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治国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医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为了进一步探讨穴位埋线治疗癫痫的机理,试验采用青霉素注射诱导方法构建癫痫大鼠模型,观察大鼠癫痫发作后的行为学改变,通过穴位埋线治疗探讨其疗法对脑电图的影响。
健康大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20g,由扬州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埋线组共4组,每组10只。
生物信号采集系统(MD3000,安徽正华生物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大鼠脑立体定位仪(美国 Stoelting公司),颅骨钻(美国Stoelting公司),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苯巴比妥、苯巴比妥片(江苏中牧倍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穿刺针、羊肠线(上海普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大鼠用3%戊巴比妥钠,按30mg/kg·体重腹腔注射麻醉后,用立体定位仪固定大鼠颅部,剥离头顶部组织暴露颅骨。参照文献[1]的方法植入电极,单笼饲养7d后造模。以测得的脑电图振幅、频率为疗效指标。
依照参考文献[1]采用青霉素致癫方法造模。模型组、埋线组和西药组各组腹腔注射500万IU/kg青霉素钠,正常组不造模,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癫痫发作的判定参照Racine标准:O级,无反应或抽搐停止;Ⅰ级,节律性嘴或面部抽动;Ⅱ级,点头或摔尾;Ⅲ级,单肢抽动;Ⅳ级,多肢抽动或强直;V级,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2]。
造模1周后开始治疗。西药组灌服苯巴比妥片5mg/kg·体重,每天1次,埋线组取穴心俞(双侧)、足三里(双侧)埋线,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所有大鼠均于治疗3周后测脑电图。
治疗结果使用Stata统计软件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
造模开始15min后,模型动物表现出行为学变化,表现为发呆滞、运动失调等症状,出现节律性面部抽动并逐渐扩散至前后肢抽动或阵挛性强直,25min后部分大鼠出现癫痫典型发作,表现为从头、面部肌肉开始发作,抽搐时间延长、强度增加,逐渐波及全身,发作后逐渐恢复正常。表明经注射青霉素后诱发大鼠癫痫发作率为100%,造模成功。癫痫模型动物行为学的改变见表1。
表1 癫痫大鼠模型发作情况
由表2可见: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电图的振幅和频率均明显增高,差异性显著(P<0.05);穴位埋线法和西药苯妥英钠均能明显降低癫痫大鼠脑电图的振幅和频率(P<0.01),其中穴位埋线的治疗作用明显优于苯妥英钠。
表2 各种治疗对癫痫大鼠模型脑电图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用青霉素点燃作为致痫制剂制作大鼠癫痫模型,可诱发癫痫全面发展,已获公认。本试验造模后,埋线组、西药组和模型组的大鼠均出现了行为学的改变,大部分表现为Ⅲ级、Ⅳ级发作,模型组大鼠脑电图的振幅和频率与正常组比较也明显增高;试验结果表明,经穴位埋线治疗后,试验大鼠脑电图的振幅和频率明显降低,且埋线组优于西药组,说明穴位埋线对动物癫痫病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减轻或解除癫痫的发作,且效果优于苯妥英钠,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