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孤独与超越

2018-03-22 12:03宁欣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超越孤独陶渊明

宁欣

摘 要:陶渊明的诗文清新淡雅,同时也包含着他对人生,对孤独,对生死深刻的思考。陶渊明具有自然达观的思想,才使他面临死亡时从容无惧,用分身的幽默化解了对死亡的恐惧。陶渊明的超然不仅仅体现在他超越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拥有穿透古今的洞察力和俯仰天地的情怀,他的诗文语言看似冷隽,却像是埋在冰下的火种,自有一种生生不息的坚韧力量,意味悠然而隽永深刻。

关键词:陶渊明 孤独 分身 顺化 超越

陶渊明的诗文清新淡雅,同时也包含着他对人生,对孤独,对生死深刻的思考,因此意味隽永。他以“分身”的手段来超越孤独,以“顺化”的思想洞察生死,读诗书以自娱,在躬耕劳动中体验人生并超越孤独,参透生命。

一、陶渊明诗文中的分身

《形影神》三首是哲理性组诗,分别由《形赠影》《影答形》《神释》三篇组成,作者化身形影的角色分别陈述自己的苦恼,再由神辨析自然之理对二者进行开释。《形赠影》表达了人既不能像天地山川一样长长久久地存在,也不能像草木一样依着自然的规律荣枯更迭,人终究会走向死亡,既然不能长久地活着,那么有酒的时候就尽情地喝吧,不要随便推开。《影答形》则写影对形的回答,生命既不可能永存,神仙世界亦无路可通。既然如此,不如尽力立下善德,留给后人,这岂不比饮酒行乐要高尚得多。《神释》这首诗写神针对形、影的苦衷和不同观点进行排解。认为长生永存的幻想是靠不住的,人终将一死;但饮酒使人短寿,立善也无人对善行进行长久的称誉,过分担忧生死之事反而会损伤自己的生命,因此不如顺应自然,以达观的态度面对生死,不必为之多虑。袁行霈先生说:“此三诗设为形、影、神三者之对话,分别代表三种人生观,亦可视为渊明自己思想中互相矛盾之三方面。……此诗设为形影神三者之对答,别具一格。”害怕面对死亡是人的本能,在《形赠影》中陶渊明也表达了对死生的困惑,试图在饮酒中超脱苦恼,在《影答形》中提出通过立善来增加生命的价值,却在《神释》中提出了对生死困惑最好的回答:“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魏耕原先生认为《形影神》三首可以理解为“三个‘我在对话,可视为本我,自我,超我,进行哲学对话;人怎样活在世上”。因此,《形影神》三首可以说是陶渊明解剖自己的思想,提出自己的疑问并求得解决之道的记录,相对于当时流行的淡而寡味的玄言诗,这组诗充满意味又发人深思。

陶诗中经常可见这种对话的形式,《和刘柴桑》开篇:“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饮酒》其九:“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褛褴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除以上两首以对话形式呈现的诗歌,还有《饮酒》其十三:“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用两种手法写酒醒的两个人。

无疑,陶渊明是一位爱好对话的诗人,这与陶渊明孤独的一生是分不开的,《与子俨等疏》:“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陶渊明在邻居中找不到求仲、羊仲那样的知心朋友,也没有老莱子那样理解他的妻子,越是在这种孤独之中他越希望有人可以理解他内心的苦闷,越是没有人对话,他越希望有人可以与他对话。无论是田父还是酒醒的两位士人是否真正存在已无从得知,但可以确定的是,陶渊明先生借他们的口,借助他们的形象表达了自己的志愿和人生追求。可以说,陶渊明借助对话的手段表达孤独,同时也超越了孤独。

陶渊明的《挽歌诗》三首和《自祭文》中也有分身的写作手法,他将自己分身出来,让读者感受到他的诙谐。幽默本身是接近于悲剧的,以活着的自己为死了的自己代言,死亡的恐惧在幽默中得到了消解。在《挽歌诗》三首中,“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作者用一种调侃又近乎自嘲的语气说,先前在世没有酒喝,现在酒杯中注满酒浆。他仿佛看到自己死后的灵台布满酒浆菜肴,亲友在旁失声痛哭,“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陶渊明在这里用生死两重眼光观照了自己死后的情形,同样的写作方式也出现在了《自祭文》中:“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在严霜九月中,亲友将他送往远郊埋葬,而坟墓周围“四面无人居,高坟正”。《自祭文》:“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羞以嘉蔬,荐以清酌”,“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我行,萧萧墓门”。陶渊明设定分身,使之对话或行动,对其分身加以临摹来构筑作品,表达思想。魏耕原先生说:“陶渊明用‘分身法……有直对死亡的勇气。”正是因为陶渊明先生具有自然达观的思想,才使他面临死亡时从容无惧,用分身的幽默化解了对死亡的恐惧。

