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早年小说的小镇情结

2018-03-19 15:45刘昱菲
北方文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化内涵

刘昱菲

摘要:苏童是中国当代文学中一位卓越的作家,苏童小说最能引起学术界关注的还是他对于小镇的诗意的想象和独特的见解描写的作品。小镇,在他眼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小镇,也不只是现实的一抔故土,而是他内心的寄托与展望,其实质是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他对内在精神家园的渴慕与向往,使他返还到“精神的原乡”。

关键词:苏童小说;小镇情怀;青春物语;文化内涵

一、苏童早年作品中小镇情结的分析

(一)小镇情结的缘起

苏童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已有将近30年的时间,他的作品在文坛上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其中他以自己生活过的南方小镇(主要以苏州和南京两地)为创作对象和写作发源地,以南方小镇的人和事为主要内容,尤其钟情以复杂的情感来描绘南方小镇的老街(后来的香椿树街)的中长篇小说,更颇为引人注目。从他1987年的第一部具有成名作之称的《桑园留念》到2009年集聚“华语文学的传媒大奖”等的长篇小说《河岸》。提起苏童的早年小说,我们总不禁会想起“枫杨树村”和“香椿树街”的空间印象——在江南潮湿阴冷的小镇,雨露茫茫、阴暗的街道,格外晦涩、迷乱的情欲、颓废的情感、血腥的暴力、宿命的死亡,总是会给江南的小镇笼罩一层灰蒙蒙的格调。苏童南方小镇情结的是他的童年体验在小说作品中的体现,这种童年的意绪被投射于小说创作,并在小说中逐渐成长而发散开来的精神介质。苏童生在南方,从小由母亲和姐姐照顾长大,他的生活没有多大的激情,缺少任性的放肆。于是在毫无激情的和野性的他来说,他养成了个性敏感,早熟的性格特點,所以他在和同龄的孩子面前总显得不合群,有着一种难以跨越的距离感。因此,他的童年难免有点苦涩之感。这些都被描述在他的作品当中,形成了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和特有的小镇情结。

(二)小镇情结之作品分析

《桑园留念》是苏童文学创作的起点,也是苏童首次向读者展示了少年意象,《桑园留念》中所描述的香椿树街的自然环境是嘈杂熙熙攘攘,完全不同于江南水乡的柔美。就是这样的小镇,即使苍蝇在垃圾桶旁久久盘旋也不会影响到在这里午休的人们,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他们休息的催眠之音。就是在这昂嘈杂的环境中,培养了一群群为我们所熟知的香椿树街的少年。夏日的炎热,小镇的嘈杂和脏乱。使李达生们烦躁、混乱,急于干出一些大事情,这才有了小说中,李达生可以孤身一人去和好几人战斗;叙德可以与有夫之妇发生不正当的关系;红旗可以对天真美丽的的少女美琪实施性侵略;而少年只能在此做无意义的挣扎。这就是苏童笔下的不一样的小镇。童年本该是温馨的字眼,那些由小镇的少年构成的小镇本该是温馨而又天真的,但在他的笔下从不是这样。另外也是对赛林格作品的喜爱与赞赏,尤其是对《麦田者的守望》的推崇,使他的作品创作开始真正倾向于少年的创作。于是“香椿树街”这一类题材真正渗透到苏童文学创作的血液之中了。

二、苏童早年中小镇情结的表征意象

(一)残酷的青春物语

从《桑园留念》起,苏童笔下的南方小镇都是阴冷且肮脏的,包括《伤心的舞蹈》、《午后的故事》、《舒家兄弟》等作品都是追梦的少年因敏感的因素而陷入寂寞,痛苦之后而寂寞的故事。

再如在他的《舒家兄弟》里,描写兄弟间的相互猜忌和残杀对性的窥视,这些都带有南方小镇氤氲之气。然苏童的小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所有的小说都是未完的,所以在他后期的作品的几番转型后,依然摆脱不了对南方小镇的描写以及写自己的童年生活。

(二)小镇下的纷呈意象

苏童早年小说描写南方小镇的作品中,展现了小镇的原始欲望的“精神的原乡”,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也会发现很多的意象,这是构成小说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为学术界研究他的作品提供了更清晰而重要的线索。

