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起于自然人伦,会意象形,依字解义。汉字智慧,汇聚了中国人的经验体验,是华夏民族智慧的滥觞。道赖文以传,文以道而显。宗教诞生于世间,各有经典传世,独有禅,以出世间的情怀超出万象,尤其让国人情有独钟。禅在一定意义上能够净化心灵,荡涤奔波中的心灵尘渣,使万象清明,进而解放性灵。改变看待万物、看待知识的眼光,创新意识和灵机有时会不期然而至。禅宗奥妙,以文字智慧为筏,最后达到实相般若和无上菩提。佛经语言特别是其中的成语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这与鸠摩罗什的达佛义于言外、洞人心入幽微的超凡文字智慧是分不开的。
蔡元培1917年发表的《以美育代宗教说》中说:“要之美学之中,其大别为优美、壮美。而附丽于壮美之悲剧,附丽于优美之滑稽,皆足以破人我之见,去利害得失之计较,则其所以陶养性灵,使之日进于高尚者,固已足矣。”蔡元培从来没有把真正的宗教情怀与现代教育对立起来,他只是用美育谋求一种易于普及的教育方便法门。文学艺术与宗教情怀具有某些交叉点。除了诚心、信仰等元素之外,还有对世象的爱而入、出而不迷的精辟见解。
1957年面对苏联率先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美国通过反省认为:美国培养的人才缺少人文和艺术方面的素质,根本原因是艺术教育落后于苏联,导致了空中竞争落后。哈佛大学1967年立项研究艺术教育对科技竞争的作用的新艺术教育模式,项目主要研究人奈尔森·古德曼提出:艺术知识和技巧应同时作为一种重要认识能力和手段来学习,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和人的智力开发方面有着科学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1994年,美国通过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规定了艺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
西方现代纯艺术教育的目的性很明确,就是学习文化协商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语文教育与艺术教育本质上是相通的,只是媒介不同,语文的媒介是语言,中国书画的媒介是水墨线条。
禅对中学语文教学启示有三:一是入象,明意象,知世情,辨是非;二是离相,打破个人心理藩篱,不为概念所囿,渡河舍筏;三是莫作空见,深情而不迷于情。“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具泯,性相如如”,才能达到文字智慧的真空妙有,随时起用。
当下语文第一关基础训练不牢,具体表现是不熟悉自然、社会意象、不明人伦传承。快节奏生活、虚拟生活中的口语化碎片化粗鲁化表达、充裕的物质诱惑是根本原因。许多学生诵读诗书,口念而心不至,没有敞开胸怀纳万象,心底认为语文无用,造成语文名篇化育人格的力量大为衰减。
第二关是许多教师不强调、不示范自己对社会自然、对现实时代的思考,误以为找准高考知识点、强化知识点的讲解训练,就能解决语文、起码能解决高考语文的一切问题,这本质上也是一种碎片化、概念化学习方式,误人不浅。其教学效果必有重大缺陷,因为高考语文除了考知识,还有部分对社会的观察了解思考,以及人的性灵。最后造成中学语文学习无法归于“一”。
第三关是师生不主动从传统意象中脱离出来,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体验世界,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真我,从而使语文失去圆活之趣、创新之源。
尤其是古诗鉴赏、作文、语言应用题这些带有一定原创性的题型,手法多变。诗人、作家写的时候都是信手拈来,是不会去刻意考虑运用什么手法的。仅仅靠知识和一些固定的评析诗歌散文的术语,而后入象,而后忘筌,欲穿凿作者之意而不得,只可能与命题者“心心相印”。
对于读者而言,通过自然社会的集群意象而接受传统并达到认知,并由集群意象的触发而生成新的灵感,是语文和艺术独有的思维方式,这种方式与创新思维也有某些相似性。从旧到新,从无到有,这个过程本质上就是灵机和创新,文学、艺术和科技活动中瞬间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灵感思维,都有以下的特点:突发性、新颖性、非逻辑性、稍纵即逝。仅仅靠知识和逻辑是不能获得的。形象思维、联想能力、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对于寻觅创新的灵感至关重要。
>>龚志民老师与学生
龚志民,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教师,高中语文正高级教师,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深圳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直属学校“年度教师”提名奖获得者,深圳作家协会会员。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近百篇,出版发行教育教学著作六部。获人民日报人民网2013“高考同题作文比赛”一等奖、海南省首届教育教学成果奖。是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课题子课题独立完成人。
