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诗》学教育及现代启示

2018-03-22 12:03黑姝媛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论语启示孔子

黑姝媛

摘 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是我国古代杰出文学作品的代表,对后世影响深远。而《论语》中对《诗经》的阐述和探讨也是全书的一个亮点。从文学本位的角度而言,《论语》中的《诗》学教育具有内容的思想纯正、审美的中庸适度、价值的广阔深远等方面的特点;而从超越文本的角度而言,《论语》中的《诗》学教育对自身修养以及社会实践都具有指导性意义。除此之外,《诗》学教育作为孔门主要的教育形式之一,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也颇为深刻。它既可以从文学素养、审美趣味、道德品质等方面促进完美人格的培养,也可以从记载和传播礼仪的角度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论语》中的《诗》学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论语》 孔子 《诗》学教育 启示

引言

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实施《诗》学教育即将《诗》列为教学科目的开先河者,是被誉为“万世师表”的中国古代最伟大最杰出的教育学家孔子。对此,太史公司马迁曾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作了这样的记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①由此可知,在孔子开设的数门教学科目中,诗教居于首位,而书教、礼教与乐教则居于其后。那么,要进行诗教,首先要编定教本。根据《论语·子罕9.15》中的记载,孔子曾言:“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②显然,他对当时已存的周王室所采之诗和各诸侯国向周王室所献之诗进行了較为系统的整理,从而形成了一个规范的教本——《诗》或“诗三百”,即今天我们所见的《诗经》。可见,孔子仍然把诗教作为重要的教育科目,并将其地位提到了显著的高度。本文通过对《论语》中《诗》学教育内容的研究,发掘《论语》中《诗》学教育的精髓所在,探究其对当代教育的启发意义。

一、《论语》中《诗》学教育的内容

孔子曾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③,可见其对《诗》学教育的重视。众所周知,孔门进行《诗》学教育的内容,并非依据《诗》的原本完整学习,而是根据自身对教育目的的需要,进行了删改。“汝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则是对孔子“删诗”的最好记载。近代以来,人们往往将《论语》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来分析,探讨其蕴含的深刻文学价值和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从多元化、多方面的角度来分析研究《论语》,以期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启发。就此,本文分别从文学本位的探讨和超越文本的资源利用两个方面,来论述《论语》中的《诗》学教育的内容,以期获得新的成果。

(一)文学本位的探讨

在孔门的《诗》学教育中,首先是把《诗经》当作经典的文学作品来看待。从文学批评和文学审美的角度出发,发掘《诗经》中蕴含的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为自身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

1.文学内容的要求

《论语·为政》中云: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④

孔子涵泳《诗经》,感悟其真情切意,端正无邪。虽未引具体诗句,却是对《诗经》思想内容的一个总体评价。在孔子看来,《诗经》三百余篇,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思想主旨纯正无邪。有人认为这里的“思”字并没有实在含义,只是一个语气词。因此,“思无邪”的意思是指诗歌的情感表达要适中、合度。这实际上是对《诗经》的美学评价,而不是思想评价,体现了儒家的中和美学思想。可以说“中和”既是孔子论《诗》的一个重要美学尺度,又是孔子论《诗》的一个重要美学原则。

2.审美理想的界定

《论语》中的《诗》学教育不仅反映出了文学创作的内容应该纯正无邪,更从审美的角度对文学情感的表达做出了规定。《论语·八佾》中言:

子曰: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⑤

孔子认为,《诗经·国风·周南》的首篇《关雎》,有欢乐但不放荡,悲哀但不忧伤的特点。这一点,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和“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中可以体现。曾子编入此篇,是为了表现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所谓中庸,朱熹在《中庸章句》中注曰:“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 道;庸者,天下之定理。”⑥

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可见,孔子对于《关雎》的评价是中肯的,既概括了《关雎》的审美特征,又反映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在孔子看来,“中庸”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指道德境界上的中庸,另一层是指方法论上的中庸。《论语·雍也》记载: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⑦

杨伯峻说:“中庸这种德行,该是最高的了,大家已经长久地缺乏它了。”{8}可见,孔老夫子对中庸这种道德境界的孜孜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了孔子对其所生活的春秋时期,民风凋敝,中庸之德鲜矣的哀伤。

