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论断科学性的三重维度

2018-03-19 15:13冉凌宇
关键词:生产力发展

冉凌宇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5(以下简称“新论断”)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明确目标任务和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生产力与社会发展的根本依据发生了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的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准确研判国内外形势变化,系统总结我国发展的历史经验,科学分析现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准确把握人民群众需求升级所进行的重大理论创新,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指导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和实施。深刻理解这一“新论断”的科学性,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论断”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2]320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社会矛盾体系是由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包括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内的社会各个领域的矛盾等3个层次构成的。其中,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在某一历史阶段的集中体现,它体现相应历史阶段的本质特征,制约和影响着这一历史阶段中一切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2]324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阶段也一直倡导和坚持“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这一方法论,推动事物发展不断从不平衡到平衡。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总结党在革命初期的成功经验时指出:“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研究,已经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2]326因此,要成功推进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就必须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要求,也是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所得出的重要结论。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国际局势,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对中国国情的认真调查与分析,逐步认清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即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分别通过不同的具体矛盾体现出来。通过对主要矛盾的科学研判与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地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一系列具体的纲领和政策,在解决主要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和所有制结构在我国已基本确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了转化。党的八大报告指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3]15这一论述虽然还不够准确,但对当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正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随着1957年6月《人民日报》《这是为什么?》社论的发表和反右派斗争的展开及其扩大化,出现了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斗争才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错误认识。这一错误认识逐步扩大并升级,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概念,为“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发动埋下了隐患。1966年《五·一六通知》的下发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我们党错误地将“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当作社会的主要矛盾,直接导致党的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都出现了极大的偏差,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历史的伟大转折。会议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口号,正式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并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实现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重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索。在1981年6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52这一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要矛盾探索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在这一成果的基础上,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又结合国内外实际情况对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探索,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将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写入了党章,使其成为了党的重要指导理论。党的十五大报告在坚持原有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4]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都继续坚持了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之所以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这一时期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和始终坚持密不可分。

党对社会主要矛盾探索的历史经验充分说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能不能发展和前进,同我们能否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能否在这个基础上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紧紧联系在一起。坚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通过对诸多社会矛盾和矛盾全局的分析并抓住主要矛盾,从矛盾双方的辩证关系中找到解决矛盾的基本思路,并围绕解决主要矛盾开展党和国家的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矛盾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践相结合所探索出的一条成功道路。

二、“新论断”是对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科学认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伟大成就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之后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内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世界经济形势,坚定不移地转变发展方式,坚决在经济社会体制方面进行深刻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并鼓励科技创新,发展质量和生产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经济建设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为党和国家事业进行历史性变革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1]3。党的十九大正式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由“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转化,揭示出我国社会生产力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社会生产能力不但已经不落后了,而且在很多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一)经济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改革开放刚开始的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有3 678亿元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200美元,按照当年世界银行达到人均317美元为中低收入国家的标准,我国属于重债穷国。2017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827 122亿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4.80%,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 260美元。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标准,人均国民年收入在4 126~12 735美元为中高等收入国家,那么,我国已经进入了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同时,我国稳居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和网络大国地位。世界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17年,我国有115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还建成了全球最大的4G通讯网络,网民数量已达7.51亿人。2016年,我国进出口货物贸易总额达24.3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境外直接投资分布在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达5万亿美元。同年,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20%,居世界首位。

(二)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水平迅速提高,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国民消费水平呈快速增长之势,尤其是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更为明显。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33.6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343.40元。1990年,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到686.3元与1 510.2元,增长并不是特别显著。之后,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迅速加快,2000年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 253.40元和6 280元,2015年分别增至10 000元和30 000元。到了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 974元,与2016年相比增长了9%,总的增长趋势良好。改革开放40年来,全国居民消费水平也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按照国际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 000美元和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8 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 000元的标准,我国已经基本进入了小康社会。

