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高校合作办学背景下创新创业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18-03-19 16:17:45张勤王会文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8年22期
关键词:闽台专业人才办学

张勤,王会文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6)

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正在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不断涌现,加速了这一过程的转变,从而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因此,社会对于物流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急需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物流专业人才。当前,海峡两岸文化和教育交流不断加深,闽台高校合作办学作为闽台教育交流模式之一,为创业创新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机遇。

到目前为止,针对闽台高校合作办学与创新创业型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周容霞[1]结合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模式中的问题,提出了创新模式的对策;鄢晓[2]、练晓荣等[3]分析了闽台合作办学的现状及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黄美娇[4]、张锦文[5]从不同角度对闽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进行了探讨;吕应芳[6]针对闽台高校合作过程中“校企合作”模式的特点,提出3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途径;蒋清泉等[7]、刘丹[8]对闽台高校合作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已有研究多从宏观层面探讨闽台合作办学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而从创新创业角度研究闽台高校联合培养物流专业人才模式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基于此,笔者结合高校物流专业的特点,探讨闽台高校合作办学背景下的创新创业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为提高闽台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帮助。

1 培养创新创业型物流专业人才的必要性

1.1 物流行业发展的要求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物流行业的支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业已从过去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行业,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我国高校对于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相对滞后,难以适应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进入了一种新常态,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鼓励人们解放思想,积极创新创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培养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物流专业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9]。

1.2 物流专业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物流行业作为我国基础性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需求更加多样化,使得社会对物流行业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型行业,从过去单一的劳动密集型转变为知识技术性结合的新兴产业,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素养。若高校仍然对物流专业学生缺乏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则学生步入社会后很难在职场上取得良好的业绩。因此,在社会对物流专业人才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对高等院校物流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并脱颖而出[10]。

1.3 闽台教育合作带来的机遇

近年来,福建省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市场需求旺盛,但相对于其他省份高等教育规模仍然偏小,而且文科类学科比重较大,工科教育相对较弱,产学研匹配度较低,难以为福建地区建设提供足够的人才。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师资力量雄厚,产学研配套设施完备,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体系。但由于经济和人口的局限性,使得台湾地区高校人才培养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因此,通过闽台高等教育合作,优势互补,为培养创新创业型物流专业人才提供良好的条件。

2 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2.1 国外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体系,较有特色的培养模式包括聚焦模式、磁石模式、混合模式等。

1)聚焦模式 聚焦模式具体是指在创新创业教育阶段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同时积累财富的过程。该模式主要注重团队合作和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并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师资源和各类实践项目的支持。

2)磁石模式 施行磁石模式的基础在于学校拥有较为成熟的创业教育管理中心。该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交互,一些学校会邀请一些有成就的创业者开设讲座,亲临现场讲述创业经历,并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带动创业项目,鼓励同学可以积极参与,从而获得参与实践的机会。

3)混合模式 混合模式的特点是融合专业教育和普及教育,更有效地发挥二者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目前,采用混合模式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愈来愈多,通过支持学生的创业行为,帮助学生迅速成长,从而获得社会生存能力。

从国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国外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并为学生提供各种资源,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2.2 国内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2.2.1 大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大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所施行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建立‘双创’教育课程体系、通过竞赛提高实践能力、建立创新创业指导中心、设立专项资金”4个方面。

1)建立“双创”教育课程体系 具体来说,理论课程是指开展学分制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拥有一系列专业培训课程,如大学生就业指导、创造力、创业管理等。

2)通过竞赛提高实践能力 通过举办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为学生提供一个实战平台,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创业认知程度,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3)建立创新创业指导中心 许多高校建立创新创业指导中心,由知名企业家或专业老师提供指导。另外,以创新创业培训班的形式,采用选拔机制,将有独特创业想法的学生筛选出来进行集中培训。

4)设立专项资金 通过设立专项资金,为优秀创业团队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目前,大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虽初具雏形,但学校、企业和社会之间缺乏连贯性,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

2.2.2 台湾地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台湾地区高校较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培养模式,包括“产-学-研”三合一模式、双轨制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等。

1)“产-学-研”三合一模式 “产-学-研”三合一模式是指高校和企业开展市场开发项目的合作,学校一般提供人才资源,企业主要提供项目投资及后期维护。企业项目的设立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一个熟悉市场环境的平台,这样高校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还能够让学生熟悉企业文化,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2)双轨制模式 双轨制是指普通高校教育体系与技师职业教育体系之间进行全面的互融共通模式。具体来说,采取的方式是全校性整合或跨校联盟,师资队伍来源于不同领域,包括产业界资深学者、著名教授和政府相关人员等。施行该模式,学生有机会接受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知识,同时扩大视野。此外,注重对创意教师的培训,设立“创意教师培训课程”,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增加教师的实战经验。

