形影不离,相知相伴。兄弟二人主要跟随父亲学习,父亲苏洵游历在外期间,母亲程氏则负责教导他们兄弟诗书礼节。在这样一个父母俱能授以诗书的文化氛围中,苏轼和苏辙对知识有一定的渴求与接受能力。兄弟二人也一起师从当时的名士,苏辙回想当年与兄长一起读书的岁月时说:“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②

苏轼与苏辙有天然的血脉亲情、共同成长学习的生活环境,所以二人在往后的岁月中,对彼此充满了深切的关爱之情,一生互相牵念。

苏轼二十六岁去往凤翔上任,这是他们兄弟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后第一次分别。弟弟苏辙前来送行,苏轼写下了《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③。苏轼心中不舍,也担心天气渐寒,弟弟衣衫单薄,不忍他独自一人骑马回去。想到二人刚刚涉足官场,就面临第一次分别,不禁叹息人生难免会有别离,只是担心岁月匆匆,以后恐怕会聚少离多,“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彼时苏轼和家人定居都城开封,兄弟二人在一起读书学习,当他们读到韦应物的“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④句时,感慨万千,遂立下“夜雨对床”的约定。尾句提醒弟弟,定要及早辞官隐退,赴当日盟约,“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在日后的诗文往来中,“夜雨对床”的约定时常为二人所提及,一直念念不忘。虽然二人终其一生也未能完成这个约定,但“夜雨对床”的意象却成为苏轼与苏辙二人兄弟情深的象征,成为苏轼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新党编织他写诗“谤讪朝廷”的罪名,不幸被捕下狱。苏辙得知消息,万分担忧。为保全兄长,他效仿缇萦救父,上奏请求赦免兄长,他的所有官职也都可以纳还。倾囊相助,手足情深,由此可见。朝廷不但未批准,而且他也受此事牵连,被贬为监筠州盐酒税,五年不能升调。苏轼在狱中以为必死无疑,在生死存亡之际,仍挂念弟弟,不忍见弟弟在没有自己陪伴的日子“夜雨独伤神”,写下诀别诗,祈求能“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继续这份世间难得的兄弟情。

苏轼六十二岁在远谪琼州途中,苏轼与其弟子由在滕州相处了一个月才分开,之后做诗记曰:“五月十一日相遇于藤,同行至雷。六月十一日相别,渡海。”王文诰评注道:“观其扣足一月程限,其情显然矣。”⑤ 如此落魄之时还能想方设法尽量陪伴,其兄弟之情实在真实感人。

二、师友之义

苏轼与苏辙在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彼此常常交流切磋。因苏轼比苏辙年长,幼时的苏辙便遵从父命,以兄长为师。苏辙在《栾城后集》卷二十一《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中说自己从小就跟着哥哥学习,“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哥哥既是兄长,也是师长,“辙幼学于兄,师友实兼”。可见,在求学之时,二人的关系还有互相帮助、互为学习榜样的师友之义。

苏辙在求学之初,以兄长为师,受到兄长的指导和教诲,对兄长的文学造诣十分钦佩:“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高度评价兄长的诗文优于李杜等诗人,只能和陶渊明相较,在文学上一直以兄长为榜样,并追随兄长。苏辙一生都对兄长满怀崇敬,从未由于彼此不同的坎坷和境遇而丝毫削减。

而苏轼对弟弟也格外赞赏,认为弟弟的才识远在自己之上,只是弟弟心性淡泊,不愿外露,世人并不了解他的為人与性情,因此也不懂得欣赏他的诗文而已。苏轼曾说苏辙:“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苏轼还客观地将自己和弟弟的文章进行比较,“子由之文,词理精确有不及吾,而体高气妙,吾所不及”⑥,认为弟弟在遣词造句方面比不上自己,但是弟弟文章的悠远气度,是自己难以做到的。这是兄弟二人文章风格的差异,也是他们诗歌风格的不同之处。文学创作方面,苏轼不仅给弟弟做好榜样,而且不断地向弟弟学习,不断地吸取精华,提升自己。他一向将弟弟视为他文学道路上的良师益友,说苏辙不仅是自己的弟弟,更是“贤友生”。

