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资源研读教材的策略

2018-03-19 15:28李莹
江西教育C 2018年1期
关键词:课例内化网络资源

李莹

一堂优质课源于精妙的教学设计,而好的教学设计又来源于正确深入的文本研读。而今,对文本的错读、误读、肤浅读、片面读等现象举目可见,不少教师研读教材意识淡薄,层次浅,随意性较大,依赖性较强。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师没有良好的教材研读习惯,缺乏有效的教材研读策略。只对教材、教参书上的知识进行照本宣科的教学,忽视了教师对文本“自我建构”,导致了课堂的低效。这种简单肤浅的文本研读阅读现状限制了文本世界的繁荣发展,严重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有效课堂的落实。

当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的变革,影响着校本教研模式的变革。利用网络资源,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研读教材的策略以落实有效课堂,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重点。

一、依托网络资源的名师研读坊流程一:走近名师

我们在进行校本教研的时候常常是通过对观摩优秀课例、交流教学心得、教师听评课等方式进行。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我们常常需要“请进来”,请专家来校进行讲座。“走出去”,请教师出去学习观摩。可是从经费和资源等方面来说,专家难请,名师更难请,专家、名师更不可能周周请,教师们也不可能周周出去学。浩瀚的网络,拥有着太多丰富的教学资源,需要我们去整合、优化。于是,我们开始尝试网络资源支持下的名师研读坊。

“走近名师”是以年级组为团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位名师,研究其研读教材的特点,确定相关的主题。如“走近名师王崧舟”时,就确定了“如何研读古诗教材?”这一主题。再挑选一堂契合主题的名师经典课例,集体观摩,切实走近名师的课堂,体悟名师的研读方法,而后带着主题自我研读探究,并要求撰写相关主题的心得体会。这一过程为:选择名师——确立主题——查找资源——研读探究——主题反思。

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团队合作能力。选择哪一位名师,根据名师的特点如何比较贴切地确立研究教材主题,团队中如何分工合作从网络、从图书馆、从学校资源库等多渠道收集名师资源,团队如何选择能够契合研读教材主题的经典课例,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团队合作来完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培养教师主题探究与反思能力。我们发现在名师经典课例观摩中,他们开始更多地从“研读教材主题”的角度去观课、思课、议课。教师要始终带着问题参与整个活动,试着联系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感悟与反思,这就是一种专业成长。

二、依托网络资源的名师研读坊流程二:以师为镜

“以师为镜”是指以名师为镜,由我们的实验老师上同一主题课,在对比中促使教师专业成长。这里以名师为镜,不同于“模仿”,而是一种“镜仿”。“模仿”追求的是一模一样,“镜仿”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镜仿”的是方法、精神、理念。“镜仿”更注重的是个性化的研读。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提升。这一过程为:自主备课——组内磨课——镜仿比课——碰撞研课——内化提升。

教师先要进行自主备课,需要揣摩名师研读教材之后的教学设计,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第一次内化。

接着组内磨课。教师需要听取并选择组内对自己有价值的评课意见加以融合,在原有的个案上取其精华,弃其糟泊,进行第二次内化。

然后是镜仿比课。教师在教研活动时将这一课程进行展示。实验组教师参与,拍摄一段相关主题的课堂教学片断,同时截取名师经典课例中相同课题的一段视屏。在教研活动时分别播放给教师观看,带领教师对主题相同的两个教学片断进行分析比对,以便更精准找到自身的不足,发掘研读教材中的自我“亮点”,进行第三次内化。

而后是碰撞研课。全校语文教师从教材研读的角度进行评议。这个过程重视的不是对比,而是镜仿过程中的所获所得,更是高于模仿之后的一种个性研读。

在这样的“镜仿”中,教师将新获得的研读理念尝试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思考、共鸣、碰撞、顿悟,实现一个真正内化的过程。评课时,各团队紧扣主题比照分析、归纳提炼,而后形成主题观点,体现同伴互助的特点。

三、依托网络资源的名师研读坊流程三:走進名师

教师在学习、模仿之后就要“走进名师”领悟成长。团队依托网络资源围绕主题广泛收集资料,如诸多名师的研读策略、教学策略,形成名师网络素材库。同时征集本校教师的个性化研读策略,加以整合,以讲座、沙龙、论坛等形式与教师交流,以帮助教师获得个性化研读的有效方法。这一过程为:搜集资源——征集策略——整合资源——交流研讨——领悟成长。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再次去审视名师的教学行为,再次去读懂名师对教材的研读,再次去探寻名师从教材研读到教学设计留下的足迹。然后对资源再次整合优化,再次交流、研讨、领悟……这是从最初的一知半解,然后到设身处地对比实践,最后到达第三层面的豁然开朗。这是一种成长,甚至是一次从毛毛虫到蝴蝶的蜕变。

综上所述,名师研读坊利用网络资源以“名师大家”为范,分“三步走”(走近名师、走镜名师、走进名师)。聚焦一位名师,放大名师课堂,挖掘名师研读方法。通过名师引领、教师自学、同伴互助、教师内化,全面领悟名师的教材研读理念。在这样一个来回中,教师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数次反思,凝成多种个性化研读策略,提升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育新分校)

责任编辑:王锋旗

猜你喜欢
课例内化网络资源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课例
网络资源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谈网络资源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
网络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