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读前环节案例反思

2018-03-19 15:24何浩峰
江西教育C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何浩峰

摘 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通常采用三环节教学模式,而读前环节往往被英语教师所忽略。文章剖析忽视阅读教学读前环节活动的原因,着重描述读前活动的两个案例,分析并反思读前活动的实施策略,旨在提高读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读前环节 案例反思

读前活动是指学生在详细地阅读英语文本之前所要进行的预备活动。在阅读课上,教师只要能合理运用这项活动,不仅能有效激活学生已有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所要阅读的英语文本,推测文章内容,学习关键词汇和把握语篇结构,而且還能帮助教师适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后续教学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使读中活动开展起来更加容易。英语教师要想把英语阅读课上好,让阅读课高效地展开,成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读前活动必不可少,而且显得举足轻重。

一、读前环节被忽视的原因剖析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和语感策略,而且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非常关注阅读教学结果,淡化阅读教学过程,更不在意阅读教学课堂是由读前、读中和读后活动组成的有机整体,以致难以真正意义上达成阅读教学目标。

过分强调阅读文本的整体性阅读活动,忽视为读中活动而热身的读前活动。许多英语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往往一开始就直接进行读中阅读活动,即扫读、寻读、跳读、理解大意、理解文章结构等,不给学生做阅读前的准备活动时间,这样的阅读教学常常弄得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对阅读信息一头雾水,这样的阅读课效果可想而知。

过分强调阅读文本本身的语篇理解,把读前活动当作可有可无。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师注重语言知识点的教学,随着英语教学观念的改变,教师特别注重文章的语篇理解,既过分关注阅读文本的题材和体裁层面的把握,又过分关注文本所蕴含的文化知识等信息的获取,这种只强调理解而忽视开展语言知识运用的阅读活动教学观是非常危险的。实际上,对阅读文本的语篇理解既要符合高中学生认知规律,也要符合语言学习规律。也就是说,从为理解做准备的读前活动过渡到深度理解的读中活动,再进入到语言输出的读后活动。读前活动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也是这些知识的实际运用,是深度理解语篇的铺垫和前提。可见,读前活动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充分理解文本的必需环节。

过分强调阅读文本中的词汇、短语、难句、语法的教学,把读前活动与之割裂开来。英语阅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文化方面的知识,形成良好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文本阅读是阅读教学的中心任务,词汇教学、句法、语法等教学以及相关文化知识的获取不仅是阅读教学的目的,而且是阅读教学有效实施的保证。许多英语教师仍然固有着传统语言教学观,过分重语言知识教学而轻视阅读活动的开展,甚至将二者割裂开来,认为阅读活动会影响词汇、句法、语法等教学。殊不知,包括读前活动在内的阅读活动都是将词汇、句法、语法、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与文本理解并行推进的重要环节。

二、读前环节活动案例与反思

本次案例以《牛津高中英语》(译林版)Module 6 Unit 2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为例,对两位教师的Pre-reading环节活动片段进行具体阐述。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访谈体裁文章。文章通过嘉宾Dr.Brain和电视栏目主持人的访谈,以著名体操运动员桑兰的人生经历为例,围绕“寻求幸福”的话题展开访谈式的讨论,目的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文章最后的阅读策略板块(Reading Strategy)要求学生掌握访谈类文章的阅读技能。

(二)教情与学情分析

本次读前活动教学案例选取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2015年高中英语“同课异构”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所展示的两节观摩课的读前活动片段。两位执教教师分别来自两所省级示范中学东至二中吴老师和东至三中的程老师,他们都是中级职称,具有8年教龄。

参加本次教学活动的学生是来自东至二中高二年级两个平行班。他们英语水平基本相当,在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他们都没有被提前通知会将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为案例描述。

(三)案例与反思:

案例1关于吴老师课堂的读前活动

Step1 Pre-reading

T: Class begin! Good Morning,Friends.

Ss:Good morning,Ms Wu.

T: Lets enjoy an English song.

(Ms.Wu played the visual aid.The studends listened to it silently.Two minutes later,the song ended.)

T:Who can tell us the songs title?

S1:We are happy kids.

T: This song is a childs one.It is about happiness.

What is happiness to you? How can you search for happiness? I think it is difficult to answer.If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it,you had better read the the new passage.(这是实际课堂师生互动的原文。)

反思:吴老师安排英文歌曲作为读前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有所浸润并受到感染,在视听过程中还附和着相应的动作,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音乐智能,而且能调动运动智能等多元智能,为读中活动做好充分准备,为阅读课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做好铺垫。

吴老师选取We are happy这首英文歌曲,不仅简洁、直观地引出话题 happiness,而且成功激活了学生已有的有关幸福的背景知识、语言知识等。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和主题,能对即将要阅读的文章主要内容和主题做出较好的预测,能合理利用自己的多元智能强项主动参与读前活动,这种设计体现了执教者为渗透阅读策略做出了尝试和努力。

案例2关于程老师课堂的读前活动

Step1:Pre-reading

教師呈现三幅图,启发学生用英语说出图中的人和主题。

T: Here are three pictures.Do you think whom picture 1 is about?

S1:Picture1 is about Sang Lan.

T: Yes,thats right.Could you tell us something special about her?

S2:Sang Lan is a famous gymnast.She was injured,but she leads a happy life.

T:Would you please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pictures 2 and 3?

S3:Pictue2 is about Zhang Haidi.She cant stand and walk,she created many curiosities with happiness.

S4:Picture3 is the one about several students playing soccer.I think playing soccer can make us healthy and happy.

T:Well-done, thank you.Can you use a word to focus on the three pictures?

S5:Yes,I can.I think the three pictures tell us a key word happiness.

T:You are very clever.Next we are going to read a passage Titled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注:以上为读前环节师生对话原文。)

反思:从活动的设计意图看,在阅读前,教师利用简易可行的图片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情景,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又能唤醒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从而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为读中活动做好准备和热身。

从活动的结果看,在上述读前活动中,程老师利用图片启发学生,学生思考并用英语回答教师问题。耗时八分钟,层层深入,引出关键词happiness,点出主题The search for happiness,较好完成了读前活动,并自然过渡到读中活动。通过图片,师生带着问题展开对话和讨论的读前活动,不仅给阅读课堂增添了轻松和谐的氛围,而且学生通过说的方式和运用语言的机会,积累与课文内容“寻求幸福”的相关背景知识,如幸福的内涵、寻求幸福的路径等,为后续阅读环节活动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读前环节活动对教学的启示

(一)关于读前活动的设计原则

目的性原则:读前活动是为完成阅读任务和达成阅读教学目标服务的,必须与阅读材料内容密切相关,脱离阅读目标的读前活动是无意义的活动。趣味性原则:读前活动设计要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生活化原则:读前活动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生活,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能说。

(二)关于读前活动的实施技术

一是着眼文章题目。教师引导学生对标题展开头脑风暴的思考,既能调动学生的空间智能,又能合理预测文章内容、题材和体裁。二是巧用图片或插图。图片或插图往往隐含着许多信息,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挖掘这些信息,展开与文本相关的联想。三是合理使用歌曲、音乐和视频。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容易唤醒学生的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四是巧妙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广告。只要英语教师用心去收集一些符合阅读内容又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广告来设计读前活动,会极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参考文献:

[1]王蔷,程晓堂.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译林出版社.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六.高二上学期)[T].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安徽省东至县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邓 钰

猜你喜欢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高效之路的探索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基于读写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