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住院患者14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8-03-22 08:52:41何文富谢亚菲
西北药学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锥体外系精神障碍精神科

杨 燕,李 丽,汪 蜜,肖 林,何文富,谢亚菲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成都 610031)

精神卫生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目前,精神障碍患者多以药物治疗为主,且需长期服药。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剂、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等,由其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直接影响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安全性[1-4]。因此,做好精神科药品ADR监测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患者146例ADR报告做回顾性分析,为精神科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收集我院2016年1月到12月报告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精神科住院患者ADR报告。所有ADR报告均为医师填写。

1.2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146例ADR报告中发生ADR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怀疑用药信息、合并用药信息、ADR过程及临床表现、转归结果、对原患疾病的影响和ADR关联性评价等。

2 结果

2.1发生ADR的患者性别、年龄和原患疾病分布 146例ADR报告中,男性83例 (56.85%),女性63例(43.15%),男性和女性患者比例接近1.32∶1。发生ADR的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见表1。

ADR报告中,患者原患疾病为精神分裂症88例(60.27%),双相障碍17例(11.64%),抑郁症7例(4.79%),阿尔茨海默病 6例(4.11%),焦虑障碍4例(2.73%),其他精神障碍24例(16.44%)。

表1发生ADR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分布

Tab.1 Age and gender distribution of ADR patients

性别n年龄≤18岁>18~29岁>29~49岁>49~69岁>69~90岁男性83422321510女性6359221413合计146931542923构成比/%6.1621.2336.9919.8615.75

2.2发生ADR的患者用药情况及药品种类 146例ADR报告中,患者用药1~7种,平均1.9±1.14种。单一用药71例(48.63%),合并用药 75例(51.37%)。其中,5例为普通药品引起的不良反应,141例均与精神科药品有关,见表2。

表2引发ADR的药品种类

Tab.2 The types of drugs that caused ADR

药品种类例次构成比/%药品名称抗精神病药10974.66氟哌啶醇、利培酮、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舒必利、癸氟奋乃静、帕利哌酮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117.53丁螺环酮、帕罗西汀、坦度螺酮、舍曲林、度洛西汀、米氮平心境稳定剂96.16拉莫三嗪、丙戊酸钠、丙戊酸镁、碳酸锂精神科联合用药106.85丙戊酸镁、喹硫平、西酞普兰、多奈哌齐、利培酮、氯氮平、氯硝西泮、文拉法辛、劳拉西泮、阿立哌唑、艾司西酞普兰、坦度螺酮其他74.79劳拉西泮、多奈哌齐、复方甘草酸苷、聚乙二醇4000散、氢氯噻嗪、利福平、异烟肼、美罗培南、氟康唑氯化钠、青霉素钠总计146100

2.3ADR累及器官或系统 146例ADR报告中,由抗精神病药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最多,ADR累及器官或系统见表3。

表3ADR累及器官或系统

Tab.3 ADR involved organs or systems

累及器官或系统例次构成比/%神经系统8155.48消化系统2013.70血液系统106.85心血管系统85.48皮肤及其附件74.79全身和给药部位64.11泌尿生殖系统53.42代谢和营养障碍42.74其他53.42合计146100

2.4发生ADR前10位的药品及ADR表现 发生ADR 前10位药品中,氟哌啶醇发生ADR例数最多,其次是利培酮口腔崩解片和氯氮平。利培酮口腔崩解片和利培酮分散片分别占ADR报告总数的13.01%和10.96%。见表4。

表4发生ADR例数前10的药品及ADR表现

Tab.4 The top 10 drugs that caused ADR and their ADR manifestations

药品名称ADR名称ADR例数构成比/%氟哌啶醇锥体外系反应、张力障碍、流涎、言语不清、张力亢进等2617.81利培酮口腔崩解片锥体外系反应、肌肉震颤、流涎、心慌、静坐不能、嗜睡、肝功能异常、外周水肿等1913.01氯氮平流涎、张力亢进、白细胞减少、外周水肿、低血压、头晕、乏力、便秘、恶心、腹胀、遗尿、体质量增加、静坐不能、心动过速等1812.33利培酮分散片锥体外系反应、外周水肿、乏力、心慌、流涎、肌张力障碍、视物模糊、体质量增加、恶心、便秘、腹胀等1610.96喹硫平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皮疹、锥体外系反应、体位性低血压、心电图异常、癫痫发作、尿储留、体质量增加、意识障碍等149.59奥氮平锥体外系反应、流涎、嗜睡、心慌、乏力、震颤、便秘、腹胀、勃起功能障碍、皮疹、磨牙、代谢紊乱等138.90丙戊酸镁皮疹、锥体外系反应、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体质量增加、乏力、恶心、呕吐等96.16帕罗西汀便秘、腹胀、恶心、性功能异常、外周水肿、皮炎等53.42阿立哌唑锥体外系反应、心慌、静坐不能、头晕等53.42碳酸锂血锂浓度高、震颤、乏力、皮疹等42.74