禅的内涵对于通过语文学习、文字智慧的培养来获得灵感思维,有很高的价值。最重要的启发在于初级和高级两头:儿童通过诵读识记,直击意象,固化韵律,入象而不知其所以然,实际上是使自己的大脑成为“有(灵感)准备的头脑”。另一头在诸如苏轼等成熟的作家诗人中,灵感迭出,妙趣纷呈,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日本学者鸠山镇南说:在现代人文、社会等诸学科中,最能有效地处理思想史所难以企及的材料,正是文学。其中意味,隐隐地含有禅的意趣。
语文课堂当然不必谈禅论玄,而是应该借用禅心指月的直觉思维方式,来校正理念代替学科建设的流弊,引导学生摆脱概念理性的束缚,保持思想的新颖、活泼,从自然社会万象开始,俯瞰万象,最终思后起用,追根溯源,圆活自如。
语文课堂除了知识之外,更应有课堂妙语妙趣,只有长期深思、定思,教师才能自然生成“妙”,“妙”在理之外,不是刻意的模仿或者某个模式的克隆。要在课堂上成就妙趣,须在课堂之外、心灵之中下功夫,不思而成,天然凑泊,虽冗亦意远,虽淡而耐回味。此种妙趣,师生契合,相随相依,即构成语文课堂的勃勃生机。
即使高考题,也有大量非知识需要灵机感悟才能答好的题型。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两大题的命制,不外艺术形式与诗歌内容两大类题型,各自又可细分。还有语言应用题的以文释图题型,也是表里两层:要求从画面走向对人文内涵的解悟。以一般来说,各种意象内涵、艺术手法、修辞方法、人物形象的基础知识早已被教辅资料单独列出来反复讲过练过,但是,学生的根本问题在于无法面对新的阅读对象把知识解答、术语正确使用和所给文本恰如其分地对上号,从而得到高分。作文也是类似的情况。
现在高考中考语文诗歌、现代文阅读题,标准答案中理性语言占了较大比例,迫使教师、学生大多通过快速识记、理性推导、比对辨认,进而在考场上合理使用理性语言来获得高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功利化让许多师生舍本逐末,直接进入把知识识记、生硬辨识、生搬硬套理性语言的高考复习学习阶段,用理念、模式代替学科本身的深入建设,用概念口号代替语文的形象和优美,而忽略了答案、理性语言的自然生成过程。考试是学生与前人对意象、画面理解的自然契合,而后正确使用理性术语作答即可。也就是说:要先知传统意象(通过诵读积淀)、概括意象(课堂概括讲解),这两点目前教学中并不缺少。但还应该融意象于时代与生活,最后脱离传统意象,自己用心去直观地从生活中寻找真切灵感。这时,对理性答题语言的理解更加深入,使用也十分亲切自然,高考语文将不再是“撞大运”,语文学习过程也会变得快乐有趣。同时,由于达到最后离传统意象而重新以真我的方式入象感悟,所以为未来人生的语言自学与使用掘得了源头活水,终身获益。
从文字智慧直到生活体验的语文能力是一个自然生成的过程,但是许多学校平时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而平时考试是以高考的题型和答案为蓝本的,使得大部分教师提前使用高考复习手段,把理性概括、术语强塞给学生。高一高二应该学习积淀意象、体悟诗文妙趣的时候,就开始被“理性”的答题模式训练,长年累月,师生麻木了,忘记了语文课本应是妙趣横生的。在语文课堂,理,本应该是通过趣、情、象、事来体现的,否则,何不直接把“理”像哲学、生物学、心理学一样用概念挑明了事?那样岂不更省事?但那样会造成语文学科的衰落甚至泯灭。世界上不是每样东西都需要数字化的,即使以准确著称的数学,也有模糊数学的分支。语文课堂应该充分展示自己的学科特点——形象、优美和直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想象力、悟性和观察能力,在知行合一中获得真实体验,形成思想和语言习惯。语文不能仅停留于文字,还应观照生活,融于生活、映照生活,从而获得源头活水,把思想示现于语言,让文化体现于审美,使理性溶解于形象。在语文教学中,三维目标有其味而不现其形,师生应共同悟入生活,启智育新,在心心相印中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禅的要点之一,就是要求脱离心意识,脱离死板的概念和推理思考,离百相,绝百非,直示心性,直指要害,最后脱口见性。禅的进阶过程和境界,对语文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有很大借鉴作用。好的语文课堂,多少应有点禅意,绝不应该是数理逻辑演绎的要领的比照,应该游走在理性、直觉、形象、抽象之间,合要领而脱要领,依生活而高于生活,让课堂生出无端的妙趣,这样比纯理性的说教更有感染力,也更能体现出思维的灵机。在理性相似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许多个性化的表述。
在华丽理念先行、逻辑语文甚嚣尘上的今天,刻板的知识、过度程式化的课堂比比皆是,因此还原形象、直观、想象等语文学习的本真,对于校正时弊有着尤其重要的意义。
凡人以现实对话为心之用,有心意念始有名相,始有语言。中国古典文论典籍中,从钟嵘的《诗品》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从陆机的《文赋》到朱光潜的《诗论》,都洋溢着一种超越理性概念,似空不空、不空而空的类似禅的思维,袒露作者、读者心底的情怀。除与人对话外,人一入妄想境除自觉或不自觉外,以为无人知觉,但我们一起心意念,妄想境即现,住入空寂境界就是羚羊挂角无踪迹。所以行者在禅定中只要起心动念,等于出现在世间里面。因为汉字是会意文字,所以汉语学习首先是通过文字义、意象来贯通学生与自然、人伦的血脉,使汉字鲜活起来,并且与生活、历史、时代、人性连为一体。
六祖《坛经》说“外不着相,内不动心”即是禅,禅宗以“羚羊挂角”比喻禅修者善安身心,泯绝迷执之踪迹,不会被魔所扰,不起心动念的境界,犹如羚羊眠时,角挂树枝,脚不触地,完全不留痕迹。如《景德传灯录》义存禅师示众语:“我若东道西道,汝则寻言逐句;我若羚羊挂角,你向什么处扪摸?”
