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锋
(天水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天水 741001)
毛泽东群众路线是以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为蓝本,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依靠农民群众来改变中国命运的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推进,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都起过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正如R·特里尔所言毛泽东“第一次把农民阶级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甚至超过了列宁”[1]。
党的十九大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2]习近平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3]由此可见,破解“三农”难题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核心要旨。毛泽东群众路线,对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破解“三农”难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引作用。
毛泽东在建党前和建党初期就特别重视农民群众在党的发展中的作用,他强调:“何种力量最强大?群众联合的力量最强大。”[4]为此他深入农村走访调查、创办夜校、创办农会,进行广泛的群众组织工作。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是农民出身,对农民群众有着特殊的情怀和透彻的了解,深知农民中蕴藏着无穷的革命力量。在1923年党的三大上,他前瞻性地提出了要以农民群众为革命的主力。1926年至1927年在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时他从五个方面全面地讲授了中国人民群众问题,充分论证了“农民群众问题就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广大农民群众如果不支持和参加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一定会失败”[5]。大革命的浪潮就是由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激起的,千百万人民群众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与不法地主和土豪劣绅斗争的革命浪潮中,短短数月就铸就了中国革命史上史无前例的业绩,充分展示了农民群众的巨大力量。但是国民党的右派分子却极力贬低农民群众的作用,党内也有人持同样的观点,为了充分肯定农民群众的作用,驳斥国民党右派的恶毒污蔑和纠正党内同志的错误观点,毛泽东于1927年3月发表了在其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写成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从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农民群众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党领导农民群众运动的重要性、建立农民群众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力量的必要性和党在农村中正确的阶级路线问题。整篇文章几乎都是对农民群众和农民群众运动的赞誉和讴歌,流露出了毛泽东有意将农民运动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思想。这是他的群众路线思想初具形态的重要标志。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在土地革命时期经过完善和发展逐步形成。这一时期,毛泽东在领导创建革命根据地和武装力量的过程中,不仅在军事、政治方面实行群众路线,同时还把群众路线逐步推向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和经济领域。
“群众路线”起初并不是毛泽东提出的,而是由周恩来第一个使用的。周恩来于1929年9月给红军第四军回信中在论述农民和红军的关系时第一次使用了“群众路线”。对这一提法毛泽东完全同意,在12月他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也使用了这个提法:中国红军不能仅仅为打仗而打仗,我们打仗是附带其他任务的,是要在打仗中做到“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组建革命政权”[6]。在这里毛泽东清楚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仅是农民群众的子弟兵,而且是为了解放农民、实现农民的利益去打仗的。
毛泽东不仅在军事、政治方面实行群众路线,同时在生活、经济领域中也予以贯彻。在1930年至1934年一些关于经济生活的工作文章中他多次强调只有全心全意地为农民群众着想,对农民反复教育,才能取得农民信任,把农民群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1930年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对敌斗争的正确策略,是在领导农民群众进行生活实践的斗争中产生的。因此,必须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到群众中去作实际的调查研究,博采和广纳群众之言,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被制定出来。1933年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中毛泽东指出:“真正的铁壁铜墙是什么?是群众。”为了让农民群众有参加革命斗争的积极性,应该“立即开展经济战线上的运动,进行各项必要和可能的经济建设事业”[7],党只有放手发动群众,并积极依靠群众才能排除艰难万险,打破铁壁铜墙,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1934年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文章里毛泽东着重探讨了关于怎样关心群众生活的问题,他指出:“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是我们应该为群众解决的生活问题。”“只要这些问题全都被我们注意了,解决了,农民群众的需要全部得到了满足,那么我们就能够把群众真正组织起来,群众也会自然而然的聚拢在我们的身边,真心地爱戴和拥护我们。”[8]
上述毛泽东在军事、政治、生活和经济领域中对一系列有关农民群众问题的系统而全面的阐述,可视为其群众路线思想逐步形成的标志。
抗日战争时期,经过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洗礼之后,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日趋完善,作为共产党的完备而系统的指导思想的地位得以确立。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真正走到了悬崖的边缘,在革命的前途上毛泽东始终认为农民群众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可靠、最基本、最稳定的力量。他在《论持久战》中强调:“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人民大众之中。”[9]后又提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10]。因为有这些思想的指引,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组建武装力量,形成了全民抗战的强大阵线。1943年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毛泽东指出:“我党一切实际工作,凡是正确的,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1]这样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群众路线正确的工作方法与领导方法,就是说将群众零碎的无系统的建议整理、加工、上升为系统的意见,又拿回到群众中去宣传,使群众内化并付诸行动,而且能星火相传,坚持下去。这标志着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已经系统化、理论化,成熟的科学理论形态已经具备。1945年在党的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毛泽东说:“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12]“全党要热爱人民群众,耐心聆听群众的呼声;无论身处何处都要和人民群众搞好关系,不居高临下,而要深入群众。”[13]坚决同“落后于群众的觉悟程度”的尾巴主义和“超过群众的觉悟程度”的命令主义作斗争,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要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七大把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写进了通过的党章上,在此后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得到了更加广泛而自觉的应用。