2.5ADR因果关系评定及对原患疾病的影响 根据国家ADR检测中心制定的ADR因果关系评定标准,在146例ADR报告中,评价为肯定2例(1.37%),很可能65例(44.52%),可能 79例(54.11%)。对原患疾病影响方面,146例ADR报告中,ADR导致原患疾病病程加重2例(1.37%),导致原患疾病病程延长10例(6.85%),对原患疾病影响不明显134例(91.78%)。

3 讨论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6年)》指出,2016年精神障碍治疗药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中,以中青年为主,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涉及药品以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为主;累及器官及系统以神经系统损害、胃肠损害和心血管系统为主[5-6]。

研究结果显示,男性精神障碍患者发生ADR的数量略高于女性,男性和女性患者比例接近1.32∶1,与上述年度报告趋势相似,与宋环霞[7]报道的女性患者抗精神病药品发生ADR的概率高于男性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在年龄分布方面,发生ADR最多的为30~49岁,与国内外同行报道的相似[8-13];65岁以上精神障碍患者的报告占21.92%,高于上述年度报告统计。传统普遍认为,老年人脏器功能退化,新陈代谢减慢,易发生ADR[14-16],但从发生ADR精神障碍患者的年龄分布来看,在年龄方面,精神科药物与其他药物存在一定差异。

引发ADR的药品中,以抗精神病药品为主,排名前5的抗精神病药物分别为氟哌啶醇、利培酮、氯氮平、喹硫平和奥氮平。这与临床用药密切相关,已经证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具有较多的不良反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作为临床一线用药,其临床使用率逐步增加,因此ADR报道相应增多[17-19]。丙戊酸镁和碳酸锂在精神科用药中用作心境稳定剂,ADR报道也逐渐增多。

本研究中,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分布较广,其中以神经系统(55.48%)和消化系统(13.70%)为主,与国内报道一致[12-13,20]。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使用较多,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较高。本研究中,ADR对原患疾病影响多不明显,有2例ADR为严重肝功能损害,导致原患疾病病程加重;10例ADR导致原患疾病病程延长,不良反应名称为血小板减少、皮疹、外周水肿和锥体外系反应。

综上所述,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ADR较多,抗精神病药报告的数量最多,且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临床医师应充分了解精神障碍治疗药的安全性,加强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降低用药风险,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依从性。此外,本研究不足之处是回顾性分析,ADR报告为临床医师自发填写上报,可能存在漏报或少报的情况。

[1] 杨悦.近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总体情况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16,31(3):323-326.

[2] 苗倩.精神科患者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9):15-17.

[3] Thomas M,Boggs A A,Dipaula B,et al.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hospitalized psychiatric patients[J].Annal Pharmacother,2010,44(5):819-825.

[4] Rothschild J M,Mann K,Keohane C A,et al.Medication safety in a psychiatric hospital[J].Gen Hos Psychiat,2007,29(2):156-162.

[5]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EB/OL].[2017-04-28].http://www.sda.gov.cn/WS01/CL0844/172167.html.

[6] 柳海霞.201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发布[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7,32(9):7.

[7] 宋环霞.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评价,2016,33(3):168-171.

[8] 陈孝虹.我院22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12,21(5):38-39.

[9] 张忠东,惠存竹.精神科用药327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2,9(11):686-688.

[10]孙振晓,于相芬,孙波.精神药物的造血系统不良反应[J].中国执业药师,2011,8(11):11-16.

[11]席雅琳,刘煜,李野.我院2007年度97份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回顾性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8,11(2):91-92.

[12]庄红艳,刘珊珊,郝红兵,等.327例精神科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17,32(3):378-381.

[13]李婕,白丽,郝红兵.我院2013年707例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应用现状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18(1):119-121.

[14]Hefner G,Stieffenhofer V,Gabriel S,et al.Side effects related to 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s in elderly psychiatric patients under everyday pharmacotherapy.[J].Eur J Clin Pharmacol,2015,71(2):165-172.

[15]Greil W,Häberle A,Schuhmann T,et al.Age 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from psycho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data from the AMSP drug surveillance programme in Switzerland[J].Swiss Med Weekly,2013,143(143):w13772.

[16]庄红艳,刘珊珊,果伟,等.121例老年精神科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7,14(2):105-108.

[17]孙振晓,于相芬.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迟发性肌张力障碍研究进展[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2,14(1):34-38.

[18]陶云海,施剑飞,江长旺,等.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9):1127-1130.

[19]Piparva K G,Buch J G,Chandrani K V.Analysi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of atypical antipsychotic drugs in psychiatry OPD[J].Indian J Psychol Med,2011,33(2):153-157.

[20]张德伦,吕兰,姚鹏,等.183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7,14(2):109-112.

猜你喜欢
锥体外系精神障碍精神科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基层中医药(2022年2期)2022-07-22 07:39:12
抗精神病药物与苯海索联用治疗精神病的疗效分析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疗效比较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01-22 13:50:58
参与式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路易体痴呆8例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