兄弟二人不仅相互敬佩,也时常相互切磋,因此,一方的勤奋也会激发对方的学习劲头。苏轼贬谪到黄州时,给朋友写信说:“某闲废无心,专治经书。一二年间欲了却《论语》《书》《易》,舍弟已了却《春秋》《诗》。”⑦(《与滕达道六十八首》)由此可见,苏辙在学术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会激励苏轼,使他不甘闲废、欲意专心治学。正是由于他们兄弟这样互相钦佩又不甘落后、也不让对方懈怠的方式,才使得兄弟二人均诗文俱佳,在浩瀚的诗文星空之中,至今熠熠闪光。

三、知己之情

由于具有共同的家庭熏陶、相似的人生经历,苏轼与苏辙之间还有一种深知彼此、真心袒露、无所隐瞒的知己之情。苏轼曾写诗给弟弟表示“言从天下士,莫如与子欢”⑧(《和子由苦寒见寄》)。苏轼只有在弟弟面前,才能袒露内心,毫无顾忌,畅所欲言,同时在弟弟苏辙那里也得到理解和回应。这都显示着兄弟二人对彼此的信任和了解。

苏辙被贬宛丘时,苏轼写《戏子由》⑨。开头几句半是戏谑的语气:“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其实是对弟弟甘于平淡、无意富贵,身处困境而能自持的肯定与赞扬,也包含了对弟弟处境的不满和担忧。兄弟二人气节相同,遇难不屈,虽低头默声、甘于贫苦,内心却依然撑起一片青天。苏辙懂得兄长苏轼的所想所忧,苏轼也同样懂得弟弟苏辙的所思所虑。因此在政治浮沉中,苏辙知道苏轼因何而忧,不时地宽解劝慰,以防兄长苏轼那胸无城府、“不吐不快”的性格会招致不必要的祸端。苏轼也知道弟弟苏辙不仅和自己一样对时政的变化感到不安和忧虑,更对自己逢人便直言心事的性情十分担忧。因此苏轼也时常安慰弟弟苏辙,表示自己也会谨言慎行,会少写文赋诗论及时事。

初入仕途之时,兄弟二人就立下“夜雨对床”之约,在以后漫长的宦海沉浮中,二人又常常相互提醒,多次提及“夜雨对床”之事,既是唯恐对方忘记,也是向对方表明自己从未忘记年轻时许下的诺言。这既是二人的约定,也是二人心性相同、想要共同去追寻的生活方式。

苏轼与苏辙深知彼此的性情、学识与为人,知道对方所思所虑,因此不断给予对方最真挚的鼓励和心灵上的慰藉。

结语

苏轼与苏辙这份兄弟深情,从二人相伴读书的单纯时光之初,到政治风云变幻的复杂境遇之中,一直有增无减。无论求学求仕,还是宦海浮沉,苏轼与苏辙都能一直相互陪伴,深情不变。他们二人心思一样,待对方毫无顾忌、毫无嫌隙,坦诚相待、肝胆相照。他们在生活和精神双方面,都相知相依,给予对方最大的帮助和最贴心的安慰。他们对彼此的关心陪伴,一生不改,始终如初。

{1} 〔元〕脱脱等:《宋史》,上海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837页。

② 〔北宋〕苏辙著、曾枣庄、马德富校点:《栾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58页。

③ 〔北宋〕苏辙著.王水照注:《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页。

④ 〔北宋〕苏辙著.王水照注:《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页。

⑤{8}{9} 〔北宋〕苏轼著、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245页,第215页,第324頁。

⑥{7} 〔北宋〕苏轼著、茅维编、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059页,第1482页。

参考文献:

[1] 脱脱等.宋史·列传第九十八[M].上海:中华书局,1977.

[2] 苏轼著,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卷四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 梁益萍.苏轼苏辙的兄弟之情及对苏轼文学创作的影响[D].宁波大学,2012.

[4] 苏轼著,茅维编,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4.

[5] 苏辙著,曾枣庄,马德富校点.栾城集(卷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苏辙苏轼
关于苏辙研究问题的一些思考(上)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孟子何以行此:苏辙之问与宋代治道之争
苏辙晚年诗中“老卢”为谁?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苏辙的诗歌创作特点研究
浅谈苏辙的诗歌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