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书静
(辽宁省辽中市畜牧局,辽宁 辽中 110200)
1.1 原发性酮病
1.1.1 长期饲喂高蛋白、高脂肪饲料,饲料中碳水化合物不足,会引发奶牛酮病。
1.1.2 饲喂过量含乙酸、丁酸的青贮饲料可引起奶牛酮病。
1.1.3 饲料供应不足或品质低劣,饲料单一,日粮处于低蛋白、低能量水平,导致奶牛不能摄入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时,可引发消耗性、饥饿性酮病。
1.2 继发性酮病 产褥热、真胃移位、前胃弛缓、瘤胃臌气、创伤性网胃炎、真胃炎、子宫炎、乳房炎及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可造成奶牛食欲减退或废绝,并因摄取不到足够的营养而发生酮病。
2.1 消化型 病牛出现消化障碍,不吃精料,个别严重者仅吃少量干草和青草。有的病牛食欲、饮欲废绝,异食。病牛很快消瘦,粪便干硬,量少,有的伴发瘤胃膨胀,其反刍减少,瘤胃蠕动减弱或消失,随病程延长,患牛体温稍下降(37.5℃),其心音不清,重症者全身出汗,尿量减少,尿色淡黄,尿易形成泡沫,有特异的丙酮气味。患牛产奶量急剧下降,乳量下降后多不能恢复到病前水平。
2.2 神经型 病牛突然发作,于圈内乱转,有的怒视,举尾乱跑,横冲直撞,有的四肢叉开或相互交叉,站立不稳,全身紧张,颈部肌肉强直,兴奋不安,有的空嚼磨牙,流涎,时时转动舌头,吼叫,震颤,神经症状发作时间较短,约1~2h,但8~12h后仍可复发。有的牛对外部刺激无反应,沉郁。
2.3 瘫痪型 病牛症状与产后瘫痪类似,病牛消瘦、体重减轻、食欲不振。
3.1 综合治疗 静脉注射25%葡萄糖1000mL,林格尔 500 mL,5%VB110 mL,10%VC 40 mL,胰岛素100~200IU肌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200~600IU,每天注射一次,连注2~3d。丙酸钠100~200g,每天内服2次,7d为一疗程。
3.2 对症疗法
3.2.1 对神经型酮病可用水合氯醛内服,首次剂量为30g,随后用7g,每日2次,连服数日。
3.2.2 解除酸中毒可用5%碳酸氢钠液500~1000mL静脉注射。
3.2.3 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生成过氧化物,以增加肝糖量,用VE肌肉注射。
3.2.4 为促进皮质激素分泌,可用VA、VC内服。
3.2.5 增强消化机能,促进食欲可用人工盐,VB肌肉注射。
3.3 中药治疗 当归、川芎、砂仁、赤芍、熟地、神曲、麦芽、益母草、广木香各35g磨碎,开水冲调,灌服,每日或隔日服1次,连服3~5次。
奶牛产前1~2周增加干物质喂量,避免奶牛过肥、过瘦,产前一周每天喂烟酸6g,灌服500g丙二醇。如果发生亚临床酮病,日喂丙酸钙15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