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统编教材与教师专业发展

2018-03-22 06:19
教育家 2018年2期
关键词:新教材课外阅读读书

谈谈语文新教材

“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统编,突出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在内容上,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主权教育和法治教育等重要内容。总的来说,“统编本”语文教材有如下几个特点:

特点之一是体现多读书、会读书、读整本的书。“统编本”教材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名著导读”等多个版块,把课外阅读也纳入教学体制。为什么要重视读书?我们做过一个调查,中国人的阅读峰值是在小学,到了初中一二年级还算比较高,到了初三就一路下滑。这值得深思。现在很少人能沉下心来读书,这样下去,国民的人文素养如何提升?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不能只靠学校,家庭是非常重要的。从一年级开始,就要让孩子养成多读课外书的习惯。“统编本”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想了许多办法。比如,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读书兴趣。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初中则加强了“名著导读”,改变以往那种“赏析体”写法,注重“一书一法”,每次“名著导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激发兴趣,传授方法,是“名著导读”设置的改革方向。如浏览、快读、读整本书、读不同文体,等等,都各有方法引导。多数课后思考题或拓展题,也都有课外阅读的提示引导。这就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

让孩子从小“海量阅读”,读些“闲书”,读些“深”一点的书。可以“似懂非懂地读”,鼓励他们“连滚带爬地读”。不要让孩子背负太多的阅读任务,如做旁批、做笔记、写读后感等。事实证明,管理太细,要求太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会大大降低。“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一定情况下是必要的,但不能到处滥用。语文课不都要精读精讲,不要“抠”得太死,要教给学生各种实用的读书方法,比如快读、浏览、跳读、猜读、群读,还有非连续文本阅读、检索阅读等。

特点之二是重视经典选文,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有古诗文124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统编增加55篇,增幅达80%。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约占所有选篇的51.5%,比原来的也有提高。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古诗词教学,重在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音韵之美、汉语之美,也许学生刚开始说不清美在哪里,但却会慢慢沉淀。教古诗要让学生多吟诵,让孩子多读多背。吟诵不同于朗诵。吟诵是自主诵读,特别适合古诗词,即用自己觉得好的方式读给自己。而朗诵是众声和诵,有利于制造气氛,往往带有表演的性质,也容易形成程式化的腔调。要注意这二者的区别。

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小学选了40篇,初中29篇。鲁迅的作品也选有《故乡》《阿长与〈山海经〉》等9篇。

“统编本”语文教材的课文选篇,更加强调4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适当兼顾时代性。这也是有针对性的。课改之后流行的各种版本语文,都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另外,很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多选“时文”。这不能说不好,但不能偏了,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和适宜教学。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

温儒敏

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特聘人文社科一级教授。

特点之三是防止反复操练,不等于不要训练。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学知识体系被弱化,老师不好把握教学知识点,不敢放手设置基本能力的训练,教学梯度被打乱。有的课上得很“花哨”,有很多活动,有好看的课件,可就是没有把得住的“干货”。要重视“一课一得”,按照“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来细化那些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各个单元。有些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则配合课文教学,以补白形式出现。要明晰课程的知识点、能力点,重建语文教材的知识体系。每个年级和各个单元的课程内容目标、教学要点力图更清晰,让一线老师备课时了解有哪些“干货”。现在不是强调“语文核心素养”吗?“统编本”语文教材就已经在努力建构适合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但这是“隐在”的,不是“显在”的,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中并不刻意强调体系,防止过度的操练。

特点之四是加大课型的区分。小学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就开始分精读课和略读课。初中教材将“精读”干脆改为“教读”,“略读”改为“自读”,加上课外阅读,就构建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精读课主要是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就是举例子、给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味。而略读课主要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自己去试验,去体会,很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课型不同,功能也不同,彼此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

教师怎样上好精读课呢?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主要是以有趣的问题做铺垫,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重点的是教方法,也教点写作的方法。课型要搞清楚,要区分。不能所有的课都上成精读课。另外要注意文体,不同的文体,讲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文体也要变通。现在很多老师备课,把不同的文体——散文、诗歌、童话、议论文等都讲得差不多,这很不好。譬如有的老师讲童话,也去分析人物形象,去讨论思想背景、思想意义,这是不对的,因为童话不是小说,是关于想象力的东西。

“统编本”语文教材很注意体现课程标准的原则——认写分流,多认少写,为学生尽快过渡到独立阅读阶段创造条件。认识字和学会写是两个不同的目标。小学低年级认识常用字1600左右(以前是要求1800),其中800字左右会写。注意:我们在教学中不要加码,不要回到过去“四会”的要求。认、讲、用、写不能齐头并进,同步发展。新教材有意安排了“多元认字”的内容,“拼音认字”只是其中的一种。还可以通过字形、结构、偏旁等去认字。一年级就要尽量照顾到“多元认字”,这样到二年级下学期,学生一般就掌握多元认字方法了。那时他们就不光会拼音识字,还会根据上下文猜读,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猜读等。

对教师使用新教材的几点建议

如何上好古诗词课 有无必要让孩子学“国学”

怎样教好古诗文的课?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而不必过度地解释,也不要太多活动,多读几篇最重要。小学生学古诗文是比较难的,要降低难度,不必在所谓主题思想、意义价值等方面讲太多。现在的语文课堂太“闹”,多媒体用得多,活动多,唯独读得少,自主性的诵读(吟诵而不是集体朗读)少,这都会干扰或“定格”孩子的想象。这些年张扬“国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其中精华糟粕纠缠,很复杂。我认为还是提“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好。“三百千”是古代开蒙的读物,主要是认字用的。现在让小学生读一读也无妨,但要注意“三百千”不是“经”,里面也有许多不适合现代人格发展的糟粕。