“诗有别才,非关理也”“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其实文学艺术、创新灵感都属“别才”,都需要在“神鬼不到处”觅得真我,否则,任何逻辑化编排的语言或者程序都可以用智能机器取代。逻辑对于语文学习固然重要,但语文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审美、发散思维、创新性思维,占了更大比例,语文毕竟不是数理学科,逻辑是第二位的,表情达意、陶冶性灵、培养锐利的思想、准确娴熟富有个性的语言运用能力才是第一位的。目前,语文课堂上的语言,太“到位”了,字字句句、层层段段的解析中,理性、准确度斐然,但缺少悟性想象的培养和灵机乍现的活力,缺乏生活的圆活通透之趣。任何一门学科,如果实用功能差,又无趣,则必然因失去人心而衰落。语文课堂所谓的三维目标,本质上就是用正能量不断滋养人格、人心、人性。而人格、人心、人性,潜藏在无声、无言处,恰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语文学科只有通过自身的语言示范、厚重文化、审美熏陶,在读写合一、三维目标合一中去一点一滴地熏陶感染,才能达到化育人格、人心、人性的目的。直觉思维习惯、形象思维、想象思维,如诗而近禅,是语文学科的特殊思维方式。
禅思那种敢于在纷繁的万象中超脱出来的精神,敢于否定“我执”的自我批判精神,能够助语文教学化繁为简,能够助人超越自我,洒脱地体验一切。尤其是诗歌教学、作文教学。
在禅诗和禅思中,有很多禅语禅诗把月亮比喻为自心佛性。在语文课堂中,就是人文正能量。心有明月头有天,心若无月,居灯下而迷。对语文学习,不外字词句篇之义、人文内涵和自我见解表述,学习前人经典,揣摩当下生活,最后都会归于个体的方寸灵台。“灵台无计逃神矢。”一个人只有出入世象而不迷,远近世态而能辨,才算把语文延伸至整个人生。“千年石上古人踪,万丈岩前一点空。明月照时常皎洁,不劳寻讨问西东。”语文课堂上的名诗名篇,教师指月印心;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成熟后,月即我心;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升华为至真至善至美后,我心即月。诗歌中的所有意象,合我心即顺赞,悖我意即否,师生有了自己的体验,再进行理性术语的传授和使用,高考获得高分实是瓜熟蒂落的事。
禅的奥秘启示每一个语文人,我们要相信:简单离真理最近。语言才能人人生而具有,空极自然生有。人成年后,受到知识的教育熏陶,这些知识熏陶会逐渐“大脑锁”,“大脑锁”是人从小一点点积累下来的各种各样的习惯,知识的、生活的,被迫的、自觉的都有。把它打开,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一点点地重新对各个动作“编程”。通过语音的诵读达到心口相应,直达意识深处,是培养直觉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汉字本身就是表意文字,音声、形义与自然万象世间百态有着暗合相和的关系,对于培养联想能力效果尤佳。诵读不仅是熟练的问题,更深刻的是沟通文字与心灵的应和。音乐也有类似的功能。
摈弃外缘,直视内核的禅的修养方法,能够快速触摸欣赏诗歌意象的本真。知人论世的背景资料对于诗歌而言是第二性的,意象与心灵的契合才是第一性的。尤其是在当下华丽口号、伪理性思维排挤语文学科本身时,抓住语文学科学习的内核更显得十分迫切。对自然意象、社会百态的敏锐觉察和感悟辨识,是最重要、最自然真切的语文学科内核之一。
语文非语文,语文是语文。水急境常静,花落意自闲。在快节奏、功利化、资料信息奔流如川的时代,在三尺讲台上带着几分闲心、静心去阅读、写作,既是对语文学科核心的返璞归真,也是突破语文课堂藩篱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