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秀霞
(1.安徽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2.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简称“提纲”)是1845年春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写的,收录在他1844—1847年的笔记本中,恩格斯称这些笔记是“十一条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1]885。“提纲”首先强调了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重要意义,提出实践是一切的根本和基础,在批判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的基础上,在对事物进行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认识的前提下,提出改造世界和改造个人相结合的实践观点、环境与人的相互影响关系、教育对人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人的本质等一系列唯物主义的重要思想,呈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即阶段性和实践性,强调马克思的历史使命不只是要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通过认识世界来改造世界。“提纲”主要阐述了三大主题的内容:一是对实践的强调与诠释,二是对环境、教育与人的关系的辨别与明析,三是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的突破与创新。这三大主题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思想,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实践的终极目标。深刻认识环境与人的相互影响作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强化教育强国理念,大力推行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以人的本质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守并为之追求的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实践,一种在生产生活中对人的思想进行教育改造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提纲”的核心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立论基础。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生活本身就是实践。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135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础的生活用品等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这一最基础的实践所产生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面貌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从最初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到现代化的信息社会,都是为了追求更多的物质资料和更高效的生产效率,不断引发生产工具的改变,触发生产方式的变化,继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精神生活的充实。马克思从以下四个阶段提出了“现实的个人”的活动和物质生活过程:一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二是物质生活资料的再生产,三是人的生产即繁殖,四是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这些都是人们在生活过程中的各种实践,因此生活就是实践。
第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是通过实践来实现的。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133旧唯物主义孤立、直观地看待客观物质世界,不把它当做人的实践活动的指向和对象,只是被动的认识与无奈的适应,忽视了感性的人的实践活动。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不仅仅是被动的反映和消极的应对,而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诠释着人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规律的探索。实践不仅是对客观世界能动地改变,也是对人自身主观世界的重新建构。意识具有能动性和超越性,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会有一种超前、科幻、离奇的想法,当这些想法与客观现实相结合,在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上付诸实践后,就会梦想成真。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客观世界既不是精神上主观自由地创造出来的,也不是生来有之的,而是人们世世代代经过主观能动地实践和改造出来的,处处体现了人的意识和意志,是“人化了的自然”。人的实践活动本质上就是“对象性的活动”,人总是按照一定的想法,掌握一定的规律,对客观事物进行有目的的改造,正如马克思所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有比灵巧蜜蜂高明的地方,那就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头脑中把它建成了。”[2]任何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的,都来源于人们心理的需求,具备一定的动机。人们的实践活动既要受到客观条件及客观规律的制约,又能动地作用于客观对象,使之发生符合人的目的的变化。马克思在实践的基础上把人与自然界、物质与意识辩证统一起来,提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152,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意义。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1]134因此,人类首先是积极主动地实践来改造世界,而后才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和反映世界,经历的是先改造后认识的过程。人类的实践活动首先从改造活动开始,也就是说,我们在开展工作时不要光想不做,而是在做中学,做中思考。客观世界首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然后才成为认识的对象。实践是意识的基础和来源,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甚至宗教神秘主义的思想观念都可以在社会实践中找到它们产生的根源。人们要形成客观正确的认识,必须首先实践,通过实践,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
第四,认识是否正确必须依据实践来检验。“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134人们已有的思想观念是否正确、是否反映了客观规律,人们的主观认识是否同外界客观事物相符合,必须要回到具体实践中进行对照、分析、总结和检验。“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135-136“神秘东西”绝不可能通过用语言的辩论、理性的推理分析来推翻改变,只有通过实践,实际真实地消除它所产生的现实根源,才能把它彻底消除。因此,对人们错误思想的解析与改造必须返回到实践中,亲身体验,自觉体悟,主动调整。