3.文学的价值与意义的提炼

孔子十分重视《诗》学教育,强调《诗》学教育的篇章也很多。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论语·阳货》篇中的记载: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9}

在孔子看来,《诗》既可以即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又可以用来观测风俗民情政治得失,既可以用来交往朋友,又可以用来讽刺评论不平之事情。除此之外,《诗》还可以用来侍奉父母,侍奉君主,并且可以学到许多鸟兽草木的知识。这一章是孔子超越具体诗篇,向弟子泛论《诗》学教育的六条好处:一是可以兴起话题,振奋志气; 二是可以仰天俯地,观察风俗; 三是可以交际社会,合群相处; 四是可以抒发怨恨,讥讽时弊; 五是可以近孝父母,远事君主; 六是可以多识鸟兽草木等自然生物。同样,在《论语·阳货》中记载:

子谓伯鱼曰: “女为《周南》《召南》矣夫?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而立也与?”{10}

这一章是孔子向其子孔鲤强调学《诗经》必须重点读《国风》开头的两篇诗篇《周南》和《召南》。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那就会像正面对着墙壁一样,既无法看见也无法行走。从而,更加突出了孔子对《诗》学教育的重视。

(二)超越文本的资源利用

《诗》学教育作为孔门最重要的教育形式之一,往往以师生对话的方式为主,在理解《诗经》原文本意的基础之上,通过引申、转化等不同的形式,加入儒家所倡导的“仁”等思想,赋予《诗经》新的意义,从而表达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哲理。孔门的《诗》学教育往往将这些哲理落实到行动层面。使经过儒家思想重新解释和定义的《诗经》具有了教育弟子、规范弟子思想和行为的新功能。

1.温柔敦厚的自身修养

孔子曾言:“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11}“诗教”思想可以说是孔子儒家文学思想的核心。孔子将《诗》学教育作为一种手段,利用从《诗经》中阐发的义理教导弟子修养“温柔敦厚”的人格品德,期望能以‘仁德之共性抑制‘人欲之个性。在孔子眼中,“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的伦理原则对当时世人具有极大的教化作用,能够起到维护封建统治长治久安的作用。显然,这一目的在当今社会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实用价值。因此,我们不妨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审视和理解孔子所倡导的“温柔敦厚”。

(1)全体守礼

《论语·泰伯》记载: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 “启予足! 启予手! 《诗》云: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 小子! ”{12}

此篇是《论语》里记载曾子言行的十五篇中唯一引用《诗经》谈论“全体贵生”的一篇。

“全体贵生”在当今的社会中很少提及,但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一方面,我国的自杀率在逐年增高,且有低龄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各种暴力行为层出不穷,伤害甚至掠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屡见不鲜。先贤曾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身体,又何以做到“温柔敦厚”。同时,每个人的身体发肤,都受之其父母,我们在爱惜自己生命的同时,更应该尊重和爱惜他人的生命。屈原在《离骚》中曾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生命中的道路还很长,应时刻谨记“全体贵生”,方能完成自身修养。

《论语·八佾》记载: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为也?”子曰: “绘事后素。”曰: “礼后乎?”子曰: “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13}

子夏问道:“微笑的面容美好动人啊,美丽的眼睛黑白分明啊,洁白的底子上绘有文采啊。”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素色的底子,然后绘画。”子夏说:“那么礼是不是产生于美质之后呢?”孔子说:“启发我的是商卜啊!从此可以跟你谈论《诗经》了。”此句自古至今,见解不一。宋朱熹认为:“后素”,后于素也。即绘画先有白色的底子,然后才有彩色的花纹。而郑康成却认为绘画要先有五彩,最后才涂白色,以示画面立体。人的内在仁德,犹如绘画之素底,是绘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有此美好基础,然后学礼,正如将绚烂的色彩施于素底,以成其文采。朱熹和郑康成两人对此句的注释各有千秋。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们都十分重视“礼”的作用。

当然,在当今社会,我们不再需要遵循周礼,但我们需要做到礼貌。近些年,随着文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解放程度不断提高。然而,与高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反的是,人们的自身修养和礼貌程度在不断降低,小到目无他人,大到不赡养父母,各种各样的不文明行为层出不穷,有些行为甚至让人无法理喻。虽说,我们现在不需要像恪守周礼一样来践行礼仪,但是,作为传承千年的文明礼貌,我们不应丢弃。