在其他原材料及调料一定的前提下,按照不同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分别以5.0%,7.5%,10.0%,12.5%,15.0%加入,通过感官评定分析,色差测定,确定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添加量。
在这一时期,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已经理论化、系统化,成熟的科学理论形态已经具备,并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得到了广泛而自觉的应用,是我党正确的工作方法与领导方法。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已经成为了党的生命线,推动党的各项事业顺利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面临着如何发展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让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的难题。在这种局面下,毛泽东审时度势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关系”等理论来处理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群众路线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建国以后毛泽东一如既往地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和改革的主体。毛泽东这一时期和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的思想是一致的,认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首要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毛泽东认为要建设好社会主义必须充分依靠群众和完全相信群众,他在1949年《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我们讲人民,人民是谁?在目前中国,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14]他这样说,也这样去做。建国以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广大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进行“三反”、“五反”、镇压反革命、土地革命运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主义在1956年得以提前建立。这些伟大成绩是人民创造的,再一次印证了马克思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著名论断,也是新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具体体现和实践。在《1957年夏季的形势》中毛泽东指出:“所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就是我党经常说的走群众路线的问题。”[15]使他的群众路线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得以传承和延续。对于在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主张用联系群众的思想去解决,这对促进经济发展,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人民深切地感觉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更高更足。
总之,这一时期由于全面落实群众路线,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传统”[16],继续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将其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整个过程中,落实到政策法规和每个党员的行动上,形成习惯、风气和制度,这样才能使群众路线深深扎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其中对人民群众特性的认知是其逻辑前提,群众动力论和主体论是其核心,解决群众具体问题是其落脚点。
毛泽东认为,农民群众虽然大多数居住在落后和贫困地区,处于中国社会的最底层,受到各种势力的盘剥与压榨,但是却有着极强的革命性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互助合作性的优点。第一,革命性。毛泽东认为,近代中国农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愿望非常强烈的真正原因在于中国内外交困的现实。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希望能够“自由、平等、摆脱贫困、丰衣足食”[17],有自己的土地则是农民群众实现这些美好愿望的前提。可是,残酷的现实粉碎了人民群众的美梦。因此,内忧外患的中国人民群众要想拥有土地,改善经济状况,享有政治权利,就必须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道路。中国农民群众的贫困使得农民具有很强的革命性。因而,毛泽东认为,农民群众的贫困对发展社会主义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是好事。“穷则变,变则通”。要革命,要建设,一张白纸,没有痕迹,容易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容易写最新最美的文字。第二,互助合作性。毛泽东认为,中国农民群众从古到今都有互助合作的传统,即农民群众在劳动过程中往往结成互助团体;在生产生活资料的分配中经常实行有限的公有;在政治运行中通常采取“政教合一”“劳武结合”的模式。“互助合作性”被毛泽东认为是中国农民群众世代相传的共性。他认为,农民群众的互助合作性是推动人民群众进行革命的原动力之一,也是拥护社会主义改造的强大动力。正是有对农民群众特性的充分认识,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毛泽东都始终将农民群众放到主体地位。
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贯穿于革命和建设的始终,其内容博大精深,时间跨度大,但是不同时期侧重点又有不同,深深影响其得失荣辱并贯穿其一生的主要是:群众动力论和主体论。第一,群众是中国革命的动力和主体。在革命动力和主体问题上,毛泽东主要是从中国农民群众在社会中的基础性地位去体会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巨大的历史作用,得出了农民群众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和主体的结论。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是农民群众,军人在某种角度上就是身穿军装的农民群众。“在中国,只要一提到革命斗争,实质上就是农民战争。”[18]第二,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和主体。伴随新中国的建立,中国农村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矛盾、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毛泽东提出:农民群众依然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和主体。因为农民群众仍然是我国人口的主体,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得到农民群众的支持。中国人口80%是农民,这就决定了不论革命、改革还是建设,都必须得到农民群众的支持。尤其是在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社会变革时,如果得不到农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有效参与,绝对是不能实现的。而且农业也是整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发展农业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农村、农业的主体是农民群众,农村、农业问题归根到底是农民群众问题。农民群众有了生产积极性,农业上的大多数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农民群众问题妥善解决了,农村经济发展了,人民才会丰衣足食,工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才有保障。另外农民群众问题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农民群众问题妥善解决了,农村稳定保证了,工农联盟才能巩固,国家政局才会稳定,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毛泽东把农民群众当作革命和建设的动力和主体,指出必然重视农民群众,尽可能去解决群众面临的问题。