二、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袁行霈先生认为,“顺化”是陶渊明对生死的态度,在他的许多诗文中都可以看出他对死亡是很达观的,《拟挽歌辞·其三》中“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既已死去还有什么可说,形体已回归到重峦叠嶂。陶渊明受到了老庄思想及当时流行的魏晋玄学的影响,他认为,个体生命与宇宙自然应该是一体的,人本来就是承受了大自然的“气”而生的,来到这个世界上只是暂时的,死亡只是返回“物”的状态。《自祭文》:“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早在《杂诗十二首·其七》中,诗人就曾提出过“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陶渊明将生时所居住的房屋比作“逆旅之馆”,旨在表明人生不過是一场旅行,所谓的“家”只是安放肉体的所在,死后要回归的地方才是“本宅”。《归园田居·其四》云“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人生本来就是变化无常的,最后终归于空虚无边。《连雨独饮》中“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自然运化有生必会有死,这是宇宙至理,自古就是这样。《形影神·神释》中“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老老少少都难免一死,贤智愚鲁也就不必细数,生命该结束的时候自然会结束,用不着独自劳神愁苦。《五月旦作和戴主簿》中“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人既生来有谁是能不死的?生命的规律就是必然走向终结。《拟挽歌辞·其一》中“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人有出生必然有死亡,早死也算不得生命短促。以上诗文皆可看出陶渊明面对死亡向来都是十分达观的,他在《自祭文》的末尾说道:“人生实难,死之如何?”活着太难了,那么死了又能怎么样呢?人死之后生前所有的难题就都能解决了吗?依陶渊明超然旷达的心境,他认为人死以后一切都归于无,死亡只是从自然中来回到自然中去,生前的困厄与痛苦都会随着人的肉体的消亡而消失。人生在世时既不必为了死亡的来临而过分忧虑,也不必过分担忧死后还会有烦恼。生死虽是哲学问题,同时也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现象,以自然本真的态度面对生,以泰然安定的心境面对死,这就是陶渊明的生死观。陶渊明看透的不只是生死,还有对名誉和物质的透彻的思考,大多数人的一生汲汲于富贵,拼命想要延伸生命的长度,贪恋于人生种种功名利禄。无论是生前的功名还是死后的尘土陶渊明都是不在意的,《自祭文》云:“匪贵前誉,孰重后歌?”陶渊明既不看重生前的名誉,又怎会重视身后的褒奖呢?《拟挽歌辞·其一》云:“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这种观念在《形影神·神释》中也可以看到,“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生前的行善固然可以为人带来暂时的美誉,可是又有谁会长长久久地为你进行歌颂?人既死,万事皆空,不必过分追逐金银功名,也不必纠结于如何立名于千秋万代,这些都没有真实的生活来得重要。

陶渊明一生都在“做减法”,他辞官,抛却功名;精简生活,抛却追逐物质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看破生死之事,抛却多余的烦恼。他不断简化自己的生活,虽然生平屡遭困厄,但是乐在耕读,乐在自然,虽终身劳苦却内心平和。“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日惜时。存为世珍,殁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回顾自己的一生,因为遵从自己内心的意愿没有一丝后悔,世人熙熙攘攘地向前争名夺利,陶渊明独独一人逆流而下,外界所认同的光荣并不是陶渊明想要的光荣,污浊的世道并不能把他玷污。坚守自己的节操住在草庐之中,饮酒赋诗,令他内心平和,遵循时令的变化耕田劳作使他心满意足。能够识运知命,就能无所眷恋,不畏惧死亡就更没有什么可怕的了。陶渊明在临终之时回顾自己的一生是没有一丝悔意的,“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即便是现在就死去,也可以无所遗憾。可见他的内心是多么坦荡,人生一世,对得起别人是很容易的,但丝毫无愧于自己是很难的,陶渊明便做到了这一点,回顾一生,无愧无憾。陶渊明面对后半生困顿的生活,也从未后悔当初做出辞官隐居的决定,如果能享寿百年,仍然企望着隐居,由年老而得寿终,还有什么眷恋?

陶渊明的超然不仅仅体现在他超越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他拥有穿透古今的洞察力和俯仰天地的情怀,他的诗文语言看似冷隽,却像是埋在冰下的火种,自有一种生生不息的坚韧力量,意味悠然而隽永深刻。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 钟书林.隐士的深度:陶渊明新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3] 魏耕原.陶渊明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 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5] 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6] 钱志熙.陶渊明《形影神》的哲学内蕴与思想史位置[J].北京大学学报,2015(52).

[7] 郑晓江.论陶渊明之生死观[J].中国哲学史,2002(1).

猜你喜欢
超越孤独陶渊明
陶渊明失败了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跨界与超越
圈套里的个性化讲述
蝴蝶之美在于超越
论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论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文化定型的利用与超越探讨
从《山河故人》看贾樟柯的变化与坚守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论“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