(2)谨言慎行

《论语·先进》中记载: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14}

所谓白圭,《诗经·大雅·抑》中曾有“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15}的诗句。孔子仅凭南容反复诵读“白圭上的污点还可以磨掉,说错了话,就无法挽回了”的诗句,便把他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可见孔子对谨言慎行的重视。古人曾言:“祸从口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祸从口出”这种现象在社会上已经不断减少。但是,我们有时不经意的一些话语会不会给他人带来不悦,甚至伤害到他人的自尊心,确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亦是如此。看似简单的言语,可能会给他人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做到谨言慎行。因为“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研读之时,另外一篇带给我深刻启迪的,便是《论语·学而》。《论语·学而1.15》中记载:

子贡曰: “《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16}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卫风·淇奥》。原意是用来形容君子像精心打磨过的玉一样美好,而在孔子和子贡的对话中,却是子贡用来表白对老师循循善诱、让自己更上一层楼的喜悦。

在我看来,两者有共通之处。一是所谓君子,当如玉般温润毓秀;二是要想成为君子,必须像玉石一样,经过长期的打磨。推至己身,我们若想优秀,若想成功,若想成为品德高尚的君子,必须低下头去,弯下腰去,认真学习,努力钻研,虚心求教,积极进取,不断进步。假以时日,一定可以有所成就。但,如今的社会,多少人一心盼望着一夜成名,一步登天。可往往到头来,也只不过是黄粱美梦,难以成真。

温柔敦厚,是千年前孔子对儒家先贤的要求,对黎民百姓的期许。随着时代的发展,温柔敦厚的人格修养并没有褪去它的光芒,而是以一种崭新的姿态重新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我们应继承它,更应发扬它。

2.学以致用的求学态度

《论语·子路》中记载: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17}

意思是,诵读《诗经》三百余篇,授予他政事,却不通晓;到四方出使,却不能独立应对,即使读的多,又有什么用呢?可见学习知识虽然重要,但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才是最重要的。

诚然,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中,每一个人大概需要花十五年左右的时间来专心求学。但当这些学子离开学校之后,我们往往会听到这样的抱怨:“书本上的知识,一点儿用都没有。”书本上的知识,真的没有用吗?就英语而言,每个大学生在离开学校的时候,他的英语知识储备和能力足以轻松和外国人交谈。也就是說,他完全具备和外资企业合作和出国旅游的交流能力。但大部分的大学生却没有做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因为大部分的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就选择放弃英语,没有将自己所学英语运用于实际的意识,由此才会产生学无所用的现象。

每个人的生命都很短暂,我们用求学来提高自身生命的价值。那我们就更应该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扩宽生命的宽度。

二、《论语》中的《诗》学教育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论语》作为传统儒学经典作品之一,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至今仍散发着熠熠光辉。现行的教育方法、教育原则、教育结构、教育制度等方面还大量保留着《论语》教育思想的烙印。当代教育作为一种挖掘人的内在潜能、全面培养和提高人的各种能力的教育,在教育理念改革和教育模式构建等诸多方面都需要创新。因此,当代教育作为创新的教育形式,必须从《论语》中汲取营养。

(一)文学作品有助于完美人格的培养

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个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外而言,文学作品可以提高自身的知识涵养,使个人能够自如抒发情感,不受羁绊;从内而言,文学作品可以修养自身性情,提高自身的审美品位。总之,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个人完美人格的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文学素养的提高

在《论语·阳货》篇中曾言,学《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见进行《诗》学教育有助于个人知识素养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进行《诗》学教育有利于个人汉字储备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意识的积累自己不认识的汉字,从而使自己的汉字储备水平不断提高。其次,进行《诗》学教育有利于个人阅读水平的提高。每个人的阅读水平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阅读文献的过程中,逐步深化和提高。在小学时,简单的白话文我们都难以读懂;但经过多年的阅读训练,大学的时候我们却可以轻松的理解较难的文言文。最后,进行《诗》学教育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阅读水平的提高对写作水平的提高产生巨大的作用。