这是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落脚点,也是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和启示。第一,首要前提:使人民群众“有其田”。毛泽东在解决群众问题上,首先主张群众要有自己的土地,实行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这是毛泽东毕生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在这方面他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第二,政治上:使群众“有其权”。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使中国农民毫无政治权利可言。基于此,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要积极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争取最大的力量去打破旧的制度和秩序,建立农民群众自己的政权。新中国建立以后在我国农村实行的比较完善的基层政权组织形式,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行过的农民协会、工农民主政权、抗日民主政权、乡民代表会议等政权组织形式的具体表现。第三,经济上:使群众“有其利”。亿万农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的根本,毛泽东深知中国农民群众的疾苦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性,他经常告诫全党,必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人民群众问题、忽视人民群众的利益、忽视人民群众的休养生息。第四,文化上:使农民群众“有其教”。在肯定农民群众积极性的同时,毛泽东并没有忽略农民群众所附带的文化素质低、散漫、分散以及没有政治远见的短板,所以提出了“严重的问题是教育群众”的经典论断。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在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和农民群众。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已经在过去指导我们党制定出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夺取了民主革命的全面胜利,促进了改革和建设的顺利推进,在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毛泽东认为,农民群众虽然大多数居住在落后和贫困地区,处于中国社会的最底层,受到各种势力的盘剥与压榨,但是却有着极强的革命性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互助合作性的优点。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毛泽东时期有极大的不同,但是群众对于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具有不可忽视和替代的作用,人民群众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历史的创造者”。恰似马克思所言: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也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过去剥削社会,人民群众即使是处于思想上被束缚、政治上被压迫和经济上被剥削的不利情况下,依然能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对历史进程起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如今,人民群众已经获得了完全意义上的自由,经济独立,政治自由,思想解放,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大,这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的发展都可以得到印证。资本主义在创立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已创造了超过过去人类社会总和的财富,此后又继续创造着巨大的社会财富。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社会财富有目共睹,据世界银行估算2014年9月24日中国已超美国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及在世界的地位。这些成绩都是农民群众创造的。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农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把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正能量。
毛泽东认为,农民群众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在当今,农民群众依然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依靠力量。目前中国总人口的70%是农民。这一数据表明,中国依旧是一个农业国家。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升。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六十多年的发展,农民群众总体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基本没有改变,仍然处于全社会最低水平,农民群众是当今中国社会最弱势的群体,这一现实决定了:国家要富裕农民群众必须富裕,国家要进步农民群众必须进步,全国要小康农民群众必须小康。正如习近平所说:“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19]毛泽东也曾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20]因此,我们必须与群众保持紧密的联系,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保证农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主体地位。这需要我们:第一,要尊重群众的意愿,真正做到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监督和罢免,让人民群众有能力监督官员的行为,提升官员行政效益。第二,要创新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体系,把群众真正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特别是要组织农村中剩余的劳动力,向劳动密集型部门进军,向生产的纵深发展,为自己创造越来越多的社会福利。第三,畅通群众政治参与的渠道,扩大农民群众的政治权利,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村民自治的主体。毛泽东曾指出:“人民必须管理自己的上层建筑。”[21]这告诉我们,不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不可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群众问题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在改革和建设时期,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解决群众问题的关键在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毛泽东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方面,不仅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农民利益的思想,而且在实践上也有很大的贡献,这对今天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要启示。
