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花
【关键词】 低年级学生;表达能力;童话故事;引导;创设情境;
模仿;拓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標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3—0097—01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儿童时期如果不进行说话的训练,真是遗弃了一个最宝贵的钥匙,若讲弊病,充其量将使学校里种种的教科书与教师的教育全然无效,终身不会有完整的思想和浓厚的感情。”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从入学时就注重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使他们掌握说话这一人们赖以交际和沟通思想的最常用、最快捷的工具。小学阶段的语言表达标准,要求清晰、规范、语句结构合理,无明显语法错误,具有连贯性和条理性。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很多,通过童话故事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其中的一条捷径。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朗读童话,感受语言魅力
童话故事往往能够高度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因此,需要利用富于感情色彩的朗读形式,将学生带入奇妙变幻的童话世界,通过语言魅力的发掘,使学生感受到语言表述的无穷奥妙。只有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才能激发其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热情,教师通过朗读童话作品,引导学生投入到童话语言的情境中。教师在朗读童话的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学生的表情及情绪反应。
二、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表达
通过教师朗读童话课文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下一步就要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也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关键,因为“说出来”是表达的第一步。在这一阶段,教师最忌强制性灌输某种结论。例如,《小猴种果树》,学生在回答小猴为什么频繁变化树种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哪怕学生的思考答案有所偏颇,教师也要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如,有学生说:“小猴子不停栽树是因为它很勤劳”,这一观点显然与教学主旨相悖,但是教师不能直接否定学生这一答案是“错的”,学生这样说只能证明对这则童话的寓意理解还不够深刻。所以,教师要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保护学生的发言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宽松的表达氛围。
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就是语言表达能力发挥的过程,教师在听取学生表达后,再根据教学要求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主旨,纠正学生理解的误差,这样才能营造出更加积极的语言表达环境,学生的表达积极性才能充分被激发,求知欲与表达能力也才能同步增长。
三、创设情境,丰富表达方式
热爱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而童话故事则是创造童话教学情境的最佳范本。为此,要以“玩中学”的形式在童话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利用身临其境的优势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进一步发展。“演童话”需要教师进行充分备课,尤其是对童话课文情境要精心设计,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三袋麦子》的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土地爷爷、小猪、小牛、小猴,通过不同的角色开发学生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教师可以设定“土地公公送礼物给你,你会说什么”这一问题,要求不同角色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土地公公的感谢,以此为学生创造更大的发挥空间,起初有的学生只会说“谢谢,非常感谢”等词句,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学生联系到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细节,表达内容也更加丰富,有的学生说:“谢谢土地公公,这是今年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也有学生说:“我代表爸爸妈妈感谢您的礼物,希望您和我们一起快乐地过年。”虽然学生的语言表达稍显稚嫩,但是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扮演获得了巩固,而且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习主动性更为明显。讲完课文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课文故事讲一讲,或是演一演,回家还可以讲给自己的父母和亲友听,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来续编故事,这样让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表演故事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语言并运用到说话中,使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语言表达的模仿与拓展
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童话故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更要进一步注重学生表达的正确性和规范性。在“说”的同时,以“写”作为强化手段,从口头表达转向书面表达,这也是提升小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由于童话故事语言生动,其中会大量用到动词、形容词,这些词汇的积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例如,在《狐狸和乌鸦》一课中,描写狐狸的句子有“眼珠一转、陪着笑脸、摇摇尾巴”等,这些词语将狐狸的狡猾表现得活灵活现,教师在带领学生体会这些词语妙用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参考例文写一段乌鸦失去肉以后的心理活动,学生会通过语言的模仿和拓展,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这种方式能为未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奠定基础。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