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霞,赵师林
(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四位一体”的基础上,增添了生态文明建设。当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应从多方面着手进行,既应重视生态物质文明的建设,也应注重生态制度文明建设和生态意识文明建设。
生态物质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它要求人们在一切物质层面展开的生产方式、生活活动方式都应符合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同志指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1]153。2017 年 5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2]这为推进生态物质文明建设提供了指导。
当前,国家应该从顶层设计层面进行指导规划,对绿色工农业、环保型第三产业大力支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生态考核评价体系,同时,还要引导人们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关乎经济的总体稳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保障。因此,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应遵循土地生产可持续发展规律,采取科学的耕作方式,减少因过度开垦、过度使用化肥农药而导致的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土壤污染等农业生态问题。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实现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两个工业发展目标,这就要求努力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工业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应着重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大力发展低碳工业、循环经济,在增强工业生产能力的同时解决好工业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也是当前拉动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部分。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对解决群众就业问题,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意义深远。要促进第三产业绿色发展,就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还应从减少污染排放出发,采用绿色低碳服务设施设备,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提升发展品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在人们日常生活层面,国家和社会应通过规范生活习惯,促进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放任生活中浪费污染现象的滋长,那么再多的绿水也会变得干涸污浊,再多的青山也只能变为乱石荒山。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人们应该以科学的理论指导自身的行为,努力协调好人与自然的矛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在日常生活中,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改变那种高消费、高享受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挥霍浪费,采取绿色健康、合理适度的消费行为;同时,大力提倡绿色出行方式,降低私家车使用率,鼓励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养成这些良好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人们健康生活,也对实现资源可持续和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
生态制度文明是指从可持续发展出发,以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为目的而制定的一系列合理有效的规则规范的总称。它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生态文明法治化,资源开采利用和绿色低碳生产规章制度以及其他关于生态文明发展的规范。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3]习近平还进一步提出了“自然休养”、生态功能区划分和“生态补偿”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措施,这为生态制度文明建设提供了指导。
生态制度文明建设有助于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平,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生态制度文明的建设和完善,有利于使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它是生态环保事业合理有效发展的重要指导和保障,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工程的经验概括和升华。
当前推进生态制度文明建设,应该从保护生态权利,鼓励生态行为,明确生态责任,制裁生态犯罪,惩治生态破坏等多个方面展开,进一步完善生态立法、加强执法,细化绿色经济、低碳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政策,在治理污染过程中,合理制定政策,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合理科学可持续,从总体上起到规范人们物质行为的作用。
生态权利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是指公民或个人要求其生存环境得到保护和不断优化的权利。[4]当前,我国由于区域发展差距、生态环境立法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公民的生态权利受到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为此,我们要积极推进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实施生态补偿制度有助于妥善协调生态权利冲突。这个制度是按照“谁受益,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受益地区对生态受损地区给与一定的经济补偿,来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实现各地区协调发展。
生态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关系到人民生产生活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不能突破。为此,一是要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生产、生活、生态三类空间科学布局,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有机统一的原则,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5]二是要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对于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导致严重后果的干部,必须追究责任,并且终身追究,要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完善的生态保护法律体系是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保障。当前在生态保护的法律体系完善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贯彻执行的力度,提高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制裁力度,并延伸环境执法链条,加强事前、事中的执法检查;要建立以检察院为主体的公益诉讼制度,以解决环境侵权受害民众广,不利于共同诉讼人共同求偿的问题;还要加强对环境法律的监督力度,进一步发挥社会舆论、群众团体和公民的监督作用,以加强环境执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干部绩效评价不再以GDP论英雄,而是把提高环境质量、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和避免环境损害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实现经济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等列入党政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并且将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党政干部调整任用的重要依据。干部绩效评价体系的改革,对于转变干部牺牲生态环境去发展经济的做法,促进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市场经济体制下,追求经济利益是市场主体的目标。为此,我们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激励机制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一是明晰环境产权,促使企业能够自觉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二是完善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制度。要实行生态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杜绝粗放式、掠夺式的开采,建立资源节约使用的奖励制度,促使生态资源的使用者提高对资源的使用效率。三是通过市场机制鼓励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在生态化转型中的推动作用。
一是要积极拓展公民在生态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利益表达途径,积极发挥公民在生态制度重大决策的参与作用,还要建立生态环境问题的听证制度。二是要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以及环保组织的监管能力。三是畅通群众监督和举报通道,设立专门的生态举报热线、微信客户端等,促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规范化、民主化。
生态意识是将生态文明内化为生态价值理念的结果,是指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武装人们的世界观、方法论与价值观。习近平曾经指出:“要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和环保意识,使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呵护人类共有的地球家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6]因此,我们要大力推进生态意识文明建设。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为人类生产活动提供一切物质基础。马克思曾经提出要尊重自然界发展规律的自然观,主张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时要充分认识自然界客观规律,尊重自然,在此基础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在生产中只能像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就是说,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不仅如此,他在这种改变形态的劳动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7]在这里,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生产对自然界的依赖关系。当前,我们要以马克思的自然观为指导,引导人们认识到,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尊重自然发展客观规律为前提,按自然规律办事,确保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使子孙后代得以长久在自然中繁衍生息。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进一步继承发展我国古代丰富的环保思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我国古代很早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8]庄子提出的民胞物与,“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9]儒家提出的性天相通,“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10]孟子曾经提出:“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11]佛教认为“众生应平等”,众生皆有佛性。如禅宗的“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12]的思想正是这一观点的体现,花草虽为无情物,但是也应得到尊重和爱护。我国古代这些环保思想,为我们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提供了借鉴。当前,我们要引导全社会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摒弃自然资源可以无限制开发的错误观念,正确认识自然环境有限的自我净化能力,改变之前以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错误做法,将生态文明观与经济发展观相结合,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全民生态文化教育,对于促进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同志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指出,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使生态文化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的文化理念”。并且着重强调:“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作用。”[1]149为此,我们应着眼于长远,积极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成员的生态文明意识,树立广泛的生态保护理念。当前要特别重视加强生态环保意识培育,将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生态保护宣传相结合,将生态文化理念纳入到社会教育体系之中,不仅通过课堂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生态文化教育和环保科普知识教育,而且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和生态夏令营、生态公益志愿者活动等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素养。同时还要在家庭和社区开展生态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质。在家庭中要提倡节水节电,垃圾分类。在社区,可以开展旧衣物和家电捐赠活动,提倡绿色出行和绿色生活方式,从而进一步增强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公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责任。
总之,“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3]在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为建设生态良好的生存环境,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