(三)社会贫困发生率快速下降,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自2013年以来,全国范围内的脱贫攻坚战已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的成果,五年来超过6 000万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也从10.20%下降到了4%以下。”[1]5近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每年都超过1 300万人,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结合的多层次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了起来,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大家所关心的住房难问题也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稳步推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预计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区域性整体贫困能够得到妥善解决,贫困县将彻底成为历史名词,农村贫困人口也将全部实现脱贫。我国人民生活正在实现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全面小康的伟大历史性跨越。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都是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的结果。这些发展成果表明,“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是对当今中国主要社会矛盾的准确描述,早期的社会矛盾已经弱化,更加突出的社会问题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乡差距虽然有所缩小,但发展依然不平衡。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 396元,增长8.3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增长8.6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0%。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2.70倍,比2016年有所缩小。虽然有进步但差距依然巨大,更何况在教育、医疗、消费、就业和政府公共投入等无法用数字完全衡量的领域,这些年来农村虽然也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果,但与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比起来实际差距还在扩大。基尼系数方面,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数据2016年为0.465,比2015年提高了0.003。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指出,主要是城市一部分低收入者养老金的收入增速略有放缓,农村一部分只靠粮食生产收入为主的农民因为粮价下跌收入略有减少。但中国基尼系数总体下降的趋势没有改变,居民收入差距保持逐步缩小趋势。虽然总的趋势依然向好,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户籍制度所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依然是造成城乡差距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户籍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居民所能享受到的公共服务,成为了城镇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村居民的障碍。

第二,中国经济总量长期稳定增长,但各区域间的发展却并不均衡。在地区间发展竞争中,东部沿海的优势扩大。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占全国约20%的土地面积,在2016年贡献了全国40%以上的经济总量。从2016年各省的国内生产总值来看,排名前三为广东、江苏和山东3个省,其GDP总量分别为79 512.05亿元、76 086.20亿元和67 008.20亿元。而且,这3个省也同样是各省公共财政收入的前三名。经济总量排后的3个省(区)是西藏、青海和宁夏,其GDP总量分别为1 148亿元、2 572.49亿元和3 150.06亿元,广东省的经济总量相当于69个西藏自治区的经济总量。如果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看,其差距更加明显。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省(区)有9个,分别是天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内蒙古、广东和山东。其中,只有内蒙古1个是中部省(区),其余全部都是东部沿海省份。人均GDP排名第一的天津市高达115 600元,而排名最后的甘肃省仅有27 500元,人均GDP最高的省份为最低省份的4.20倍。2016年,在我国现有4 335万贫困人口中,90%以上都分布在中西部农村地区。从城市化发展水平来看,中西部地区也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我国目前城市总数达657个。其中,东部地区以10%的土地面积拥有了超过50%的城市,而西部地区以占全国71%的土地面积仅拥有20%的城市。根据国家统计局收集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平均为57.35%。其中,城镇化率最高的上海市已经达到了87.60%,而最低的西藏自治区仅有29.56%。全国有8个省(区)的城镇化率低于50%,其中7个来自西部地区,1个来自中部地区。同时,人口普查数据显现长三角、珠三角,郑州、武汉和西安组成的中原都市圈和成渝都市圈仍然是人口快速增长的区域,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则是人口迁出的主要地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差距还在不断扩大。

第三,发展方式过于注重量而忽视了质。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发展走到今天,在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对较高的代价,传统上注重数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已经难以为继。具体表现为:从短期来看,我国发展所面临的“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经济盈利水平下降、国家财政收入增幅下降和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等问题,其本质都是因为发展质量不高,或者说生产效率提高不够所带来的。就中长期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而言,包括发展方式粗放效益低下、东西部和城乡之间区域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贫富不均等问题,其根源也都是发展的质量不高。对此,“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七大主要目标,并首次提出全要素生产力明显提高这一反映发展质量的目标,还提出了25个其他指标。而经济发展速度目标只有GDP增长率,其他均为非经济发展指标。首次提出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科技进步贡献率、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改善空气和地表水质量等指标,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发展质量观。

我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发展虽然具有良好的支撑条件,但也面临诸多矛盾交织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挑战。我们应当从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特征出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培育现代的、新的发展方式,鼓励技术发明与创新,并建立起与之配套的保护和促进技术发明与创新的有效制度,努力实现更平衡、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发展,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

