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磊
(合肥学院 建筑工程系,合肥 230601)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合肥学院作为应用型示范本科高校,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重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多专业实行了模块化教学改革,其中土木工程专业模块化教学已实施多年[1]。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和交通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需要高度理论结合实际的技术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此,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实行了模块化教学改革。我校于1980年建校就开设了土木工程专科专业,2002年升级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按照“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专业需求为导向,以案例教学为主线,以应用软件为工具,以自主学习为特色”的改革思路[2]。
(1)课程模块化设计。我校课程教学改革遵循“加强实践,注重应用,增强素质,培养能力”的原则,采用模块化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应用能力,能较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2]。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目标和地位,土木工程施工教学组对该课程进行了模块化设计。首先重组与该课程有联系紧密的课程,然后建立循序渐进、相互关联的模块,确保了专业课程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同时有利于模块化教学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模块中设计的模块包括《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和《土木工程施工实践》。模块建立后,按照这四个模块进行教学,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显著地提高了整个教学效果。
(2)教学文件的规范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依据教指委行业规范,中国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培养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和工程实际需要来编写与制定的。根据土木工程施工能力需求和岗位能力分解,构建《土木工程施工》模块,从而对《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文件进行修改、整合、归并。《土木工程施工》大纲由模块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大纲两部分组成,组成内容侧重点各不相同,存在较大的差异。
(3)模块化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组。围绕土木工程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和目标,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将知识按照专业能力发展需求进行整合而形成模块,结合学生自主学习,把一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模块。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模块化过程中,将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中原有涉及到施工工艺、原理和方法等的基本内容仍保留在该模块中,而将涉及到土木工程施工工艺、原理和方法的重点内容则专门开设了土木工程施工实践和毕业实习课程,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土木工程施工实践课程就是把学生派到生产一线,由企业工作人员和指导教师按照工程实训指导手册制定工程实训计划,学生参与各种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写、讨论以及方案实施,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既增强了教学效果,又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模块化教学强调智能一体,强调知行合一,强调理论教学、过程作业、课设、实训、研讨的同步式一体化的教与学,强调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把理论、过程练习、实训、生产实践等环节紧密联系一起,通过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教学方式的公开化、教学组织的自由化、学习者的个性化,从而实现了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3]。
(1)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改革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改变传统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确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课程模块特点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以工程案例的任务驱动法、工程施工方案的讨论式、课程设计和毕业实习答辩式等教学方式,以及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模拟训练等方法,提倡在线学习、MOOC课程及微课程的建设,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帮助学习者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自学、查阅规范和文献的能力。
(2)教学和教师团队多元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具有较深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学团队的多元化才能确保本模块教学目的的实现。一方面,倡导教学团队的多元化,人才引进具有行业背景、企业经历和从业资格的教师,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团队。合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招聘部分教师为集教学和实践技能于一体的“双师型”的教师,部分为高级工程师的博士或教授级高工的硕士,具有行业背景、企业经历和从业资格,有利于实践教学和产交融合。积极推进教学团队建设,着力发挥团队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同时,政府积极推进合肥学院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结合德国与国际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和人才培养规律,支持学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优质教育资源,逐步实现教师团队的多元化。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合肥市土木工程专业内的技能型专家学者资源,采用灵活引进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大力从本行业内的科研院所、大型施工企业、政府相关部门中引进一些专业基础好、实践经验丰富、操作技能强、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充实专业教师队伍,采取柔性引进的方式,聘请行业、产业领军人才为我校的特聘教授和兼课教师,让他们全程参与并指导教学实践环节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这样,不仅可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矛盾,也可打破教师界限。