首先,合理分配土地,保障农民群众最根本的经济利益。土地是稀缺的自然资源和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国之根本为民,民之根本为食,食之根本为地。毛泽东认识到要维护人民群众权益首先要保护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所以他开展“土地改革”以解决人民群众的土地问题。进入21世纪,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征用及土地征购现象加剧,外出务工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土地荒芜现象严重。因此,土地流转问题是我们目前必须认真面对、解决的新问题。时过境迁,虽然现在的国情和毛泽东所处的革命和建设年代不尽相同,农民群众遇到的问题也不同,但中国仍然是农业大国,农民群众依旧是国家的主体,土地仍然是农民群众生活的依靠,这些基本国情没有变。所以要按照实际情况,通过完善土地政策来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现在,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出发点和毛泽东解决农民群众问题的出发点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和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借鉴毛泽东解决农民群众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有利于解决今天的“三农”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保护失地农民群众的利益。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一些农民群众丧失了土地。农民的土地被征用之后,不仅长远生计和基本生活保障出现问题,而且由于自身素质和能力方面的不足,出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不清和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不同等问题。面对如此特殊繁杂的失地农民群体,在人均财力匮乏的情况下,要制定一个统一的解决办法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从失地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出发,通过改进征地补偿制度、建立新型就业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解除他们的困境,保障他们的生活,使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去。
最后,毛泽东曾说:“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22]他把这看作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和根本政策。因此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让人民群众从社会发展中得到实惠。这就要求通过财政补贴、转移支付、粮食生产直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综合补贴的形式,提升扶贫开发水平,让人民群众真正脱贫,为他们致富奠定基础。通过民间投资、税收支出和财政补贴等多种形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民群众摆脱因基础设施不完善而不能发展的困境。通过教育转移支付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补助,使农村孩子不因经济困难而输在起跑线上;通过政府补助和社会保障,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使农民摆脱“小病扛,大病扛,扛不过了见阎王”的绝境;另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必须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要通过体制改革、政策调整和积极发展农业经济改变城乡不合理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政策上的无差别、产业发展上的优势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视同仁,让城乡居民享受同样的权利,使全国城乡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全面协调,永续发展。
毛泽东认为,政治利益是农民群众利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农民群众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因此,坚持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还必须切实维护和实现农民的政治利益。第一,要建立一个公正、平等、畅通的政治利益表达体系。目前农民群众利益表达的渠道不仅层次低而且渠道窄,致使农民群众无法有效地表达诉求,所以必须建立能够容纳利益冲突的利益表达体系,增强人民群众的话语权。同时还应改变农民群众人大代表比例低的现实,公开民主选举人民群众自己的代表,要选举出能够真正维护农民群众利益的代表。提升农民群众选票的含金量,使农民群众有能力影响县以上的官员去留,促使各级政府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利益。政府应保证农民群众代表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及时征求农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邀请农民群众代表参与政策的制定。第二,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组织,使其真正成为发挥维护农民群众民主政治权利和利益的渠道。村民自治组织不仅要在选举中发挥作用,而且也要在监督中发挥作用,特别要发挥对村主任和村委会的监督作用,使村干部始终围绕人民群众工作,真正做到为村民服务。同时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规范干部行为,把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指导与被指导关系真正落到实处,避免村民自治组织成为基层政权的附属机构。第三,加强农民群众政治文化养成教育,使农民群众理性地参政。农民群众利益难以得到实现和解决以及容易被侵犯的重要原因是政治知识的匮乏和政治参与意识不强。受过系统教育和政治社会化培养的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和程度也高。所以加强农民群众政治文化养成教育是农民群众实现政治参与的必要途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21世纪前20年的奋斗目标。作为占中国人口70%的农民群众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小康社会实现的时间和实现的程度。毛泽东特别重视农民群众素质的提升,曾说:“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21]当前,践行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要务是培养有一定管理能力、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农民。为此,必须加强涉农法律法规政策教育,积极利用大众传播媒体,让广大农民群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国家的涉农法律法规政策,使惠农政策真正为农民所熟知,最终使农民群众获得真正好处;对农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普及教育,使农民群众掌握社会主义市场规律,拥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使农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中把好舵、撑好船,达到既增产又增收的效果;普及基础农技知识,加强先进农技推广,帮助农民群众掌握好、应用好,在农业领域打好新时代背景下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准备之仗;采取有效措施办好人民群众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会管理、善经营、懂技术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加大政府涉农资金扶持力度,为新型农民群众素质教育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持,尤其是专项资金扶持力度,有效保障新型农民群众素质教育工作的有序推进,为新型农民群众素质教育保驾护航。同时还要重视农民群众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发挥党委领导下的共青团、妇代会、治保会的作用,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和谐的大好局面。
总之,全面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的必经阶段和前奏,它的建成及其发展程度,对我国现代化的实现至关重要。全面小康是以农村小康为前提的,“没有农民群众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毛泽东群众路线非常重视农民阶级,特别强调农民阶级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功能,主张依靠农民阶级发展社会,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引导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结合新的具体实践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群众路线,探索解决人民群众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使“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机体良性运转的动力源泉,推动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