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雪桂
(闽南师范大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在我国开展得较早,各高校始终把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虽然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抓手,接受度和认可度较低。现阶段,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但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不够壮大和稳定,不少课程的教学任务由高校辅导员承担。辅导员往往被日常繁杂的事务工作所牵绊,难以专注于提高个人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影响了授课实效。此外,不少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内容枯燥无味,逃课、不认真听课等不良行为频频发生,这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本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传递给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的实质和内涵,经常被埋没于考试成绩中,学生是否对爱国主义有了深刻的认知,是否真正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基本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大学生理论记忆多,但理性升华少,他们往往只在期末进行急风骤雨式的突击,忽视了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深刻体会。
(二)个别课堂成为负面典型的案例库,阻滞爱国主义教育。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大学的深厚涵养深刻影响到一个人情感的基调、思维的方式,乃至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和养成。大学的教育,正是要研究和探索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方法路径,正是要构建符合世界先进潮流的文化体系,正是要通过知识的传承去承载中华民族的未来[1]。然而,部分授课教师作为大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未能在讲台上客观、理性地讲述中国的历史、近况,反而随意说一些负面话题。个别教师习惯用戏谑的方式讲授思想理论课,肆意评价历史,对我党的创新理论不屑一顾,片面地夸大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贪污腐败、社会公平、社会管理等问题,把这些视为政治缺陷。这些肆意抹黑国家和社会的行为,给大学生带来了负面、阴暗的心理效应,弱化了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对国家发展的信心,动摇了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决心,给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工作带来阻滞和困难。
(三)部分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偏激,对理性爱国把握能力不高。近年来,与互联网相伴成长的“90后”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网络作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人际交往、沟通联络、休闲娱乐的重要工具,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语言习惯、思维表达等起着重要影响。青年大学生从网络空间获得了不少正面的信息,但因鉴别能力较弱,他们也最容易受到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理性爱国的意志力过于薄弱,爱国主义情感过于偏激,习惯发表激进言论,对党和国家的某些做法进行恶意的指责批评,对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谩骂中伤,并自认为是合理的情感宣泄。甚至有大学生将个人在网络媒体上的激进情绪转移至现实的学习生活中,组织、参加各种未经审批的非法游行与抵制活动。大学生的激进情绪一旦被别有用心的组织或团体利用,便容易被教唆参加游行示威、抗议活动等非理性的“爱国行为”。在此过程中,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往往容易成为被境外敌对分子和反华势力所利用的棋子,沦为他们制造民族骚乱、引起国家动荡的工具。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爱国主义精神是否扎根于青年大学生心中,直接影响大学生为祖国的壮大和富强而奋斗的热情与信念。因此,深刻审视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显得极其必要。
首先,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力推进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青年大学生是当前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群体,“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新的时期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实现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入到大学生的心中与脑中,并进一步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力。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增强他们对祖国、对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和政治认同,可以有效激励青年大学生与祖国共命运、同发展,使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共圆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其次,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应对全球化冲击的必要举措。全球化是新时期世界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特征,它渗透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也给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一系列冲击与挑战。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影视媒体等冲击中国传统文化,肆意抹黑中国,大肆宣扬西方价值观念。在此背景下,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责任感易被削弱,爱国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易被弱化,民族文化意识和爱国情感易被淡化。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如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我国发展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过度放大社会中的不足和负面因素,一味索取、不讲奉献,只追求自身利益和自我价值,崇洋媚外,全盘否定我国文化价值观和中华文明等。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较弱,甄别能力不强,针对这一现象,应当对大学生加强富有新时期内涵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国家认同感、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冲击。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堂收效甚低,原因在于未找准有机结合点,未能深刻有效地解读爱国主义。找准有机结合点,应当注重把悠久的爱国传统与新时期提倡的主流时代精神相结合。比如可以深入挖掘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爱国者的英雄事迹,解读其中蕴含着的对国家和民族的炽热情感和坚定信心,将这些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精神的爱国传统放置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环境下,阐述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找准有机结合点,还应当注重将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大学生作为未来祖国建设的生力军,“爱国”应当成为这一群体共同认同的、具有普遍性的价值观念,这样才能保证未来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正确性。同时,这一群体的特殊性还要求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应当结合青年大学生的特点,用平实、接地气的语言,把爱国主义讲清楚、讲透彻,要真正让学生听得懂、听得进、有共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实际,面向新现象、新问题,才能保持充分的活力,避免流于形式,免于僵化,真正发挥实效。