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蜀君,王淑娟,解方圆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100044)
我国已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主要特征为经济增速放缓的同时伴随着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1]。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在新常态下打造我国经济增长新引擎,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本路径。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结构形态及其变动对产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国内外关于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进行了丰富的研究[2~6],由于我国金融结构是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国内学者侧重于中国银行信贷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的研究,对股票直接融资作用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还很薄弱。本文从银行信贷和金融市场融资两个视角构建金融结构指标,采用2000—2015年中国地区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从区域层面考察我国及东、中、西部三个地区中国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究新常态下我国地区金融结构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此,在借鉴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基本计量模型:
其中,i代表地区,t代表时间,indsit代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financeit代表金融结构,εit为随机扰动项。关于产业结构升级通常包括两层含义,不仅包括三次产业间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变化,同时也包含某一产业内部技术结构的变化[7],即整个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占优向二产、三产占优演进,同时产业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变的过程,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经济服务化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特征,产业从重资产、重工业行业向轻资产、现代服务业行业转变。
吴敬琏(2008)[8]认为“经济服务化”过程就是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快于第二产业的增长率,产业在向技术型、创新型行业发展。因此,本文采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值反映产业转型升级状况。
关于金融结构指标的衡量还没有统一计量标准,学者们大都采用Gold(1969)[9]提出的“金融相关率”指标,即全部金融资产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但这不能准确反映我国金融结构现状。银行系统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伴随着股票、债券等市场的发展,股票为主导的直接融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并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以银行系统为代表的金融中介体系和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金融市场反映金融结构。采用地区金融机构信贷总额与GDP比率代表银行体系的发展(bankit),地区股票筹资额与GDP的比率代表股票市场的发展(stksit)。
Xit为一组控制变量,根据以往研究,本文选取了如下变量作为模型的控制变量:(1)外贸依存度(impit):用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的比来衡量,外向型经济发展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我国的贸易结构也在发生改变,这也会促使我国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转型;(2)固定资产投资(investit):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净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衡量,固定资产投资是支撑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3)外商直接投资(fdiit):采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衡量,外商投资额根据当年汇率折算。(4)社会消费水平(consumit):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衡量,该指标反映了地区居民的消费层次,对于产业结构转型具有导向性作用;(5)市场化程度(stateit):用各地区国有企业销售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衡量,该指标为逆向指标,国有经济比重越高则地区市场化程度越低。(6)人力资本积累水平(edusit):用初中以上受教育人口占6岁以上人口比重衡量,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长期影响,是产业向高级化发展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7)人口老龄化水平(oldit),用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衡量,老年人口在体力和智力上均不及年轻人口,特别是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将受到制约,不利于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10],对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应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并用νit表示个体效应,最终构建的省际面板数据计量经济模型如式(2)所示:
采用2000—2015年全国30个省份(不包含港澳台地区和西藏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其中,以银行信贷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及以股票筹资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来自各年度《中国金融年鉴》和Wind数据库,进出口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国有企业销售产值等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6年)、各省相应年度的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人口老龄化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根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1—2016年)的相关指标计算获得。表1为主要变量取自然对数后的统计性描述结果。
表1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本文采用stata13.0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经检验,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与银行贷款和股票融资具有较强相关性,为保证回归模型的稳健性,故剔除固定资产投资指标。通过Hausman检验,模型拒绝随机效应模型,表明存在显著的个体效应。因此,本文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首先,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金融结构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
模型1为不考虑控制变量的情况下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银行信贷融资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起显著的正向作用,而股票市场直接融资起显著的负向作用。模型2和模型3分别为考虑控制变量情况下银行信贷和股票市场融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银行信贷融资通过了1%的假设检验,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对产业结构转型起到了积极作用;股票市场融资也通过了10%的假设检验,但股票市场融资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模型4为综合考虑两种不同融资方式的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模型回归结果表明,银行信贷和股票市场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影响,但两者作用方向相反,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所产生的积极作用(+0.1308)要明显高于股票市场直接融资产生的消极作用(-0.0136)。这表明增加银行信贷规模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股票市场筹资额的扩大却起到了抑制作用,这和王勋和赵珍(2011)[11]研究结果一致。
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银行信贷仍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资金推动力量。而股票市场直接融资的负面作用可能是:一方面,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方面都不成熟,管理部门的过度行政干预扰乱了股票市场的正常运作,使得投资者容易对政策方向产生高度依赖感,决策时倾向于猜测政策导向和底线,表现出典型的羊群行为[12],这就使许多中小微企业难以通过直接融资获得金融资源,或即使获得股票市场融资也会担心融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筹集到的资金大多用于短期的投机活动而非进行企业的科技创新投资。
从其他控制变量的估计结果看,对外开放水平、市场化程度和社会消费水平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社会消费水平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拉动作用最大,这表明日益扩大的国内消费能力恰恰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凸显了进一步释放内需的重要性。以国有企业销售增加值占GDP比重衡量的市场化程度虽然为负向作用,但是由于该指标为逆向指标,因此,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也有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水平和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各变量至少通过了10%的假设检验。诚如郭克莎(2000)[13]所指出的,由于外商直接投资集中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部门,对第三产业投资偏低,外商直接投资的这种结构偏斜性加重了产业结构偏斜,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起到了显著的负向作用与理论预期相悖,这可能是由于我国教育结构与产业发展相脱离,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资本积累与产业发展水平不匹配的结果。
