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太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1)
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扶贫必须坚持绿色、生态、环保理念,提高精准扶贫“绿色”含量则成为新的要求。新时代下“绿色扶贫”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的贫困地区,通过积累绿色资本、建立绿色产业和构建绿色生态体系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转变发展观念、掌握致富技能和拓宽致富渠道,最终实现脱贫致富的一种扶贫新方式。相比以往的“输血式”扶贫,绿色扶贫虽然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但却是立足长远利益、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的“造血式”扶贫[1]。目前,我国正在开展实施的旅游扶贫、光伏产业扶贫和移民搬迁扶贫成为了绿色扶贫的重要支柱[2],其中旅游扶贫具有带动经济增收、生态保育、激发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等功能,将逐渐成为绿色扶贫最有效的模式之一。
2016年,四川省通过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得贫困地区旅游合作社增加2000多家,直接或间接带动83.56万贫困群众受益;通过异地搬迁扶贫工程,搬迁建房9.7万套,惠及33万群众。四川绿色扶贫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贫困人口数量大、分布广、程度深的状况还未改变,截止2016年底,仍有农村贫困人口272.2万人,贫困村9064个,贫困县83个。四川省脱贫攻坚目标是2020年实现异地搬迁116万人,建设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30个、省级特色旅游示范村1000个。近几年,有关四川旅游扶贫的研究多集中在旅游扶贫机制[3]、贫困人口受益机制的构建[4]和不同旅游发展模式的扶贫效应[5]等方面,研究对象多是四川藏区比较成熟的旅游景区或区域,缺乏对旅游扶贫“新生儿”的研究。本文试图以康定市俄达门巴村为例,剖析该村旅游扶贫的效益,弥补在旅游扶贫“新生儿”研究方面的不足。
俄达门巴村隶属于甘孜州康定市呷巴乡,全村共有163户733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37户145人,是典型的高寒藏区贫困村,属高原纯牧区。牧民收入单一,主要以采挖虫草、销售牦牛奶等附属产品为主,但是自然旅游资源、民俗文化、牦牛奶产业、路沿经济等方面发展潜力巨大。该村位于折多山一线以西,海拔3200~4400m,分布着多类型的地形地貌,拥有多样的自然景观和多彩的人文景观。中国最美景观大道——国道318线横穿俄达门巴,是通往香格里拉、伍须海和新都桥等地的必经之地,也是甘孜州“两环一带”旅游发展格局的门户,距离康定机场仅13km、康定市区50km。在甘孜州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和绿色扶贫的推动下,俄达门巴村迎来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机遇。2015年4月10日,市政府引进旅游开发公司,双方正式签订开发合作协议,并组建康定木雅圣地景区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启动俄达门巴村——木雅圣地景区全面建设工作,以旅游开发为契机开启俄达门巴绿色扶贫篇章。
木雅圣地景区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规划核心区面积为9.8km2,南北纵深7.5km,东西跨度4.5km,海拔3600~4400m。为缩短投资周期和更快实现俄达门巴村脱贫,在达到可接待游客条件下,景区于2016年8月7日开始试运营,2017年4月28日正式运营。俄达门巴村旅游发展目标是打造成山地观光、阳光宝地、净化身体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康定市木雅文化研究探索体验地和沟谷景区综合经济共同发展载体,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有望年底挂上4A牌照。截止2017年10月,景区接待游客2万人次左右,收入500万元左右;预计旅游市场成熟后,年接待游客将达到25~30万人次。依托旅游开发,该村2016年底实现贫困村脱贫摘帽,并打造成高原藏区脱贫攻坚示范村、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和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新村。
旅游业发展能够带来多倍经济增长和就业岗位,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比传统产业更加显著[6]。俄达门巴村旅游扶贫实践是在整合优化现有资源基础上,更加注重技术的可行性,实现对要素充分合理的使用,最终在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中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三大效益”的同步共赢。
2014年全村人均年收入约为3700元,贫困户人均年收入约为1900元,始终在温饱线下挣扎。实施绿色扶贫以来,仅在2015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4200元,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增加到2642元。2015年脱贫4户19人,人均年收入达4200元;2016年脱贫27户125人,人均年收入达到6108元。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2个方面:
3.1.1 一是直接经济效益包括景区工资性收入和集体经济分红收入 景区服务性岗位优先考虑贫困户家庭,2016年正式录用39位村民,其中有7人来自贫困户家庭,2017年预计再提供100个保安、保洁、餐厅、游乐项目等服务性工作岗位。乡政府还在景区为贫困户争取到10个保洁员和4个护林员公益性岗位。2016年景区员工工资2700元/月,2017年上涨到3000元/月,并购买了“五险”,实现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景区公司支付245万元解决牧民定居房还贷问题,村集体将空置牧民定居房以及草场、滩涂、房屋、牲畜等自然资源和公共设施作为集体资产入股,公司与村集体按照8∶2的比例进行分红,并实行盈利分红逐年增长机制。2015年全村分红35万元,人均483元;2016年实现保底分红85万元,人均1174元。
