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群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社科部,杭州311231)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政治化、权力化和文件化固然和该话语的来源、目的、自上而下的指向等相关,但也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偏理性、轻情感的传统认知息息相关。这种将理性奉为“高大上”,把情感视为“小儿科”的做法,不仅在理论上已被证明是一种偏见,而且在教学实践中也被证实有弊无利。
相较西方传统理性二元思维,正是马克思主义在创立感性物质活动——实践的学说之后, 对情感和理性的相互关系问题给予了根本的解决, 揭示出它们相互影响的辩证法, 并把感觉论原则提高到崭新的科学——方法论水平上[1]。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理性和情感的辩证统一。理性永远需要感性的显现和感性的载体,但感性必然要通过知性的中介使自身蕴涵理性的质[2]。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感性活动和理性活动合二为一的过程,因此情感也就获得了和理性同等重要的地位,也为话语在后现代的嬗变提供了理论基础。
目前,从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来看,已开始关注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中的作用。情感话语是桥接外部话语(说事话语)与内部话语,实现心灵沟通的有效方式[3]。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二维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和实践话语之间需要一个“话语翻译”和话语转化,能够把原则性、理论性、抽象性的学科话语转换为情理交融、乐于为教育对象所接受的教育语言。仅仅把情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一种方式,无疑降低了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限制了其“能动性”的发挥。笔者认为,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驱动力,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一种方式,也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过程的始终,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提供不竭的创作热情和持久动力。
一个特定话语的形成,当它在一个新的话语群中被重新采用、安排和解析时,可以揭示一些新的可能性,这涉及一种在排斥和选择的可能性的原则中发生的变化,一种由于在新的话语群中的介入引起的变化[4]。由于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倾注了个人情感,经过转换的政治话语、文件话语和权力话语的语义虽保持不变,却产生了新质。它以柔性的、生活化的、大众化的语言风貌被受教育者接收,被受教育者认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情感化选择,从理论意义上说,体现了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从实践意义上说,它既可以应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危机,也可以解决学生的情感困惑。
思想政治教育做的是人的思想工作,天下最复杂的莫过于人的思想。人与人的思想具有差异性,有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人的思想深邃难测,表露在外的往往是冰山一角;人的思想瞬息万变,让人捉摸不定。如何把握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鲜活的个体,教育者不能仅凭主观想象实施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让学生成为教师组织教学的出发点。因为人的情感的全部经验比人的主观情绪的“携带物”更加丰富,这即是在交往中产生的共同体验和道德共鸣的经验,是人感知人的特殊情绪“符号”语言的经验[2]。在人际交往中,情感的自然生发促使双方产生共同体验,最终达成共识,它是任何语言技巧和思辨力都无法企及的境界。如果运用得当,发挥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中的基础作用,有助于学生经历“共情—体验—价值内化”,在潜移默化中生成个体的品格。
我国在改革开放前是一个高度一致化的社会,意识形态的一元化、利益格局的单一化、信息渠道的统一化,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简单灌输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了命令式、说教式和劝导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如今,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已成为时代最强音,它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意识形态多元化、利益群体多样化及信息传播数字化等复杂现象。受多元社会影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也随之增强,诉求开始多样化。
从普遍语用学的视域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失效的主要原因是:陈述内容失去其真实性,言语意向上失去其真诚性,在人际关系上失去其正当性。国家不可谓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措施不可谓不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可谓“不卖力”,但学生就是“不买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假大空”“难落地”的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直接导致低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解铃还需系铃人。通过情感渗透,教育者有意淡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的命令、劝导等陈述方式,采用协商、讨论等学生认可的叙事方式,让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改头换面。如此一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学生不再是隔靴搔痒,就像是亲朋好友间的叙话,亲切中带着暖意。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远离了冰冷的说教,引导他们自然而然地接受话语背后隐含的道理。
从个体层面看,当代大学生情感丰富,也渴望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但不敢也不愿首先付出个人情感,具有典型的内隐特质。从社会层面看,时代特征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刻下了深深烙印,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正被越来越广泛的社交软件取代。他们可能是网络世界的情感富翁,回到现实却是情感“负翁”。
解决学生的困惑,需要教育者回归生活,担起学生的引路人,用一种更为自然平白的方式把握和关怀人自身、关怀人生,通过直觉、感情体验和心灵直接沟通,真实地认知教育对象[5]。教育者回归生活世界,不仅要用个人的情感体验去认知教育对象,而且要清醒地把握教育对象的情感特质,特别是他们在情感世界的困惑与挣扎,以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探路石”。针对教育对象在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存在的巨大情感鸿沟,教育者要努力引导他们去缝合裂隙。否则天长日久,这种落差就会造成教育对象疏远现实世界、沉溺网络世界,妨碍他们健康成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插上情感的翅膀,变强硬说教为真情感化,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它能切实帮助大学生回归和感受现实世界的真情实感,付出真情,收获友谊。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情感化是产生新质的再创造,这是经由两次加工而成的。第一次加工是教育者(我)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它)的加工,再加工是把加工后的“本文”传递给受教育者(你)的过程。两次加工,不止是文本传递,更重要的是顺利实现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情感连通我(教育者)—你(受教育者)—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架构这座情感桥的过程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情感化的路径。