2.审美趣味的升华

诗、书、画是中华民族流传已久的审美形式和内容,而诗在其中的地位尤其突出。从审美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其一,思想感情之美。孔子用“思无邪”三个字概括了“《诗》三百”整体的思想特征。而我们在进行《诗》学教育的过程中,也往往被《诗经》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纯正无邪而深深打动,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了一次纯正的审美体验。其二,艺术表现之美。《论语》中的《诗》学教育虽然只引用了《诗经》的极少数篇句,并多以语录的形式出现。但透过这些简单的诗句,我们依然能够体会到赋、比、兴手法的巨大艺术魅力。其三,结构语言之美。《论语》多采用语录体的形式,即以两人对话为主。在简洁的语言中却含有极为深刻的道理,使人们从中深受启发。除此之外,《论语》词约义丰,能够用十几字甚至几字表达出极为复杂的内容,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3.道德品质的深化

孔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在《论语》引用《诗经》的诸多篇章中可见一斑。首先,孔子十分强调“仁”的重要性,正所谓“仁者爱人”,孔子希望通过《诗》学教育能够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达到理想的大同社会。其次,孔子十分重视“中庸”之道,要求做到“无过无不及”的理想境界。其三,孔子十分重视个人的修养,正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断磨炼,方可成为君子。最后,通过《论语》中引用《诗经》的句子,我们学习到了孔子的金钱观“贫而乐,富而好礼”。以上论述的四个方面,都属于道德素养的内容。道德素养的提升,不能仅限于一时一地一事,而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方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二)经典文献是礼仪传承的重要载体

所谓“传承”是指对祖辈们留下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但这种传承,仅凭人与人之间的口耳相传是难以维系的,它需要一种相对稳定的载体,这便是经典文献。

1.经典文献是记载礼仪的重要载体

在古代,记载和传播文化的方式一般分为两种:口头传播和古籍记载。但随着先民的自然死亡,部落的频繁迁移以及朝代的更替,许多口耳相传的文学作品都已消失。与口头传播相比,古籍记载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能够较为准确详实地记载先民们的生活生产方式,而在先民们生活生产中不断产生和发展的礼仪也相应地被记录了下来。其中,礼仪记载最为详实的便是各朝各代的史官纪录。礼仪多出于宫廷,尤其是在祭祀、丧葬等一些重大事件上。史官通过对这些大事的详细记载,也记载了蕴藏于其中的礼仪。除此之外,便是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人们往往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之心中所感,而这种感情在节日的映衬下更为强烈。诗人们往往会在各自的作品中或多或少的对礼仪进行描写。从《论语》中引用《诗经》的句子来看,仿佛并未涉及到礼仪的记载,但纵观整部《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对礼仪十分重视。正是因为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各种书籍,才为我们了解礼仪、研究礼仪、学习礼仪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2.经典文献是传播礼仪的重要载体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我们了解和学习传统礼仪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中学语文教育。在语文课本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蕴含了大量传统礼仪的内容,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不仅获得知识,而且了解和学习了传统礼仪。并且,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古代文学作品的比重在不断增加,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选的都是名家名篇,希望通过这些典范性文章的学习,帮助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丰富情感体验的同时,促进传统礼仪的继承和发展。除此之外,网络媒体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我们也可以通过多种网络渠道,自主学习传统礼仪,从而为促进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语

本篇论文通过从文学本位的探讨和超越文本的资源利用两个方面对《论语》中《诗》学教育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发现《论语》中的《诗》学教育可以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审美素养和道德素养。除此之外,经典文献作为礼仪传承的重要载体,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86页。

②③④⑤{7} 孔子:《论语》,张燕婴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25页,第109页,第12页,第35页,第39页。

{6}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9页。

{8} 杨伯峻:《论语译注》(简体字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08页。

⑨⑩{11}{12}{13}{14}{15}{17} 孔子:《论语》,张燕婴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69页,第187页,第106页,第28页,第154页,第9页,第189页。

{16} 王秀梅:《〈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24页。

参考文献:

[1] 张燕婴.《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 王秀梅.《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4.

[5] 梁启超.儒家哲学[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6] 张其昀.孔学今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 高亨.《诗经》今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8]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论语启示孔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