本文利用上述方法进一步分别对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行实证分析(见表3)。
表3 分地区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转型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对于不同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的地区而言,银行信贷间接融资和股票市场直接融资的效应存在差异。无论是产业结构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还是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较低的西部地区,银行信贷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西部地区作用更大,中部地区作用不显著,这说明银行信贷的发展有利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对中部地区没有发挥作用。本文认为这与东、中、西部地区金融结构水平差异大有关,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信贷资源,而中部地区信贷资金占19%左右且呈现下降趋势,而西部地区占22%,并呈现出上升趋势。此外,近年来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西部地区银行信贷发展加快进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也在情理之中了。可以看出,各地区贷款水平的巨大差异导致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获取的资金支持不同,进而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也不同。
同时,股票市场直接融资对于东部地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且对西部地区阻碍作用更大些。这表明分地区看,股票市场规模的发展并没有起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水平较低,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科技型中小企业难以通过上市筹集到资金,另一方面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股票市场发展的软硬件设施比较落后[9,12],这进一步制约了中西部地区股票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股票市场的发展阻碍了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而对于东部地区由于产业结构水平已经处于较高水平,产业转型升级也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引领,因此股票市场的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创新型产业的融资约束,将有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对于其他控制变量而言,社会消费水平仍然是促进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最重要动力之一,且对于中部地区而言,其作用最为突出。国有企业占GDP比重对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起到了负向作用,但是对于市场化程度已经较高的东部地区作用效果并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各地区的影响效应不同,fdi对东部和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负向作用,而对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不显著的正向作用。这与上文分析的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偏斜性是一致的,fdi主要投资于第二产业,而对第三产业投资不足,特别是fdi投资第二产业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主要集中于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老龄化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消极作用在地区间也较为突出,尤其对于东部地区的制约性最大。
本文参考D.Roodman(2015)[14]采用两步差分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关键在于工具变量的选择,这里运用Xtabond2处理方法,用人力资本当期值和滞后一期值作为前定变量,将股票市场直接融资和银行信贷分别作为内生变量、其他指标作为自身的工具变量进行两阶段差分GMM回归。通过Sargan检验和Hansen检验,证明本文所选的工具变量均通过了有效性检验,变量间也不存在序列相关性,因此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转型确实受到了前期产业结构状态的影响,滞后两期的产业结构仍对于当期产业结构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在不断地进行资本和技术累积的基础上发生的,因此,前期的产业结构对后期的产业结构转型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在加入产业结构转型滞后变量的影响后,银行贷款和股票市场融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的系数符号与静态模型相一致,银行贷款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股票市场融资却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其他变量的方向与本文在固定效应分析中基本一致,表明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估计结果进一步消除了模型存在的内生性问题。
表4 银行和股票市场融资结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动态估计
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适应新常态,打造经济驱动新引擎,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本路径。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离不开金融资源的有效支持。本文运用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别考察了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
(1)整体上看,我国银行信贷有助于产业转型升级,股票市场融资对产业转型升级却产生了抑制作用。这说明银行信贷仍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资金来源,而股票市场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实际上,银行信贷为主的金融结构能够发挥促进作用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发展特征高度吻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主要承接国际转移产业,且以劳动密集型的低端成熟产业为主,而银行信贷足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2)分区域看,我国不同地区的金融结构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其中,银行信贷对东、西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均具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对经济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影响更大。股票市场融资对于中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可能与资本寻利导致向东部地区外流有关。同时,对于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股票市场直接融资具有正向作用,也表明了当产业结构达到一定水平时,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3)我国地区间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水平等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应针对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金融发展策略。实现和地区产业布局和调整方向相一致的金融结构,是有效推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在加快金融体系改革、推动金融创新、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同时,更应该注重金融资源在区域间的合理配置,提升融资效率。
[1] 李扬,张晓晶.“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J].经济研究,2015,(5).
[2] Brown J R,Fazzari S M,Petersen B C.Financing Innovation and Growth:Cash Flow,External Equity,and the 1990s R&D Boom[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9,64(1).
[3] Levine R.Finance and Growth:Theory and Evidence[J].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2005,(1).
[4] 范方志,张立军.中国地区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金融研究,2003,(11).
[5] 苏建军,徐璋勇.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理论与经验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4,(2).
[6] 李西江.金融发展、金融结构变迁与产业结构升级[J].财经问题研究,2015,(6).
[7] 汪伟,刘玉飞,彭冬冬.人口老龄化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11).
[8] 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增订版)[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
[9] Gold Smith R W.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M].Yale:U K: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
[10] 梁建章,李建新.中国人口太多了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1] 王勋,赵珍.中国金融规模、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1,(11).
[12] 马丽.中国股票市场羊群效应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6,(1).
[13] 郭克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0,(2).
[14] Roodman D.Stata Module to Extend Xtabond Dynamic Panel Data Estimator[J].Statistical Software Components,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