(3)充分利用地方特色优势资源。在经济社会长期发展中,不同的地方会形成一定的优势教育资源,高校应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在教改中注重特色化、差异化。合肥学院属于地方高校,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地方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公司和大型施工企业较多,我校合理利用优势资源联合培养学生,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和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可将部分实践模块安排到企事业单位基地,构建较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土木工程施工实践》任务书和指导手册是根据培养方案而编写,借助教学改革平台,联合企事业单位工程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该课程学习和实践,打破常规课程教学上的单一主体框架。
(4)特色教材的编写。由于我国高校开设了土木工程专业的较多,为体现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特色,编写土木工程施工模块化教材,重点体现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理论与实际、教学与应用相结合。土木工程施工模块化教材的编写以工程实践需求为出发点,基本理论知识适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基本思路是:首先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本模块教学目的,然后制定相关教学大纲,最后组织专业教师编写模块化《土木工程施工》讲义、《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手册、《土木工程施工实践》任务书和指导手册等。本教材的特点是理论深度适中、案例丰富、突出实践。
(5)课程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为达成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模块化的教学目标,改变传统考核方式,整体考核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考核方式的变化应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相协调,将过去闭卷笔试为主的较为单一考核方法,转变为“N+2”的过程考核方式[4]。其中N为学生学习过程考核内容(占总成绩的50%),如课堂测验、课程报告(编写施工方案、计算工程量等)等,2为笔记(占总成绩的10%)和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最后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可使学生更加重视学习过程,而不是以往的期末考试。学习过程中,为突出本模块应用性和实践性,应加强学习过程考核,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课程报告讨论、答辩等方式,促使学生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加深对专业理论的理解,既能巩固基础知识,也能适当学习土木工程施工相关规范,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经过近年来的教学运行,得出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模块化具有以下优势:
(1)避免了传统课程的弊端。模块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强调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有效避免了传统课程的一些弊端:在教学思想上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重结论轻过程;在教学程式上重学轻用,重教法轻学法,重灌输轻探究;在教学主体上教师是主动者、支配者,学生是被动者、服从者;在教学目标上重知识轻能力,重认知目标实现轻学生个性发展;在教学评价上单一性的标准、主体、内容、形式、过程、目的。
(2)实现专业与产业、学生与职业的双向对接。我校与合肥市多家重点建筑施工企业签订了产学研校企合作战略框架协议,企业定期派一线技术骨干到校授课,将生产经验直接带入课堂;同时,学校也定期组织学生到施工企业按照《土木工程施工实践》任务书和指导手册进行生产实践,指导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工程实践。此外,我校与业主、设计、监理、监督、检测、施工等单位全面开展纵横向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加快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向广度与深度发展,不仅促进教学/科研水平、师资队伍质量全面提升,也不断提高就业的签约率与对口率。
(3)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实际岗位任务为驱动的模块化教学,一方面激发和调动了土木工程专业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激发了学习兴趣,明确了学习目的。
(4)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制定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土木工程施工模块化课程教学改革,重组教学结构,创新和完善课程模块内容,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施工实践和毕业实习环节中,参加的学生实行双导师制,由企业技术人员和我校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对学生进行动员和安全教育,布置任务,发放实习回执、实习任务书和指导书,检查认知实习情况并做好考核工作,通过企业集中实习使学生在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增强专业自信的同时,更能基于多场景、多维度,有效保证了施工实践和毕业实习环节的教学质量。在课堂学习、自学和施工现场,并非每一个任务都能够靠个人独立完成的,学生不仅提高了实际应用、动手、综合设计能力,也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的技巧,有效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
(5)有效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素养。通过《土木工程施工》模块化课程改革,改变了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实现了从“知识输入导向”向“知识输出导向”的教学理念,有效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实践能力。学校要求新引进的承担专业教学任务的青年教师必须到业界定期挂职锻炼,这一点作为学校职称评定首要条件;派出骨干教师,到国内知名的高校进行应用型专业核心课程的单科进修;鼓励教师参加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各类执业、行业资格证的考试,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或行业特许资格证书;支持教师与企业共同申报基础型、应用型等方面的科研项目,帮助行业、企业解决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疑难杂症,为经济和社会的创新与发展服务。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模块化教学,有利于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强教学质量的可控性;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完善课程模块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有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