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芯锌 侯飞侠 万德光 国锦琳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药用动物学是中药学、药学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以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动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形态、构造、分类鉴定、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学科[1]。成都中医药大学万德光教授于上世纪60年代创建了该课程,主编了两版教材,目前我校国锦琳教授承担了其“十三五”规划教材的主编任务,国内中医、西医、综合性大学近20所院校开设了本课程。该课程我校开设时间长,经验积累较丰富,本文简要介绍了我校药用动物学课程设置和教学的一些做法,供同行参考。
课程讲授内容设置上有别于普通动物学课程,始终以药用动物为根本,重点要求掌握动物药用品种,同时要求掌握动物的分类及进化。
针对动物种类繁多,教学内容难以取舍的难题。课程内容设计上精选了含药用动物的10个动物门进行介绍,分为:无脊椎和脊椎动物2大线条进行讲授。具体类群在讲授上按照“形态特征”、“分类”、“药用动物举要”3大板块来介绍,形态特征和分类情况主要对现行动物学的基础知识进行讲授,案例部分修改为主要采用药用动物品种来示范教学,如:海绵动物以“淡水海绵等药用种类”为例进行讲解。药用动物举要部分分为:“中药本草收载品种”、“古今用法变化品种”及“现代研究新品种”3个层面进行启发式教学[2]。
药用动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其中涉及种类繁多,与药用植物比较,多数品种不常见,对学生而言不直观,因此,教学素材和手段需要更加丰富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我校在该课程教学中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其中课堂教学中自行拍摄、筛选了大量图片,制作了较多的视频资料并针对难点内容编制了微课、慕课来提高教学效果。
图片来源中结构图和模式图主要采用了国外动物学教材和国内经典教材的图片,部分图片由课程组自行制作。动物图片和药材图片主要来源于课程组于动物园、海洋馆、四川大学自然博物馆以及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自行拍摄。
对于表现药用动物学某些教学内容,需要通过视频动态反应其过程[3],比如,在讲授第二章动物体结构与机能—胚胎发育“卵裂”过程,仅通过一小段视频,同学们便快捷、形象而深刻地得知并记住“卵裂是一个快速的细胞分裂形成卵裂球的过程”。再如:“水沟系统”是海绵动物特有的、赖以生存的结构,而水沟系统的进化是由简单到复杂,因此,教学中通过引入一小段动画,可以直观地展现水沟系统的进化。再比如:著名中药“僵蚕”的形成过程等,都可以通过视频、动画的形式加以体现,提兴趣,又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对重点难点内容,课题组教师制作了一定数量的微课、慕课,传送给学生在手机上学习,提高了大家学习的兴趣。
实践教学目前课程主要分为参观考察和实验教学2个部分。目前课程组建设了2个课外实践教学基地(参观考察基地),分别为四川大学自然博物馆(我国高校最大的动物标本馆)和成都动物园(我国第四大动物园),主要学习各个动物门的代表动物的形态特征。实验教学课程组自编了《成都中医药大学药用动物学实验教学教材》,设置了8个实验,按照专业差异选做其中4个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思维创新能力[4]。
根据学生专业背景及教学目标, 以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结合的原则,加大平时阶段性考试的比重,重点解决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重点考察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在考试内容方面,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比如:蝙蝠是鸟类还是哺乳类?答案:蝙蝠属于哺乳类,由于蝙蝠具有哺乳类的基本特征——“胎生、哺乳”,而“飞行”相对而言属于次要特征。不仅可以实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吸收情况,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判断力。
综上,教学内容上,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改革、丰富和完善;教学手段上,尤其授之以“渔”[5],着重能力和素质培养;教学形式上,多样化,趣味、生动、形象;教学测试上,结合授课专业背景,以能力测试为主,以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优秀中医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