3)“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是指高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职业教育与技术训练,其目标在于培养企业所需技术人才。具体来说,高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包含3个方面:在体制机制上,有针对性地把教学实训与生产运营有机联结起来,将二者合二为一,同时进行;在培养方式上,以“产训结合”的培育模式作为基本出发点,在施行过程中推行“工学交替教学”,并最终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育目标上,坚持走“品质立校、特色兴校、品牌强校”的发展之路,时时创新学生培养形式,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6]。

从台湾地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来看,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且能够保证从高校到企业有一系列连续的运行过程。

3 闽台高校合作办学背景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自2008年以来,福建省教育厅提出实施闽台高校“校校企”联合人才培养项目,并在2012年批准福州大学海洋学院和台湾铭传大学管理学院联合实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项目,共同培养高级应用型物流专业人才[8]。与传统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比,闽台高校合作办学模式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丰富的教育资源

在闽台高校合作办学背景下,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两岸高校的优质资源,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充分接受闽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提升其综合素养。同时,闽台高校不同的教育体系能够为学生提供各个学位层次的培养途径。另外,台湾地区高校国际化程度较高,通过闽台高校合作办学,学生能够接触到世界各国先进的文化,不断拓宽其知识视野。

3.2 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在闽台高校合作办学背景下,利用台湾高校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将企业发展目标和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与课程教学目标相结合,实施“产、学、研”无缝对接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符合社会发展不同需求的综合应用型物流专业人才。

3.3 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绝大多数闽台高校合作办学采用的是“分段对接”培养模式,学生需要在福建和台湾地区高校先后完成一定时限的课程学习。施行该培养模式,学生可以享受两岸优质的教学资源,使其课程学习质量得到充分保障。

4 闽台高校合作办学背景下创新创业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4.1 凝练专业特色,准确定位培养方向

闽台教育合作过程中,应重点突出专业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物流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调查,仔细定位人才的培养方向。应基于岗位创新创业的专业核心能力,分析物流专业人才就业的岗位职责和知识技能结构,培养方向不再是单纯的技能型人才,而是转向创新创业型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结合闽台高校合作办学的特点,合作院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培养学生岗位技能的方法与途径。具体来说,调查分析物流专业毕业生在岗位上的创新创业能力,确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调查分析国内外现有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式,进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为此,闽台高校应当加强交流,结合各自优质的物流专业教学资源,共同构建课程体系,促进物流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例如,福州大学海洋学院和台湾铭传大学管理学院联合实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项目,双方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合作,使得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4.2 突出能力培养,注重“产、学、研”相结合

闽台合作办学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向当地产业渗透,积极寻求与海峡两岸优秀企业合作的机会,并将企业人才培育模式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进行有效融合,为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等提供多种途径。例如,厦门理工大学和元智大学以及台资企业合作的“校校企”人才培养模式,三方通过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很好地将“产、学、研”相结合,为台资企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7]。

4.3 加强实践教学,鼓励创新创业探索

高校物流人才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十分重要,因而实践教学在物流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为此,闽台合作办学高校应加强交流和资源共享,注重与海峡两岸优质企业和行业协会合作,帮助学生了解物流行业的最新动态,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另外,应联合相关企业建立实训基地,聘请企业骨干指导实践教学,并组织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对表现优异的大学生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促进物流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4.4 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水平

闽台高校合作办学是海峡两岸不同教育模式的深度融合,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水平在整个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闽台合作办学高校应鼓励物流专业教师积极参加企业培训活动,并通过各种方式深入物流行业中了解最新的生产技术和行业发展动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应与两岸优质企业加强合作,聘请优秀骨干员工担任兼职讲师,向学生传授物流行业实际操作经验。此外,闽台合作办学高校可以共享教师资源,实现多学科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实践水平[11]。

5 结语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物流行业的支持,在社会对物流专业人才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对高校物流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他们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在闽台高校合作办学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培养物流专业人才,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目标,结合两岸优质教学资源,针对专业特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提高闽台合作办学高校物流专业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优秀物流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闽台专业人才办学
闽台巾帼馆武夷“茶博会”惊艳亮相
海峡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 03:24:42
木栅铁观音 百年闽台缘
海峡姐妹(2019年11期)2019-12-23 08:42:12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陈秀容 牵手姐妹 馨润闽台
海峡姐妹(2017年1期)2017-02-27 15:22:19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26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新闻传播(2016年19期)2016-07-19 10:12:07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新闻传播(2015年7期)2015-07-18 11:09:57
郑成功与闽台民俗
福建人(2015年8期)2015-02-27 10:21:50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