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经验

2018-03-19 14:14王资博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王资博

(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重庆 4000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大势,在综合考虑历史积淀与现实基础、顶层设计与具体实践、国内大局与全球视野等的基础上,系统谋划和奋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十八大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沿着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等路径展开的,彰显出了人民中心性、时代飞跃性、系统开放性、持续创新性的鲜明特性。藉此时空经纬,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四个维度来系统研析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经验,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道路自信之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实践导向

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同奔腾不息的河流,开辟了新征程。从道路自信的维度来看,其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梦“理想-现实”导向以及鲜明的“问题-实践”导向。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梦“理想-现实”导向

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梦导向是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创新的动力源泉。中国梦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最鲜明、最生动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勾画了宏伟蓝图,具有极大的统筹整合功能。中国梦作为理想导向,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可谓历史逻辑、生活逻辑(对高品质生活、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人的发展逻辑的统一。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富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有机体,是表征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主题曲,是凝心聚力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同心圆。从中国梦所彰显出的战略作用及战略地位来看,其成效即在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历史性突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从理想导向特征来看,中国梦集人民性、和谐性、前瞻性与实践性于一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集中体现和生动反映。习近平总书记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中国梦联系在一起,强调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从理想导向实质来看,“从认知到认同再到自信”[1],中国梦已成为十八大以来凝聚人民共识的新标识、新标尺。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问题-实践”导向

从问题出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根本的精神实质。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创新,以解决人民关心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为要务,体现了党肩负的崇高使命和责任担当。正是在实事求是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的实际问题。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创新的过程,是迎难(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老问题和新问题)进取,不断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的过程,是问题导向思维方式与领导方式的生动反映和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正是在实事求是地解决最广大人民群众关切的突出问题、改革中的主要矛盾、发展中的瓶颈障碍、治理中的根本症结的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抓住了中国发展、改革、稳定、治理实践的关键,彰显了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其囊括了发展目标、改革动能、法治支柱、党建根基,既各成框架,又合成体系,体现了系统性与协同性的统一。

二、理论自信之维:紧紧围绕重大时代课题实现理论新飞跃

理论表现出来的科学性和时代性,取决于理论是否最终科学把握和有效解决了理论指向的时代课题。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紧紧围绕重大时代课题推进理论创新的伟大结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一)从“理论的时代性”到“时代的理论性”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既善于进行理论创新、提升理论自信,又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坚定理论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自信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一是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反映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灵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结晶,是实现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的科学理论和行动指南。其在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的深刻把握中[2],实现理论的突破性创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品格。二是体现了现象与本质的统一,反映了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形式。规律性意味着蕴藏在事物内部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质的规定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2],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二)从“理论自觉”到“理论自信”

一方面,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结合上体现理论自觉——在不断解决时代课题中迎来升华是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显著规律。改革之路从不平坦,随着改革发展层层递进,对指导理论的需要不是减弱而是增强了,不是收窄而是拓宽了。在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新常态、稳中求进等系列重要论述,从历史向现实深化,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的深化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理论的成熟,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思想的提出,理论体系不断丰实。沿此进路,中国方案不断进入全球视野,逐渐实现了从认识论到本体论的转向。另一方面,从高举旗帜、巩固基础的结合上体现理论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实现理论的系统化,就是在理论自信和实践自觉相结合上铸造我们自己的钢铁长城,形成坚定不移的意志力量。显然,不忘初心的关键就在于为民立论,通过科学理论指导具体实践造福人民。“精准扶贫”是体现这一要求的重要基础理论成果。

三、制度自信之维:坚持完善创新制度机制推进治理现代化

十八以来的制度创新实践表明,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将现代化提升到制度自信层面的发展取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走向现代化,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强不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制度机制完善创新中,实现依法治国、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必将创造出更高水平的制度文明,这是制度自信的重要表征。

