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瑶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样的现实国情和宏阔的社会背景下,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也正在发生着改变。近年来,全国上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但与此同时,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近年来,乡村学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不断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乡村学校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对优质教育的愿望。乡村学校要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中的关键,但是乡村学校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艰苦,无法吸引优秀教师和青年才俊前来任教。
让人欣喜的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审视乡村教育,随着社会发展,城乡二元对立的局面正逐渐被打破,原本师生大面积外流的乡村因为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将得到大力发展,吸引民众回流,乡村学校的热度将不断上升。如今,随着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广大农村居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迫切,人们如果在农村过上和城市一样的生活,自然不愿舍近求远让孩子去更远的城市学校读书,家门口的优质乡村学校,就成了民众的心声所在。
近几年来,乡村教育的发展局面大为好转,尽管个别地区依然存在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缺失、师生外流等现象,但伴随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城市优秀教师支持乡村学校、顶岗支教、特岗教师等计划给了乡村教育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另一方面,乡村学校也开始深入挖掘自身地域和文化特色,走出属于自身的内涵发展之路,在迈向素质教育的征程中,乡村学校在某些方面并不输于甚至要超过城市学校。此外,“国培计划”等各种培训计划、乡村教师“从教三十年”荣誉证书等的颁发,加之在评优晋级等方面的各项优惠,都使得乡村学校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这些成果有目共睹。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让全体教师为之沸腾,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充满期望,但不容忽视的是,各种现实问题也阻碍着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不可否認,乡村教师的生存现状依然有许多改进的方面,当前乡村教师面临着许多困难,一方面,所教生源质量与城镇学校难以比较,留守儿童、后进生较多,加上家庭教育的缺失,教育的主要职责都落在教师身上,教育的难度之大、压力之大可见一斑。另一方面,较低的工资、较窄的发展空间、较大的生活压力,使得乡村教师既没能从收入上得到回报,也没能从心理上得到尊重。在当前的教育态势下,乡村教师“老黄牛”的形象依旧没能彻底扭转,乡村学校对人才的吸引力还不够强,也无法留住人才。
在这样的现实下,只有聚焦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充分认识到民众对乡村优质教育的广泛需求与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之间的矛盾,通过多种措施强化激励,才能有效推动乡村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一是要增强乡村学校的造血能力,不仅要通过加大投入,改善软硬件等方式,使其能留住优秀师生;又要通过优秀教师的流动,不断深挖乡村教育的特色和内涵,使乡村教育能够出现吸引人的亮点。二是要给予乡村教师在报酬、专业发展、社会地位等多方面的支持,这是巩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让乡村教师的生存状态、成长空间、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除了收入上的增加,修建教师公寓,给予各项政策支持,还要让广大乡村教师看到个人发展、专业成长的广阔空间。同时,在广大乡村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借助公益机构和第三方机构,建立家庭、社会、学校合作的乡村教育体系,不断凸显乡村教师的巨大作用,帮助乡村教师提升社会地位。这样,乡村学校教师队伍稳定了,强大了,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才会得到不断提升,乡村人民满意的开在家门口的优质学校就会在农村地区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