“我”是介质,是它—我—你这座情感桥的纽带。这要求“我”首先是位“情感性”教师,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及“以情化人”的能力。所谓“情感性”教师就是情感丰富、情绪正向稳定的教师。“情感性”教师能控制、转化自己的负向情绪,给学生以正能量。如何由传统知识讲授型教师向“情感性”教师转化,是由人才选拔机制、高校育人环境及个人努力决定的。
教师选拔是第一个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一个人适不适合做教师,不能只看他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应把情感能力作为人才选拔的重要标准。一个满腹经纶,但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的人基本上不适合教师这个职业。因此,师范院校需整合各类资源,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贯穿情感能力养成教育。
高校要为教师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一是要创造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了解教师的喜怒哀乐,尽其所能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让每位教师感受集体的温暖。二是要制定公平合理的考核、竞争机制,每项事关教师个人利益的事务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让每位老师拥有正向的情感体验。
除了外力塑形,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自我修炼,提高情感修养。第一,培养根性情感。根性情感是指在个人的人文素质中突出情感作用,使之具有强大的生发力,贯穿人的一生,并决定其价值选择。根性情感养成是一辈子的事,急不得也快不得。第二,深入社会,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道德感受。情感形成来自于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的相遇相知,为此,教师必须深入社会、深入群众,在社会中体会人情冷暖、善恶美丑,让自己成为情感丰富的人、明断是非的人。第三,要善于顺应学生情感吁求,敞开胸怀,做学生的朋友。市场经济易造成人与人关系的异化,这在不同程度上也影响着教学活动。本着相互信任的原则,教师要俯下身、低下头、敞开胸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第四,向模范人物学习,把正能量转化成个人正向情感体验取之不竭的源泉。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等。它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有别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虽然一切文字书写的东西都要回指原来所说的,但它必定也要前瞻。一切说出的话总是指向相互理解,并把对方包括在内[6]433。不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来源如何,它的创作者肯定不是抱着孤芳自赏的心态来书写文本的,他们总盼着对方能理解他们的意图,寻求与阅读者达成共识。而教育者正担当着这种诠释任务。
首先,教育者要真信、真懂“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属于意识形态话语,对教育者而言,真信是乐意传播“它”的前提。当教育者本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持怀疑态度,他的内心就是虚弱的,我们也别指望这样的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这要求教育者勤学好问,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当然,真信不能建立在虚无缥缈的想象中,它需要教育者对理论的理解。理解乃是越出个体的有限视域,勾勒出各种意义路线,从而使历史传承物开口说话[6]639。理解能帮助教育者超越个人的狭隘视界,实现知行合一并运用于教学实践。
其次,赋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情感取向,讲好“它”的故事。话语包括静态和动态的意义。静态的话语是语言片段本身,而动态的话语是语言片段的言外之意,它带有人的主观意图、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是活的语言[7]。“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基本上是静态的话语,需要“我”在教材之外探寻动态的“它”,赋予“它”情感取向。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来自19世纪40年代,因年代久远,不利于学生接受。要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教育者回到它诞生的时代背景下阐释其“本义”。同时,还要联系我国的社会现实,以问题为导向,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我国现实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提出它的“新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新中国历任领导集体在革命、改革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而产生的成果。同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相比,它产生于中国的现实土壤,和教育对象有着天然联系。教育者在诠释理论时,不能受限于一段话,应将其放在时代背景、完整的文本、干群关系中理解,我们会发现这些理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有前因后果,它体现了我党治国理政的观念,也饱含着党和国家领导人振兴中华民族的理想和关心群众冷暖的情怀。这种情怀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感召力,是教育者可以多多挖掘的宝贵财富。
“前见”是人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事物带有主观性的认识。它相对的稳定性和长期性,成为人们认识后续事物的基础。人类对事物的所有认识从来都不是无中生有的,而是建立在“前见”基础之上的。可以说,没有“前见”,就没有人类对事物的进一步认识。因此,教育者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前需要把握教育对象的“前见”。鉴于教育对象“前见”形成的复杂性,教育者需在课堂内外多接触教育对象,也可以交几位不同个性、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朋友,从多个角度去了解教育对象的“前见”。“前见”虽具有稳定性,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不断发展。所以,师生的相遇相知也会构成学生的“前见”。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发挥主动性,促进双方视野融合。
在视野融合下,教育者再去捕捉教育对象的情感触点,通过双方的同情共鸣实现教育目标。如果我们同伴的那些情感不仅和我们自己的一致,而且还领先并且引导我们自己的情感;如果他在形塑他的那些情感时,显然注意到许多被我们视而不见的情况……觉得他似乎值得我们给予高度的钦佩与赞扬[8]。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偏向那些和自己有着共同体验,又有远见卓识的人,他们也愿意接受这些人的意见。因此,教育者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宏大诗篇向生活叙事转向,以身边的真人真事为例,讲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实现和教育对象的情感共鸣。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情感化追求的是真情流露,不是虚情假意,否则效果就要大打折扣。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化发展,教育者容易偏离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做人的思想工作。在此,我们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情感化的必要性及路径,也是一种返回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努力,借此推动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