三、“新论断”是对人民群众需求升级的科学把握

从需求侧看,社会主要矛盾论述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揭示出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明显提高和早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弱化,人民群众的需求出现了升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本质上要求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党的十九大更是进一步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因此,把握人民需求的历史性变化是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始终将人民利益置于最高地位的保证。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了著名的人本主义科学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一理论将人的需求按照从低到高顺序描绘成金字塔形的5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宿感、尊重、自我实现。马斯洛认为,当人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导致需求的升级,这时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所产生的激励效果就会弱化,而高层次需求的满足将会突显出来,成为激励人的主要因素。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虽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的需求转化规律,但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带有明显的形而上学旧唯物主义色彩,将个体需求的增长看作是一种固定的机械上升且相互替代的物理结构。其次,只注意了人的不同需求层次之间的纵向联系,而忽略了其横向联系,也就是说人其实在同一时期是可以有多种需求的。最后,其分析对象局限于个体的抽象心理,而忽视了个体需求与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之间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来理解人的需求的层次与升级。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5]马克思主义认为,就需求的总体发展规律而言,人往往首先追求物质需求的满足,然后再追求精神文化的满足,但这种需求的层次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马克思主义还认为,同样的需求会因为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人的需求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升级。“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6]23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需求有可能是同一类型但是不同性质的需求。马克思主义更进一步指出,生产力发展程度既是满足人的需求的最根本因素,也制约着新需求的产生。在生产力发展程度较低的情况下,物质生产需求往往显得尤为突出,而精神、文化、政治等需求往往处于次要的位置;当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高度,物质生产满足了人的需求之后,精神、文化、政治等需求就突显出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范围和类别也日益广泛和丰富,不仅对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品质的要求大幅提高,而且也对自由、民主、法治、安全、公正、平等、环境、幸福感乃至自我实现等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1]11。

习近平同志曾对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7]具体来讲,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时期,人民需求结构与内涵的延展和需求层次与水平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质量的需求;二是对精神文化需求水平显著提高;三是在政治参与上表现出了更高的积极性;四是对社会公平正义有了更多的期待;五是对不受户籍所限能打破城乡和区域的限制自由迁徙的需求;六是对包括社会环境安全、食品卫生安全、财产安全、工作安全、医疗安全、养老安全、信息安全和交通安全的总体安全需求显得越来越关注;七是对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需求。不难发现,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物质文化需要在发展升级,而且还包括建立在更高物质文化基础上的幸福感、成就感、安全感以及自由、尊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需求。

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仅仅依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不够的,需要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实现更加平衡和充分的发展。为此,党提出了争取到2050年前后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但指出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路径,而且明确了党的执政目标、历史使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一系列远景目标,归根到底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四、从“一个转化”“两个没有变”来辩证认识“新论断”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论断的同时还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12社会主要矛盾永远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它不是静止的固定的,应当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它,要将其纳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的历史背景之中来看待。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与我国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没有变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以下几点: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出发,我们必须坚持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因为生产力发展状况与社会生活物质条件是取得其他方面进步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进入了新时代,但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依然是一个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历史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当辩证地认识到,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决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唯一条件,社会的发展必然是一种全面的发展。早在制定“六五”计划时期,我们党就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把社会发展摆到突出位置。从“六五”计划开始,党就正式将五年计划的名称由“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显现出了在发展问题上认识的重大进步。这个计划用较大篇幅对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安排,包括人口、劳动就业、居民收入和消费、城乡建设、社会福利、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社会秩序等。而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就已经从现代化、工农业、经济、教育文化、生活水平、区域平衡、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和民族复兴9个方面对全面发展问题进行了阐述。这充分说明,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从来都不是只单纯强调经济发展而忽略社会的整体进步。

其次,人的全面发展也需要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人的发展是关键和基础,人越是全面发展就越能创造更多的社会物质文化财富,而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条件越充分又反过来为人的进一步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外部条件。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都必须在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促进人民精神文明的发展。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只有打下了坚实的物质文化生活基础,才能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最终是为了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基础[6]44。这充分说明了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这是辩证的发展观,它揭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人与社会共同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和条件。

最后,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必然会经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必须完成工业化和经济市场化,进而努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历史阶段是不可逾越的[4]3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进程中必然还要经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转化。但这种转化,依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总的历史阶段中发生的转化,因此,我们必须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也就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变与社会主要矛盾不断变化导致的历史方位的改变,这两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统筹协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布局。而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

总之,在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一个转化”“两个没有变”时,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来充分理解和把握其中的深刻内涵。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的科学论断,同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所具有的里程碑意义一样,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科学认识,是对人民群众需要发展的科学把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发展实践的有机结合。这一科学论断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已经在党的十九大正式写入了党章,成为了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团结一致努力奋斗的指导思想,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注释:

⑴除标注美元外,未标注的均为人民币。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毛泽东选集:第1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册(1921—1925年)[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江泽民文选:第2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3.

[6]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G].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61.

猜你喜欢
生产力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措施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