综上,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观点,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要解决人们的思想意识、政治观念、道德品质问题,要认识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基础,也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来源,明确人的正确思想形成必须通过实践,人的思想发展和升华也必须通过实践,人的思想运用也要通过实践,人的思想改造与转变还是要通过实践。坚持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寻找人们思想产生的根源,注重用先进思想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把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方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从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发现问题,从事件的背后去挖掘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了解事件的实质,善于从人们长期的言行举止中去判断人们的思想觉悟,把握人们的思想动态。二是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结合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只就思想谈思想,一切只从理论或者本本出发,将解决思想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是我们传统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于不正确的思想和认识,要引导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体悟、感受,自我批判与自觉改造,在实践中消弥问题产生的客观基础,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三是对人们思想的引导和塑造。对人们思想的评价与判断要通过他的实践活动来判析推断,要“听其言”“观其行”,积极将受教育者的思想转化为外在的行为,做到言行一致。四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除了进行理论的说理教育外,更要带领学生参加各项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真正深入了解社会、理解生活,在实践服务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品行。五是在网络时代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引导网民的网络虚拟实践,用现实生活来指导网络虚拟生活,达到现实与虚拟的和谐共进。
在“提纲”中,马克思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环境、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观。他指出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主张要先改变环境和教育,后才能改造人,认为“人的天赋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所见到的精神的差异,是由于她们所处的不同环境,由于他们所受的不同教育所致”[3]。该说法的局限性在于:其一,“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1]134。即夸大了环境对人的影响,认为人只能在环境中被动地受环境的影响,没有改变的可能,而实际上没有看到人是一个自主自发的主体,是各种社会实践的主体,人从一开始就在观察、模仿、学习、劳动等各类社会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才能,对环境具有能动的反映和改造作用;其二,没有看到人们生存的最基础的环境是物质生活环境,“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146。人的第一个行动就是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他们忽视了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的经济基础对人的主导作用,而把环境看作为单一的仅存在于上层的、观念化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过分夸大了以政治、法律、道德为主要内容的上层建筑对人的影响;其三,他们过分看重“天才人物”的超能作用,认为能改变环境的只是少数的天才,而没有看到人民群众在“革命的实践”中实现了“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1]134。
环境与人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环境改变的同时人也在改变,环境改变的结果必然导致人的改变,而将环境和人统一联系的桥梁与中介就是“变革的实践”[1]134,即以“改变世界”[1]136为目的的实践。人们通过接受各种教育而获得理论知识,发展自身能力,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即“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9,改造客观世界,也就改变了周围的环境,同时改变着人自身,人本身的改变也就是人受到教育后而得到的发展,构成了环境、教育与人相互促进和循环发展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教育实践,教育人们形成社会所需要的思想观念,其结果是用正确的思想来认识环境,指导实践,继而改造环境。当然,人总是在一定环境的制约下来认识规律、了解现实的。
一是要辩证地看待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既要看到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又不能悲观失望,在遇到挫折等不利环境时自暴自弃,委曲求全,而是要看到人的能动发展能力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172-173一方面,要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实践作为联系环境与人的桥梁,人们通过社会实践来影响环境、改造环境,积极营造良好环境。人在进行实践、改变环境的过程中要运用正确的思想指导,要有积极的情感支撑,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要有坚定的意志信念,才能产生有效的行为,正面地改变环境,这些都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来塑造合格人才,促进人们能动、积极地改造社会,也深刻体现了马克思关于“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论断。正如毛泽东所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4]另一方面,关注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双重意义。人生下来就处在一定的生存环境下,受着环境的塑造和影响,人们总是在模仿、学习中获得多种知识和技能,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形成各种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5]教育者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主动创设教育情境,从大的社会宏观环境到小的家庭、单位、学生班级、宿舍等微观环境,都是影响人们思想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随着当今时代发展而出现的网络技术、网络环境、网络文化,是当代人生存生活的新空间、新场域,对人的思想观念直接或间接地产生极大的影响,推动了时代理念的变迁和文化的推移。因此,我们更要为网民们的思想健康发展和良好的网络行为树立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二是要辩证地看待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教育是人成为社会人、逐渐社会化的必经方式,人从咿呀学步、识字计数,到系统规范地学习科学知识,养成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都是接受教育的过程。一个人的发展程度与层次取决于这个人受教育的层次与水平。一方面,要看到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性影响作用,教育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依据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的素质发展的要求,积极对人们施加教育影响,培养有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另一方面,要看到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并不是被动、机械地接受硬性灌输,而是带有原来的认知图式和先入之见,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和思维模式来解构、重构新的知识,逐渐形成新的概念、理念。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对话、信息传播、共享意义的过程,要注意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以促进其主动有效地进行同化、内化和外化。当前,网络技术的开放性、共享性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双方能在网络平台上平等对话,继而推动了现实师生关系的平等化。因此,要更加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共情,通过交互对话,形成共识,达成共鸣。