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2018-03-21 02:08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张 瑜

(承德市第六医院,河北 承德 067200)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原因为长期的心肌缺血引起心肌部分发生急性坏死,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缺血缺氧性改变的心肌症状。该病发病较急,并且病情进展快,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并且近年来研究指出[1],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患病人群逐渐年轻化。因而,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案中,抗血小板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本文探讨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方案的价值,详见以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中研究对象的纳入范畴为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为62.14±1.76岁。所有患者均充分了解本研究,并自愿参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与观察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每组45例。并且在年龄分布、性别差异等基础资料方面,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包括吸氧、休息等,联合应用降脂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溶栓药物、低分子肝素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增加阿司匹林治疗,用法为口服,每次300 mg,1次/d,用药3天后,更改剂量为每次100 mg,1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氯吡格雷治疗,用法为口服,每次300 mg,1次/d,用药2天后,更改剂量为每次75 mg,1次/d。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间的治疗有效率与冠状动脉再闭塞率。其中治疗有效率的评价标准[2]为: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并且心电图中ST-T段恢复至正常水平,表示为显效;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的程度、次数以及持续的时间均有所改善,并且心电图中ST-T段下移,表示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症状及心电图无改善,甚至有恶化的趋势,表示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所用的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 18.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治疗有效率与冠状动脉再闭塞率方面,观察组分别为97.78%与6.67%,对照组分别为86.67%与15.56%,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与冠状动脉再闭塞率对比

3 讨 论

阿司匹林是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效果较为显著,但是仍有部分人群仍会发生急性血栓的危险,并且随着应用剂量的增加,其危险性也增加。而氯吡格雷作为一种新型抗血小板的高效药物,能够与血小板上的ADP发生不可逆的选择性结合,阻断了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糖蛋白受体的结合过程,对血小板聚集起到了抑制的效果,并且氯吡格雷对血小板活化扩增过程也能起到一定的阻断效果,从而抑制了血小板的聚集,使得血栓形成减少。

研究指出[3],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的过程中,阿司匹林不会影响氯吡格雷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而氯吡格雷反过来会增强阿司匹林对胶原又到血小板聚集的效果。

本文中,观察组选择联合用药,结果显示,在治疗有效率与冠状动脉再闭塞率方面,观察组分别为97.78%与6.67%,对照组分别为86.67%与15.56%,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表明联合用药的价值和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开展。

[1] 许文举,林艳足,庄 丽,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2,33(11):1665-1666.

[2] 张永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医药前沿,2017,7(5):240-241.

[3] 单 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3):71-72.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