(一)制度化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在制度缺位的情况下,政策措施和理论贯彻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甚至根本走样。国家治理的最终目标是良法“善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立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首先,从马克思主义视角而言,就是要处理好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关系。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来讲,十八大以来最突出的是做好了“总体性的顶层设计”[3]。在文化及相关领域体制机制创新进程中,伴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践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等出台,《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配套施行,由此搭建起文化制度体系的“梁”和“柱”。一项制度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其关键条件是努力实现边际收益的较大化及边际成本的较小化。2013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了电子商务法的立法进程,适应“互联网+”的趋势。制度是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制定的,由于客观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作为客观事物主观反映的制度也必须相应地发展变化,因此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对制度做出相应的调整修订,以求实现“有效率”制度安排的帕累托改进。2015年8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完善了既有制度,提升了科学性。2018年3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国家发展的根本任务、奋斗目标、战略步骤,有利于更好地团结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二)机制的完善创新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十八以来的制度创新实践表明,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要加强配套机制建设。比如,党内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创新。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提升了党建科学化水平。十八大以来的巡视监督机制的完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4]。再如,生态环保督察评估机制逐步健全。2015年7月,中央结合国情,在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环保督察机制。2016年底,中央首次印发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提出对绿色发展指数进行评估。如今,中央环保督察对31省(区、市)实现了全覆盖,有效推进了美丽中国建设。又如,协商民主机制不断发展。2015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要求完善协商反馈机制,完善意见征集机制,建立健全决策咨询机制。201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健全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

四、文化自信之维:坚持交融交流互学互鉴提升文化软实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深化和持续展开,内在地要求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基因、优秀文化相结合,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既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过程,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及推动世界文明成果交流互鉴的过程。

(一)在文化交融中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路径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滋养与内在动力。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文化创新的过程,其不断吸纳中国优秀的历史遗产和传统文化,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梦就是一种基于特定历史环境、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的选择,源于历史沧桑、文化传承,成于因势而新、文化繁荣。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历史传承中的优秀因素发挥了独特作用。因此,不忘本来、古为今用,是提高我们文化自信、自觉、自强,不断激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生动力的必要条件。文化是民族之根、气,国家之魂、核,是民众的精神家园。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5]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章、讲话、著作等,一个最为深切的感受就是,他善于用典,不断激活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鲜活的时代价值与意义。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更为自觉地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不断吸取精髓为今所用,在交融中彰显鲜明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以“天人合一”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生态智慧与马克思生态思想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有惊人的契合之处,是马克思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文化根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文化的汲取和传承”[6]。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就强调立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当然包括文化的现代化。我们要理性地回顾过去,从而前瞻未来,既不自卑也不自负,更不迷失,努力在发展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发展和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在文化交流中促进民心相通、提升国家软实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视野

文化发展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文化交流合作中提升自身软实力应得到重视。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面向世界开放的过程,是一个兼收并蓄的过程,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坚持内外并举的文化视野,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指出:“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要坚定文化自信,实施融合传播,让世界认识一个立体多彩的中国。”[7]显然,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每一个民族国家都不是绝对的主体和绝对的客体。虽然在现实的国际社会中,共同利益并不是稳定和均衡的,但是加强包容合作,推动民心相通,努力寻找利益的交叉点和汇合点是现实选择。传播效果不仅仅是由媒介和传播者决定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受众决定的,这就要求我们面向全球讲好中国故事。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的文化魅力不断呈现,中国在对外交往中也变得更加开放自信,吸引力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外交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而是广泛涉及经济、教育、文化、科技、军事、体育和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兼具灵活性和适应性。正是通过多领域、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包容合作式的民间外交等,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友谊,展示文明大国形象、东方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社会主义大国形象,从而自然而然地提升中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更深层次的是牢固树立文化自信,“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8]。因此,“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由古至今延伸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跨越几百年演绎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华文化中蕴涵的爱好和平、崇尚和谐等优秀因子是促进民心相通的宝贵软力量。这种柔软的跨域交往,是世界开放发展的先导和精神动力,具有历久弥新的魅力。

[1] 王兴国.以中国梦为引领,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5):120-124.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8.

[3] 冉思伟.习近平经济思想探析——基于总体性逻辑的视角[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2):13-19.

[4] 张智,胡浩.习近平巡视监督思想探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7):124-128.

[5]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02).

[6] 邢中先,秦琴,曹倩毓.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研究——基于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1):128-132.

[7] 习近平.致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开播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7-01-01(001).

[8] 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5-15(003).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