在他的作品中,不难发现这样三类意象。一是色彩意象,这类意象主要是以“红”“蓝”为主;苏童小说着重描写色彩是为了使小说具有画面的既视感,如《罂粟之家》就有这种画面的既视感和油画的感觉,着重色彩。第二个意象就是景观意象,这类意象以“罂粟”“河流”为主。还有就是“枫杨树”“铁路”“井”“竹林”“水”等其中。而“水”这一意象,本该在江南小镇的滋养下清新淡雅,是构成小镇水清淡雅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在苏童的笔下却是肮脏不堪,发臭发黑的河流。它掺杂着死去动物的尸体,让人恶心不敢去触碰。第三类意象就是动物意象,主要以“猫”和“蛇”为主,其中猫出现的频率最多,在《罂粟之家》中,刘素子坐在竹榻上坐的便是猫,《城北地带》中,达生只要看到猫就会想起美琪。

三、小镇情结的文化内涵

(一)小镇传统审美的突破

在苏童早年小说中,呈现出古典与现代交融的气息,在他的《城北地带》中对小镇街道描写,雨雾茫茫,让整个小镇都笼罩着朦胧的氛围,让人看不穿,直接烘托了人文环境以及小镇的静。绿色裙子的女孩,又将小镇整个色彩提亮了,茫茫中一片绿色,让人觉得意境相当的美,不仅仅是单纯的环境描写了,还直接作用了衬托等手法。

《黄雀记》中也有描写黄昏的片段,而这让人有一种黄昏时间感,尘埃代表着人类的生命程度,在缓慢地生存着,生活没有目标,没有秩序。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出身于南方小镇的苏童,深深被小镇的水土滋养,小镇的清幽气息培育着他独特的灵魂气息,小镇的流水和拱桥培养着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对于小镇而言,没有城市的繁华,但是小镇的氛围以及生活环境,都是城市无可比拟的,小镇文化也是现代文学最喜欢的,因为小镇不仅是一个历史文化,而且代表着人们的精神经历。苏童小说中的小镇,可以把它看作一个个体,通过他的作品,去研究那个时候小镇人民的心理与生活。这是特定的历史赋予小镇特定的历史阶段的特定的文化意味,苏童通过回忆,用细腻而饱含感情的言语去描述了南方小镇的另一面。这个小镇还有着中国文化的传承,虽然在苏童笔下这些意象里面大部分都是死亡,但是也算是对传统的小镇进行了一个不一样的描写。它不仅仅是苏童笔下的青春物语,更是当代小说的青春物语。

(二)小镇精神的时代匮乏

从鲁迅起,文坛上并不缺乏批评国民劣根的文章,自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写农村生活的小说和分析现代社会的问题等更是一浪比一浪高,苏童也是其中的代表。作为枫杨树街代表作的《米》,五龙形象仿佛是香椿树街的少年一夜长大,这似乎可以把它当成是苏童早起梦想的衍生。苏童在《苏童创作自述》一文中,这样讲述着香椿树街的来源:他提到他的童年十分孤单,而且十分贫穷。所以也就有了现实版的“香椿街”。因为童年年代久远,记忆实在是模糊。再写那里的人和事就显得不怎么真实。苏童的香椿树街系列来源于他童年生活着的江南小镇,当他的作品一下子走进人们视野的时候,故事里涵盖的荒诞与深刻,让人们不可置信。

四、结束语

在苏童早起的小说中,不管是对小镇的景观描绘还是对小镇里面人物的心理描绘,都体现出苏童虚拟的写作手法,我们也可以知道,苏童对江南小镇的偏爱,特别喜欢关注小镇人民的生活状态。中国那个时期的小镇,雅俗共享。总而言之,不一样的江南小镇,给予苏童小说独特的魅力,而这种小镇的情节也让苏童的小说更具有深刻意味。

参考文献:

[1]张蕾.苏童小说创作特色浅析——以《黄雀记》为例[J].文化学刊,2017(05):53-56.

[2]储阿敏.论苏童小说戏仿叙事原型研究[D].安徽大学,2017.

[3]马鸿飞.论苏童小说的死亡意识[D].吉林大学,2017.

(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一中学滨海学校)

猜你喜欢
文化内涵
浅议蛙崇拜及其文化内涵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