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维修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探讨

2018-03-22 02:18刘远祥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航空器航空课程体系

徐 飞,刘远祥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民用航空产业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根据国家民航局“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运输航空飞机年平均增加量超过300架,通用航空飞机和直升机年平均增加量超过600架,对航空维修维护类技术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这给地方高职院校举办航空维修类专业带来了机遇。

近年来先后有数十所院校新设置了航空维修类专业,但由于航空维修类专业知识面宽、实践性强、技术要求高,其培养难度大、培养成本高,而多数新开设此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师资和设备基础薄弱,与航空企业联系不畅,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致使行业认可度弱,对口就业率低。追根溯源,作为无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举办航空维修类专业,只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条件建设,才能有效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得到行业的认可。

一、探寻校企合作路径,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航空维修类专业技术人员有严格的从业资格认证要求,企业新招机务员工往往需要2~3年的学徒期,需要通过大量的企业生产实践,才能让新员工获得必备的实践知识,形成扎实的操作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才有可能通过从业资格考试,达到行业的入职标准。因此,航空维修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依托行业企业。

由于多数运输航空企业在维修技术人员的招聘和培养方面已形成自己成熟的渠道,作为新办航空维修专业的地方高职院校直接寻求与运输航空企业合作难度较大。而一些发展势头好、发展速度快的地方通航企业,尤其是具有CCAR-145维修单位资质的通航企业,对机务学徒员工有较旺盛的需求。因此,面向通用航空领域,使专业办学与地方通航企业发展需求相契合,积极探寻校企合作路径,联合开展航空维修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学生的个人成长均有重要意义。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教育部积极支持与推行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教职成〔2014〕9号、教职成〔2015〕6号等文件都提出了相关指导意见)。其通过引入企业岗位技术培训课程和在岗实践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可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实践知识、操作技能及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职业素质发展,促进学生的对口就业。从企业层面来说,参与合作办学,可充分利用合作院校的教学资源,降低新员工培训成本,培养与选择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员工,在追求社会目标的同时促进了经济目标实现,进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学校层面来说,可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更多的办学信息,可借助企业的技术与设备优势,弥补新办专业师资和实践条件的不足,高标准、高起点地推动专业建设,是迅速提升新专业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深化现代学徒制教育教学改革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在校期间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准员工(学徒)。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既要满足高职学历教育的规定,又要符合行业企业的入职标准,其培养过程由校企双方共同组织实施,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承担、协同完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内容的开发和教学方式的运用,应体现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教育教学改革思路。

(一)“校企衔接、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航空维修类专业人员工作岗位主要有航线维护、定检、部件修理和维修技术管理,工作技术范围主要包括航空器机体部分维修、航空器机械部分维修、航空器电气电子部分维修和航空器动力部分维修,民航行业对这四个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与考核都有相关的标准要求。因此,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依据行业标准,围绕这四个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及岗位综合技术进行分类整合,再结合国家对高职学历教育要求和企业岗位任职要求,细化分解为多个学习模块。据此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基于行业标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中基本素质模块主要是针对高职学历教育规定的职业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本技术模块主要是依据 《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基础部分考试大纲》(AC-66R1-02),是由专业必备的基本技术技能课程组成,也是申请航空维修人员执照基础部分考试的培训内容;岗位技术模块主要是基于企业生产运营的工作任务,是企业特定岗位的工作内容,是对专业基本技术模块的深化学习和综合应用,也是《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AC-66R1-01)规定的初次申请维修执照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企业实践经历。

该课程体系可分两个阶段实施,由校企双方协同完成。第一阶段(第1、2、3学期)的教学组织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主要是基本素质、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辅之以企业认识实习、体验实习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行业,了解企业,了解职业,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第二阶段(第4、5、6学期)的教学组织由企业主导实施,学校协助参与,主要是企业的专项技能分工培训和岗位技术学徒,让学生熟悉行业,熟悉企业,熟悉职业,掌握岗位工作技能和岗位工作技术。

(二)“岗位定制、任务导向”的课程内容

航空维修类专业人员岗位核心能力的要求是熟知航空器维修维护的工作程序、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能根据飞机(直升机)维护手册、工卡和相关技术资料,正确选用工具、航材和相关仪器设备,对拟维修维护飞机(直升机)系统部件进行检查、拆卸、检测、修理、装配和调试,并能编制和管理相关维修技术文件。

