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英杰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十九大报告指出: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高等医学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祖国医疗卫生事业接班人的重任。加强和改进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特别是2012年以来“卓越医学生培养计划”的提出,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矛盾也更加突出,严重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提升。本文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出发,剖析了当前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矛盾,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创新工作模式。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下简称“供给侧改革”)。这一概念引发了包括教育在内各行业的热议。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总目标是从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出发,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教育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人才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最终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教育体系[1]。
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看,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具备供需属性,人才培养也蕴含着双重的供需关系。一方面,医学院校是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肩负着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的重任,这是医学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所肩负的政治使命之间的供需关系;另一方面必须要满足医学生成长发展面临的思想、学业、心理、就业等诸多需求,这是医学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医学生个体间的供需关系。不管是哪种供需关系,学校始终都作为供给主体,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供给的核心养分。
2012年5月,教育部、卫生部下达《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6号)文件[2],提出要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强调要“以强化医学生职业道德和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深化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将医德教育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3]也明确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这不仅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
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与建设健康中国和深化医改的新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新期盼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医学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医学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医德素养、临床能力培养并重不够,存在“重技术培养、轻人文教育”、培养与使用脱节现象,医学教育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还有待提升,而这对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前思政工作存在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
(1)供给主体单一
医学生教育模式特殊,一般分为在校学习和临床见实习两个阶段,当前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供给主体单一,医教协同、全员协同育人格局没有完全形成的现象。在校学习阶段,思想政治工作被认为是思政队伍甚至是辅导员的事情,与专业老师、其他职能部门无关,教育供给主体“一员独揽”的局面没能改变,单一的思想政治工作供给主体难以满足学生不断升级的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医学生在临床教学实习阶段,由于医院与学校都是独立核算、自主开展业务活动、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事业法人实体,医院往往没有意识到有参与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义务和使命。此外,医院缺乏专职的思政工作者,带教老师经验不足且参与思政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校内思政工作鞭长莫及无法评估工作的有效性导致思政教育惠及度不高,学生下到临床后存在重技轻德的观念等等原因,导致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被大大弱化。
(2)供给结构不良
在发展趋缓、提质增效的经济形势下,医疗卫生行业对医学生的宽口径知识储备、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医德素养等有了更高的要求。纵观当下,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不够,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尚未形成。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孤岛”困境,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学往往“两张皮”,不能融会贯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无法同频共振。二是受传统实用主义的影响,医学院校重技轻德的现象依旧存在。虽然已经逐渐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医学生的重要性,但是在人力、物力、财力、政策上仍旧向医学专业教育倾斜,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力量、资源和平台仍旧薄弱。
(3)供给内容不平衡
一是随着信息化时代海量数据的传播,学生的思想观念逐渐呈现多元化,对知识的需求逐渐个性化,而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堂的教学更新速度远远慢于学生需求转变的速度,导致思想政治课堂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较低,加之近年来社会媒体盛行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思想政治课无用论”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导致思政教育第一课堂有“到课率”,没有“抬头率”。二是第二课堂的活动千篇一律,体现学校特色、专业特色和学生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活动少;各类活动不成体系,缺乏整合,难以集中优势资源发挥思想政治育人合力;活动逐渐趋向于娱乐化、庸俗化、低俗化,缺乏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的有机结合。三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衔接不够,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和第二课堂的补充作用配合不够,存在两张皮现象。