为何阅读教学要提倡“1+X”

现在语文课最大的弊病就是不读书,读书少。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光是教课文、读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新教材虽然也往课外阅读拓展,但阅读量还是不够。我主张加大课外阅读,不能都是为了写作或考试而读书,那样学生不会有长久的读书兴趣。

可以采取“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由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组织编写、人教社最近出版的《语文素养读本》,选文的经典性、可读性都比较好,还注意配合新教材各个年级、学段的教学目标,从小学到高中24册,每学年两册,大家可以参考选用。

怎样设计“快乐读书吧”和“名著导读课”

“快乐读书吧”小学本是每个学期有一两次,每次安排一种阅读类型,比如童话故事、寓言、民间传说、科普读物等,让学生对这一类型文章有一些基本的文体印象,然后激发他们对读这类读物的兴趣,掌握些方法。比如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安排了儿童故事;四年级下册安排了“十万个为什么”科普文章;六年级安排了读高尔基的《童年》,告诉学生怎样读小说。这些文章不要处理成一般课文的讲解,就是让孩子自由地读,教师点拨一些知识和读书方法即可,主要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兴趣为王。初中的“名著导读”一改以前那种介绍作家作品的“赏析体”写法,改为“一课一得”。以示范读书方法为主,让学生每次重点学习一种读书方法。“名著导读”每学期两部是必读的,另外还有往课外阅读延伸的3到4部,属于自主选择阅读的。根据学生的普遍阅读能力,这个量可以灵活安排,处理成“2+2”或者“2+4”。教师设计“快乐读书吧”和“名著导读”课的教案,一定要注意“激发兴趣”和“拓展阅读”,只要能让这八个字有效果就好。

不要滥用多媒体,要祛除繁琐病

滥用多媒体已成为语文课的“繁琐病”,这是一种灾难。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各种画面、声音、文字,使课堂很活跃,但有可能挤压学生的想象力,特别是挤压他们对文字的感受力,定格孩子的思维。美国人做过一项实验,把一年级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读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读完后画一个白雪公主;另外一组先让他们看关于白雪公主的视频,看完以后再读故事,读完后也让他们画白雪公主。结果第二组孩子画出的白雪公主基本上都是一样的,而第一组孩子画出的白雪公主则是各种各样的。因此,多媒体使用一定要适当,否则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而语文是很讲究想象力和语感的。现在教师过多依赖多媒体,许多老师得了百度“依赖症”,整个备课教学离不开百度。什么都依赖网上给结论,造成只有结论而没有过程,使思想碎片化、拼贴化。很多老师甚至不会记笔记,不会板书。这些必须引起重视。

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最后,要专门再说说读书问题。这和教材的使用显然关系密切。

这几天网上又有我的一个关于读书的言论,题目叫《语文老师要当读书种子》。我愿意在这里念一下,作为这次讲座的结束。

谁都知道,要教好语文,首先语文教师就要多读书。可是很多教师会说,如今工作繁重,生活压力大,没有时间读。这是事实,现在几乎所有人都很忙。但是否可以想办法挤时间读书?若真的想提升自己素质与业务能力,还是要“充电”,把读书看作“充电”,再忙也不能不读书,那么时间也就会有了。不能等待,别指望等到有一个很悠闲无压力的时段再来读书。时间如同海绵里的水,可以挤出来的,每天少看点微信、电视,用这部分时间来读书,积少成多,就会很可观。

工作和生活越繁忙,压力越大,越烦躁,就越要有自己的精神空间,读书就是建构精神空间的办法之一。如果读书成为习惯,成了一种良性的生活方式,可以增添情趣,提升素质,让生活更充实,更有幸福感,这也可以帮助你对抗压力,减少“职业性倦怠”。

当读书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他的气质风范也会改变,这对教师来说很要紧。做教师,不一定要求知识非常广博高深,但气质风范必定是倾向博雅的,因为这会让教师在孩子们眼中成为值得崇尚的人,教师自己也有人生的成就感和充实感。在当今趋向物质化、功利化、粗鄙化的氛围中,提倡“博雅”是有现实意义的。而化育自己、导向博雅,很大程度上离不开读书。

其实现在很多教师也在读书,可惜往往拘泥于“职业性阅读”,是目标很实际、很功利的阅读。我们已经很少自由地个性化地阅读。不是说“职业性阅读”不重要,而是说光有这种阅读,很不够。过于功利性的或者娱乐化的阅读,可能还会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教师所需要的“博雅”相悖。所以还是要恢复和增加自由阅读的空间。除了读实用的书、专业的书,应多读点历史、哲学、自然科学及其他领域的书,视野拓展了,口味才纯正,也才能慢慢找到自己的所长所爱,让自己重新进入自由的个性化阅读境地。

当前社会文化有粗鄙化的倾向,“文化快餐”的阅读,特别是微信等新媒体信息轰炸式阅读,已经占去我们本来就很少的阅读时间。读书还是要有毅力的。年轻的教师可能在大学期间就未能好好读书,那么现在可以自己来“回炉”,我看这比许多培训更管事。怎么“回炉”?订个三年或五年读书计划,把大学期间应当读却未能读的书重新读一遍。这时你已经有了工作经历,读起来的感觉和收获会不一样的。

希望语文老师中有更多的“读书种子”,那么语文课就会好得多。有一篇报道说,统编本语文是“专治少读书、不读书的”,我很赞赏这个说法。对于使用新教材,推进教学改革,我说了很多,最重要的是什么?我看就是回到原点,请老师带头多读书。

猜你喜欢
新教材课外阅读读书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