要发挥好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作用,注重对话、互动与交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三是充分认识社会实践是连接环境与人、教育与人的关系的中介和桥梁。社会实践实现了人与环境的互动转化、相互影响,教育本身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实践的活动,实践是人们接受教育、转变思想的根本途径,人们在各类实践中施展才能、展示才华,并创造更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当今,最大的实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凝聚、调节等功能,带领人们积极投身“四个全面”建设,在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对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丰富多样的探索,却从未全面准确。泰勒提出人的本质是自然的本质;普罗泰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人是作为“思维”的人;柏拉图从人的灵魂来考察人的本质;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灵魂和躯体的结合体;宗教哲学的兴起使人的本质的讨论被神性所淹没,认为人没有地位和尊严,只有神对人的主宰和支配;文艺复兴的发展唤起了人文主义思想,突破性地提出人的本性在于人的思想和理性的观点;康德提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人为自己立法;黑格尔提出人的本质是精神;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1]135,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1]135。
在马克思看来,物质资料生产是人存在的基础,需要人们组织起来开展不同的生产实践,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不同产生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组织形式,形成不同的生产关系。因此,人的存在从来不是孤零零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结合起来的各种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35社会生产力发展如何,生产方式如何,就会产生怎样的生产关系,继而产生怎样的社会关系,人们也就是怎样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人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的社会属性规制着人的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化的自然属性,人类自身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及其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6]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关系是复杂多样的,血缘基础的家庭关系、家族关系,低级生产生活实践中的生产关系和法律关系,更高层次的精神政治生活中的政治关系和思想文化关系等,都从各个不同侧面、相对独立地制约着人的本质。其中,最根本、最原始、最具主导作用的是生产关系,人的本质也就是生产关系决定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结合。
第二,人的本质是具体、发展的。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社会关系总是具体的,任何一种社会关系都是通过实践活动建立的,实践性也是人作为类的本质。人们的社会关系总是随着社会实践,首先是随着社会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此,“人的本质”在每个具体的时代都有着具体的特征,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第三,人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的。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1]147因此,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必然联系。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基础上。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是科学认识教育对象及其思想的基本理论依据,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和根本任务。一是要科学地认识教育对象及其思想,人的思想特点与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相关,要从人们所处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从至关重要的经济生产关系中去辨析人的思想的特征和规律,跟踪人们的思想变化动态。二是要着力把握不同的群体和个体,他们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之中。每个人的思想状况不一样,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与判断,其原因虽然有学识能力的区别,但还是和人们所站的角度、看问题的方法以及参考的价值取向标准不同有密切关系,根本原因是他们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不同。其中经济环境是重要因素。要针对不同的思想问题采取不同的教育和引导方法,既要有教育的统一性,又要有教育的差异性和层次性。三是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改造人、发展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这仅仅是其社会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变迁,要积极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哲学范式”向“人学范式”转换,即不能把人当作是一个僵硬、刻板、统一标准的对象进行被动改造、模式化塑形,而是要更加关注个体的自身需求和个性特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功能,让人们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得到更多的获得感,促进个体自由发展,健全完善人格,追求人生意义和价值。四是人的本质理论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一定环境下进行,要注重实践的作用。人的本质本身就是实践性和社会性,因此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组织人们参与各种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必由之路。五是对人的发展要求要以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为基础,建立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要大力发展经济,发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促进人的社会关系发展,从而推动人的发展。
综上,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宏观环境和社区、学校、单位等微观环境下,按照人的本质,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发展要求,依据一定统治阶段的需要,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进行教育引导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抓住人的本质,尊重人的发展需要,通过教育引导人们有更高的追求;要进一步加强对实践重要性的认识,在举办报告、讲座、说理、评论等传统教育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活动,依托网络技术开展人们乐于参与的网络虚拟实践;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转型,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大法治社会建设,按照“五大发展理念”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人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使人们在和谐环境中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和最终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