(4)供给机制不健全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评价机制不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干部考核挂钩不紧密,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没有建立,缺乏科学、有合力的考核评价和追责问责机制。特别是随着近几年来高校学生危机事件的频发,保平安似乎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底线,甚至有些高校把维稳作为衡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唯一标尺,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等核心任务被弱化,导致思想政治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二是有关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文件政策落实情况存在不平衡。2017年的教育部43号令再一次明确了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定位、工作职责与要求,然而现实工作中辅导员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着:职业定位不清晰、职责范围不明确、人员配备不齐、发展方向模糊、“用人”多“育人”少等现象。这些都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影响思政工作的开展。三是师生评价体系不健全。对于老师,当前的评价更侧重于“教书”,更多关注教学成绩、科研成果、课题论文等,忽略了“育人”的责任,老师只负责上课、做实验、写文章,有时课后辅导都无法保证,更谈不上育人了。对于学生,当前的评价更侧重于“才”,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科研成果、比赛获奖等,对于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乐善好施等“德”的政策性鼓励不足。这种“所有评价分数化”的现象导致老师和学生工作学习的功利性,学生忽略了对自身人格修养的锤炼,教师不会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极大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祖国医疗卫生事业接班人为目标,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不断提高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抓住这个核心,一是要坚持一面旗帜管总。立德树人最重要的就是在事关办学方向的问题上站稳脚跟,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面旗帜管总,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学风。二是要坚持两大群体并进。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找准学生思想的共鸣点、情感的出发点和求知的困惑点,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进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抓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三是坚持“三全”育人理念。树立全员育人理念,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恰当、自觉、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成长与发展所需的养分和土壤,才能凝聚成一股持久的、强大的育人合力,才能最终实现高校“全员育人”的价值诉求。树立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全面统筹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从体制机制完善、项目带动引领、队伍配齐建强、组织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一体化构建育人工作体系,实现各项育人工作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明确了学生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包含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这六大素养可以分为学术和非学术两大类,学术素养包括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主要影响着医学生医术的提升;非学术素养包括人文底蕴、健康生活、责任担当,主要影响着医学生医德的养成。两者共同组成了医学生的职业素养,这种素养不仅体现在思想品德、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等经过长期的学习实践所达到的技术水平,也包含在职业认知、人文关怀、行为规范等方面逐渐达到的正确态度[4]。
随着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特别是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医疗卫生行业更加注重人才的职业素养。研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有显著的因果关系,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育对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形成作用最大,有较强的相关性;马克思基本原理教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当代形势与政策教育与医学生职业素养形成有因果关系[5]。这要求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到专业课程、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学习-实践-学习”的模式,不断巩固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道德修养,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1)专家化工作团队
一方面整合校内专业老师和校外带教老师组建学生成长发展专业指导团队,开展思想引领、学业指导、心理教育、职业发展指导等工作,扎实推进医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科学化、全程化、全员化。完善专家团队的激励机制,对于积极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医生和教师,除了物质奖励外,在职称晋升、进修培训、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予以倾斜;对于思政工作特别突出的教学和实习医院,学校要通过教学、科研共建等形式予以反哺,不断提高其参与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推进专兼职思政工作队伍的建设力度,拓展选拔视野,抓好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健全激励机制。特别是要加大辅导员队伍建设力度,按照2017年教育部43号令和《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要求,细化辅导员职业功能,用制度保障辅导员的职业定位,探索建立辅导员执业资格考试,提高队伍准入门槛,加快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进度。
(2)信息化服务平台
建立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合信息平台,集信息采集、分析、跟踪、反馈等于一体,覆盖学生德育(活动打卡、获奖记录、综合评定、奖惩、师生评价等)、智育(选课情况、课程成绩、课堂出勤、科研成果、借阅记录等)、体育(身体素质、体育特长、测试通过情况等)、其他(兴趣爱好、心理测评、就业意向、消费记录等)方方面面,通过互联网对学生成长发展进行持续跟踪,记录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再运用大数据建立动态模型[6],对群体及个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教育大数据的分析研判,预判学生发展轨迹[7],为学生提供精细化诊断,精准化定位,精准化推送教育资源和在线教育服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3)“四自”成长平台
