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习作教学的若干认识

2018-03-21 10:02刘元元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表达课外阅读习作

刘元元

摘 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说明了笔者对小学习作教学的一些认识。其中具体包括:首先,有明确的年段目标和训练学生独力的审题能力。其次,训练学生熟练运用新的表达方法。最后,重视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和生活体验的积累。

关键词:小学;习作;表达;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2B-0108-02

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一直是困扰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难题。孩子们在习作课上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经常出现,即使上了习作课,写不好的学生还是会有很多。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教师的习作教学进入到一个死胡同,苦于没有出路。小学习作教学要想有效果,孩子们的作文要想写好,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有明确的年段目标和训练学生独力的审题能力

很多教过小学中高段的教师都会发现,小学中段的作文写的是人、事、物、景、看图写话,要求学生在写这些题材的作文时,只要用简单的语言将人、物的样子等、事情的过程、景和画面的内容写出来,做到语句通顺,没有错字就达到习作要求了。如果在作文中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高段习作虽然写的基本还是这些内容,但习作要求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在这方面是要必须清楚的,在具体习作时对学生提出和中段不一样的要求。

在写法上,要求高段学生在写人时需要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将人物写具体,这样描写的人物是鲜活的,不再仅仅是对人物外貌的简单描写;在写事时,要选取典型的事例来写,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经过时要通过细节描写将重点的内容写具体;写物时可以使用多种说明方法,将事物的特点写具体和鲜明;写景时要通过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和丰富的联想,将自己眼中的景物特点写生动;看图写话也要求熟练运用这些方法。

在形式上,作文的语言要富于变化,句式要富于创新,表达顺序要清晰,要熟练运用更多标点。

在内容和情感上,要求在作文中还要饱含自己的感情,表明自己的态度:叙事的文章,不再是单纯的叙事,有可能通过一件事是为了突出某个人身上的某种品质,有可能是通过一件事为了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写物也不再单纯地为了写物,有可能是为了借物喻人,写清楚有着某种品质的一类人;写景也不再单纯是为了写景,而是想表达景中所赋有的某种感情。

可以看出,小学高段作文不仅在写法上要求高了,在形式上更加富于变化,还在内容和情感的表达上有了更多创新,只有达到这些要求,才能成为合格的高段作文。小学高段作文不能盲目放低要求,要使学生作文保证质量,小学中段作文不能盲目拔高要求,要使学生在入手写作文时没有畏难情绪。所以,想让习作教学上好,有所成效,教师要有明确的年段习作目标,这一点很重要。

在明确每次作文的写作要求时,一定要培养学生独立的审题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先自己读读作文的要求,再说说完成这次作文需要注意的要求有哪些,然后再在其他学生的交流和教师最后的明确中,看看自己审读作文要求的能力差在哪里,下次应在哪方面引起注意,在哪方面应该加强。经过大家的交流,教师应该把每次作文的主题和作文的要求逐条清晰地板书在黑板上,并要求学生抄写在每次要写的作文题目前头。相信在这样的要求和训练中,学生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按着作文的要求来写本次作文,即使文采上不够出众,但一定在内容、写法等方面是非常合格的。

每次作文的要求明确,孩子们有了独立审阅作文要求的能力,这是学生写好作文,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必备条件。

二、训练学生熟练运用新的表达方法

作文表达方法的熟练运用,不是一节习作课就能学到和做到的,它离不开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对写法的点滴渗透,写作训练上的反复运用和实践。

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第二组课文中,文章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但作者不是空泛地抒情,而是运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来表达。如《秋思》一课中,作者由秋风想到了自己的家乡,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以及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梅花魂》一课中,作者通过梅花图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桂花雨》一课中,作者通过对家乡桂花树开花以及人们摇桂花乐的回忆和描写,写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从这一组课文中可以看出,作者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通过某种事物表达了自己的感情。所以在这一组课文的学习中始终要渗透这样的写作方法,并在课文的教学中要训练学生通过具体事物来表达某种感情的写法,只有这样,在进行一个单元的作文教学时,当教师提出通过某个事物或某件具体的事写出自己对家乡的感情这样的写作要求时,孩子们才会熟练地运用这种方法高质量地完成本次习作。

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组的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如喜欢的文具,喜欢的蔬菜或水果等,但这单元对物的描写,不仅要求写出这种物品的特点,还要恰当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清物品的特点。熟练掌握这些说明方法,需要平时在课文教学中结合鲜活的课例进行学习和实践。在《鲸》这篇课文中,作者说,“不少人看到过大象,都说大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大象是大家公认的大型动物,绝大多数同学也在动物园见过大象,知道大象到底有多大,作者在这里拿鲸和大象作比较,说鲸是比大象大得多的动物,通过这种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学生就能想象出鲸大概有多大。学生知道了这种拿熟悉的事物来写不熟悉的事物,从而对不熟悉的事物有了具体认识的方法,就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对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学习和使用,学生能够将事物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也就易如反掌。

通过平时教学中表达方法的学习和运用,在习作课上,绝大多数学生能熟练运用这些新的表达方法将作文写好,所以说,训练学生熟练运用新的表达方法是上好习作课,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重视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和生活体验的积累

通过语文读本的学习,学生的语言储备还是十分有限,要想学生作文语言表达出色,教师还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结合平时的课文教学和班级的读书现状,进行读书推荐,鼓励学生多进行同类作家的整本书阅读。如在学了《窃读记》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在学了《七律·长征》后,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背诵《毛泽东诗词鉴赏》,在学了《蟋蟀的住宅》后,閱读整本《昆虫记》等。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对作家的语言有了更多的接触和完整的感受,会源源不断地将作家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在写作时便可以将积累到的语言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了。当然,这样的阅读需要长期的坚持,需要涉猎多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在作文语言的使用上才可以做到灵活自如。

现在的学生通过旅游等方式接触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有了更多的生活体验。对于这些生活体验 ,每个学生的感受都不一样,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日记等形式及时记录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独特感受。通过这样长时间的积累,面对作文课中同类题材的作文时,相信学生一定会厚积薄发,做到每次作文有话可说。所以说,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认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体验,勤于练笔,都可以在各方面提高学生的写作和鉴赏的能力。

笔者认为,有明确的年段目标和训练学生独力的审题能力,训练学生熟练运用新的表达方法,重视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和生活体验的积累,是教师习作教学取得成功,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保证和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玉金.让习作教学流淌“真实”[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3).

[2]洪小蜜.讲究习作讲评策略,提高学生笔力[J].课程教学研究,2017,(3).

猜你喜欢
表达课外阅读习作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服装设计中的色彩语言探讨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