航空维修类专业主干课程的开发,主要是围绕岗位核心职业能力展开,按照岗位技术领域的工作内容分项实施,逐步提升。将《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大纲》(AC-147-02)的相关科目理论与实践要求分项融入对应的课程中,确定课程目标和主要内容,编制与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的框架下,由企业技术人员和任课教师共同负责制订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细化教学目标,精选岗位任务,设计教学情景,开发理实一体的课程内容,使课程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与岗位技术应用紧密结合。同时也要跟踪国际、国内民航维修技术、维修方法的发展,更新、完善训练项目的内容,提高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

图2为航空器机械系统维护技术 (直升机方向)课程内容开发简图。课程总体教学目标是熟知直升机机械部分各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原理,具备对各系统的日常维护、主要部件拆装和典型故障检测维修能力。该课程内容的开发,采用“岗位定制、任务导向”的方法,按照对应岗位工作内容将课程分解为 “操纵系统的拆装与维护”“传动系统的拆装与维护”和“液压系统的拆装与维护”等多个项目模块。对于每个项目模块,如“液压系统的拆装与维护”又可分解为“液压系统的日常维护”“液压储油罐的拆装”和“液压泵的拆装”等多个任务。针对每个任务,编写“工作单+知识链接”的项目化课程讲义及工作单式实训指导书 (或操作手册)等教学材料,从“任务要求、任务分析、任务处理、任务反馈”等方面按照岗位工作情景组织教学。以实施任务带动教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完成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

图1 航空维修类专业课程体系

图2 航空器机械系统维护技术(直升机)课程开发简图

(三)“在岗培训、轮岗实习”的教学方式

航空维修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第一阶段的基本素质、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技能的课程教学,主要是在校内学习环境下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是技能准备教育过程;第二阶段的专项技能和岗位技术的课程教学,主要是在企业工作环境下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是技能形成教育过程。

针对图1中专项技能模块,采用“在岗培训、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依据双方拟定的课程标准,由企业提供与实际生产岗位工作内容、技术要求和职业素养接轨的培训项目。即从企业日常生产工作单中,选取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编写训练操作手册和指导手册。在企业生产环境下,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师傅,专业教师协助,按照岗位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进行操作指导和理论讲解,让学员在实践训练中去学习理论、理解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形成职业技能。在实践训练的同时,让学员感受企业文化,树立航空维修的安全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和工程意识等。

针对图1中岗位技术模块,采用“产教兼顾、轮岗实习”的教学方式,让学员以学徒身份直接参与企业生产过程。在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的系统化工作过程中,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下,依据航空器维修手册、企业适航维修标准和生产任务工作单等规范性技术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技能去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获取专业知识,掌握岗位技术,提升职业素质,并逐步适应岗位独立作业要求,完成从准职业人到职业人的过渡和学徒向员工的转变。

三、依据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共建现代学徒制实践训练平台

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条件建设,主要是通过校企双方的分工协作,建设一个校企互补,融教学、生产性实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实训平台,包括校内航空维修基础实训中心建设和企业航空维修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航空维修基础实训中心建设的主要依据是 《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CCAR-147),必须满足AC-147-02培训大纲中的M7模块的培训要求,包括航空器机体结构维修基本技能实训室、航空器机械维修基本技能实训室和航空器电气维修基本技能实训室等,可通过学校自身购置与企业捐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建设。该中心的建设能够支撑图1课程体系中基本技能模块课程的实践教学,能够为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所应具备的基础技能提供训练条件。企业航空维修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依据现代航空维修企业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须满足企业生产运作方式、生产任务和相关岗位工作流程要求,能够支撑图1课程体系中专项技能模块课程的培训教学和岗位技术模块的操作实习,一般包括航空器部件维修车间、航空器定检车间和航空器外场维护等场所。

四、结语

航空维修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基于行业标准的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方式,是以学生取得从业资格证书为成果导向的、持续改进的专业建设范式,对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专业办学水平及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基础部分考试大纲 [EB/OL].(2006-07-12)[2017-10-22].http://www.caac.gov.cn.

[2]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大纲[EB/OL].(2006-05-09)[2017-10-22].http://www.caac.gov.cn.

[3]吴万敏.行业标准与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徐飞.高职直升机飞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6(5):42-45.

[5]田巨,雷曙光.浅谈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J].卷宗 ,2014 (9):92-92.

猜你喜欢
航空器航空课程体系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基于ADS-B的航空器测高系统误差评估方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论航空器融资租赁出租人的违约取回权
航空器的顺风耳——机载卫星通信
火星航空器何时才能首飞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