2017年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8]明确指出:要“实施学生管理,应当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教育和引导学生承担应尽的义务与责任,鼓励和支持学生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管理的组织形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依章程参与学校管理”,这进一步明确了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自我成长的管理平台。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不仅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理念的体现,更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形塑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而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一方面,拓宽参与渠道,创新参与路径。建立健全听证制度,对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事务进行听证,并对学生提出的意见进行反馈评议。探索建立自我管理委员会,诸如学生事务委员会、学生教学管理委员会、学生膳食委员会等,搭建学生常态化参与学校管理的平台。落实学生代表大会常委会的提案制度,定期审议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具体工作方案。另一方面,强化线上线下联动,保证学生借助网络平台参与学校民主管理。通过搭建“线上提案”平台、开发网上“权益论坛”模块、线上征集意见、网络专题调研等形式满足互联网时代下学生在高校治理中的话语表达与利益诉求。
一是,抓好角色教育。医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专业属性和职业属性联系非常紧密的群体,是未来的主要医务工作者。角色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医学生们牢记“自己是谁、学医为了什么、怎么学好医”三个根本问题,加强角色教育,首先要提高角色的认知度,高校可以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和医学生下临床前的教育动员开展医学生宣誓、白衣授予、授帽传光等仪式教育,帮助医学生树立强烈的医学使命感和责任感;其次,提高对角色的认同感,通过学习“最美医生”先进事迹、挖掘身边优秀的典型,用平凡人平凡事强化医学生对角色和职业的认同感;最后要加强角色内化,积极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义诊等工作,反复强化学习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逐步具备一个合格医务工作者该有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要抓好生命教育。调查发现,91.46%的医学生表示大学阶段非常有必要接受系统全面的生命观教育[9]。当前医学生的生命教育大多通过医学人文课程或者专题讲座来进行,医学专业课程和实践中关于生命观的教育内容不够。因此,从医学生入学开始,要分学段设立生命教育的必修课程,内容涉及到学医动机教育、价值观教育、死亡观教育,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举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到福利院、敬老院或社区开展义诊等社会实践活动,在人体解剖课举行隆重的“感恩大体老师”仪式,引导医学生思考生死的人生课题,引导学生爱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三要抓好伦理教育。树立先进典型,通过“最美医生”和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培养医学生伦理意识。加强课程建设,增加实践教学,通过辩论赛、情景剧等再现医务工作者的真实状态,让学生从感性与理性层面认识伦理教育的重要性。抓好师德建设,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激发学生的职业认同。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制度,利用综合考评加大对学生品德的考核,考核要贯穿在校和毕业后的再教育全过程。用好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发布伦理教育内容,润物细无声,牢牢掌握教育的主动权。
四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总是在安慰,常常是帮助,有时是治愈。”这句话道出了医务工作者的又一使命,不仅仅要精研医术,更好能够从精神和心灵上陪伴和帮助患者,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勇敢地面对生命历程中的困难和挫折,不断地历练自己坚韧的品格。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一方面有助于医学生锤炼健康的心理品质,正确面对工作中的忙碌琐碎,合理化解工作压力,正确处理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培养积极乐观、平和理性的心态;另一方面向患者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其调适心理状态,不断优化心理品质。
坚持“四位一体”,服务学生全面成才,着力做好思想引导、学涯辅导、心理疏导、行为善导。
一是加大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思政的作用,不断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引学生成长成才的政治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学生成才的价值取向,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和革命文化来指引学生牢记使命方向。
二是加大对学生的学涯辅导,把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结合个体的学业情况、学业规划和兴趣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学涯辅导。重点开展学习动力归因教育,大一处于适应期做好“动力体验教育”,引导学生探索成才内需和自身潜能,做好发展规划,大二、大三处于发展期做好“动力提升教育”,以专业为导向,依托第二课堂,引导学生验证自我定位,加强对自身潜能的认识,不断激发成才动力;大四、大五处于成熟期做好“动力持续教育”,这阶段毕业就业是关键需求,做好导航服务工作。
三是加大对学生的心理疏导。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院心理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朋辈心理咨询员”的校园五级心理网络,构建“心理预防-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活动-心理干预”的“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做好心理情景剧、团体辅导、个性化心理工作坊等特色心理活动,特别是重点学生的心理帮扶,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加大对全体学生发展性心理问题的关注,提升专兼职思政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的本领,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是加大对学生的行为善导。加大对《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大学生行为守则》的宣传力度,制定赏罚分明的行为奖惩办法,鼓励学生向上、向善。通过开展寻找“最美学生”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领学生;开展“日行一善”活动,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表彰优秀的行善典型,巩固行为善导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