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沿着理性爱国的方向坚定推进。大学生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具有极强的求知欲和可塑性,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勇于接受新挑战,但同时也兼带思想波动较大、容易冲动、认知事物不够理性、鉴别能力较弱、看问题不够深入等问题。对这一群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避免单向灌输和空洞说教,应当言之有理、教之有物,为学生答疑解惑,不断将大学生引导至正确方向。在此过程中,力求让学生获得爱国的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以期提高大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想高度,培育出具有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大学生,引导他们养成理性爱国行为。爱国主义应当建立在对中国国情、中国历史及世界历史与文明的深刻理解之上,它应当是理性的,应当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不被冲动的激情所控制,不被此起彼伏的浪潮所左右,不被各种不理智情感所支配的。教育者应当审视并端正自己的心态,既要胸怀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认同,也要有正确的大国心态,敢于在教育过程中直面敏锐的疑难问题。对于我国在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不沾沾自喜、固步自封;对于我们面临的困难和现实不妄自菲薄、肆意抹黑。教育者应当能将自身置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来观察和思考问题,防止自我膨胀。只有在这样的理性心态下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才能培养大学生养成独立的政治人格,教会学生不人云亦云,不放弃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基本的价值判断,不盲从采取非理性的所谓“爱国”行为。
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习近平同志也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是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首要内容。新时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措施,在把握历史脉络的基础上,以更加开阔的全球化视野,挖掘爱国主义精神的精华与实质,培养出具有理性的爱国精神及踏实的爱国行动力的忠诚爱国者,是改善、推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2]。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高校应当切实研究宣传好“爱国”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首先,要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多创造课堂讨论等互动机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并加以引导,适当增加课外实践等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辅助手段,增强学生爱国感知能力。其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不能单纯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堂,要分解、贯穿到各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开设中国历史、科技、艺术、文学等公共选修课,经常举办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讲座。最后,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广大教师应当身体力行,增强对党和国家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帮助学生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理性把握社会现实。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不虚夸国家发展的成就,不隐瞒、不放大国家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不和谐因素,以科学严谨的方式对待历史。分析社会现状时,既不能回避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全盘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引进西方观点时,应当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不能误导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成为心态阳光、对祖国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灵魂工程师,引导学生积极为祖国的美好未来而发愤图强。
当代大学生是在经济开放、市场发达、文化多元、各种思潮交织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认同核心价值观,同时兼具多元化的思想和观念,部分大学生根据自身需要和利益进行价值选择,单一灌输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教学过程应当遵循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思想成长规律,根据大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拓展多样的教育途径,设计鲜活、生动的教育内容。博物馆、纪念馆、革命战争中重要战役及战斗的纪念设施、文物保护场所、风景名胜和历史遗迹,以及展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重点工程、城乡的先进工作单位都可以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影视、书刊、音乐、美术、戏剧、体育等媒介,都是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要充分利用这些平台,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丰富、鲜活、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如经常组织参观爱国教育基地、观看爱国影片,组织学生党团支部参与爱国文史资料的整理、开展红色之旅体验活动、在展馆等场合配备大学生志愿讲解员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熏陶,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接受爱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还应当注重创新载体,把握有利契机。例如在2015 年9月3日,我国举行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许多高校便有效创新了教育的载体,通过组织观看阅兵式,分享阅兵式观后感等形式,结合实际、贴近学生,开展了一次十分成功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增强其理性爱国精神,需要积极拓展途径,更加自觉地增进大学生对世情、国情、社情的了解和理解,提高他们合理表达爱国精神的意识和能力[3]。爱国主义教育提倡将爱国的炽热情感与爱国的理性行为相结合。互联网的舆情导向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理性爱国精神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提倡理性爱国,尤其应当注意把握好互联网的舆情导向。当国内外发生重大事件时,大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利用网络话语权,来表达爱国之情,引起同辈青年大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但“有权不可任性”,言论自由的权利应当建立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行为特点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当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舆情研判制度、危机预警制度、紧急处置制度,并引导大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合理表达爱国情感。例如参加“中华诵”、爱国征文比赛、红歌赛等,是很好的语言表达方式,使用五星红旗作为QQ头像,宿舍和校园悬挂国旗,用爱国题材的墙报、海报、艺术作品装饰教室等是很好的空间表达形式。还可以引导大学生通过身体表达来理性抒发爱国情感,如将国旗画在脸上、身穿印有爱国标识的T恤等。爱国主义教育要积极地倡导理性爱国,使人们认识到爱国不仅是感情的事,也是理性的事,更是国家利益得失的事[4]。应当引导大学生将理性爱国情感升华为爱国行为,积极投身到强国建设中,通过多种途径报效祖国,自觉提高爱国意志力,避免情绪化、感情化,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挑战,坚决同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做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