3.1.2 间接经济效益 包括景区开发建设中劳务收入、特色牧业收入和周边服务业收入。乡政府积极引导致富带头人和鼓励牧民投资购买了20辆运输卡车,组建运输队,牧民创收30余万元,村集体分红5万元;景区建设坚持优先使用村内人员和器具,2015~2016年景区开发建设期间,村集体运输队及临时民工收入240多万元。为充分利用全村草场和牲畜优势,村集体使用130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购买370头牦牛分发给37户贫困户,并成立牦牛奶专业合作社;乡镇府也正协调省海联会捐建200万元资金以入股蓝逸集团,并在村内设置奶站、初加工厂和在景区设立奶吧,通过“奶站+奶吧”模式形成集牦牛奶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乳制品产业链,村集体每年保底分红8万元。村集体将318国道沿线14个加水点升级打造成多功能综合服务点,并与贫困户共同经营,实行分红,2016年贫困户人均分红694元。随着景区的开放,俄达门巴周边餐饮、酒店住宿等旅游业态将迎来快速发展。
绿色扶贫的社会效益主要通过开发旅游业等绿色产业对建设目的地社会思想观念、个人行为习惯、生活方式、语言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也包括对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
3.2.1 牧民文化水平和思想观念得以提升和转变 景区公司把本村招聘的40多名员工安排到高校接受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学习和培训,还邀请相关专业老师到景区实地传授文化知识和服务技能。旅游无形中对本地社会发展起着示范效应[7],伴随景区开业经营,外地员工、游客和配套服务等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对本地牧民的语言、思想观念、生产生活习惯等方面产生影响,间接推动了智力扶贫。
3.2.2 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逐渐优化升级 为平衡资源开发与牧民利益问题,公司每年为全村在籍163户共733位牧民购买医疗保险和适龄人员农村养老保险,从根本上解决了牧民养老及医疗问题。政府投资建设景区旅游道路和牧民出行通道,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投入专项资金升级改造和新建电网,实施易地搬迁、藏区新居、灾后重建等改善牧民住房。政府规划在景区建设小医院,提升景区配套,牧民也将获得更加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3.2.3 木雅文化得到传承和繁荣 俄达门巴木雅藏族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衰落,伴随景区开发,民俗文化和木雅藏族文化将迎来长足的发展。景区重点打造了木雅文化特色旅游带,以及正在建设的黑帐篷。设置木雅文化博物馆和演艺中心,通过景点、器物、歌舞等形式将推动木雅藏族文化及民俗逐步繁荣起来。木雅文化逐步繁荣复兴,文化传承者将获得文化演艺方面的工作岗位,有助于牧民就业和增收,但也应该注意现代文化带来的冲击。
传统旅游发展坚持市场导向和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新时代下旅游发展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追求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统一,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3.3.1 牧区原生态生产生活获得延续保留 景区在规划理念和项目建设中严格遵循保留藏区群众生产生活原貌的原则。景区旅游道路是在村内旧道升级改建而成,旅游景点依山就势打造,全部保留草场、牦牛、住房和牧民,原有生产生活并未影响,生态环境和群众利益均得到有效保护。绿色扶贫开发理念使得田园生产生活景象与优美自然风光被完整保护且充分利用,形成一道田园牧歌和游客旅游体验完美相融的独特风景线。
3.3.2 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能力整体提升 景区和政府在生态保护上有专项投入保障,政府投资92万元实施生态提升工程,景区投入数百万元恢复游客中心、河湖栈道等建设所破坏的植被,日常保洁人员30人左右,生态治理和保护能力大大提升。景区开发为牧民带来多样化的收入渠道,使得牧民对于草场的天然依赖性减弱,尤其贫困户也实现脱贫致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生态旅游景区建设要通过多次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过程中、运营中的各类污染均有严格的处置要求,从严格的规章制度、完善的处理措施上也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俄达门巴绿色扶贫实践是通过引进企业,采取“政府+公司+贫困村”的绿色扶贫开发模式,带来贫困村的“三个变化”(资源变资产、牧区变景区、牧民变股民),实现“三大效益”和谐统一,成功走出了一条绿色脱贫之路。首先是优化整合现有自然、人文资源,把各类资源建设成自然人文风景和配套设施,实现“资源变资产”的转变。其次,俄达门巴旅游开发始终坚持绿色理念,依托原有风貌打造道路和景点,牧民和牲畜也未搬离景区,牧民生产生活正常进行,实现“牧区变景区”的转变。最后村内空置房屋、河湖、草场等资源作为集体资产入股到景区公司,按照固定比例进行分红,并实行逐年增长机制,实现“牧民变股民”的转变。俄达门巴绿色扶贫模式对四川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的精准脱贫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但是俄达门巴绿色扶贫之路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旅游服务配套与管理相对滞后、旅游产品单一、游客多为“过境游”而非“目的游”、牧民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等问题还未完全解决,为进一步发挥绿色扶贫的引领示范功能仍需深化探索。
[1]陈松涛.绿色扶贫为农村发展“造血”[J].人民论坛,2017(28):78-79.
[2]张琦,冯丹萌.我国减贫实践探索及其理论创新:1978-2016年[J].改革,2016(4):27-42.
[3]耿宝江,庄天慧,彭良琴.四川藏区旅游精准扶贫驱动机制与微观机理[J].贵州民族研究,2016(4):157-160.
[4]王永莉.旅游扶贫中贫困人口的受益机制研究——以四川民族地区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07(4):92-96.
[5]李佳,田里.连片特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应差异研究——基于四川藏区调查的实证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3(6):96-102.
[6]李斌,董锁成,薛梅.川西少数民族边缘地区生态旅游模式与效益分析——以四川省若尔盖县为例[J].农村经济,2008(3):51-54.
[7]赵荣,王恩涌.人文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5):3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