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桂英吐尔洪江·牙生道尔加来
(1.新疆巴州和静县畜牧兽医站,新疆和静 841300;2.新疆巴州和静县和静镇畜牧兽医站,新疆和静 841300)
牛瓣胃阻塞的中兽医疗法
杨桂英1吐尔洪江·牙生2道尔加来2
(1.新疆巴州和静县畜牧兽医站,新疆和静 841300;2.新疆巴州和静县和静镇畜牧兽医站,新疆和静 841300)
目的:研究中兽医治疗牛瓣胃阻塞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取在兽医院接受过治疗的118例瓣胃阻塞患牛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中医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牛牛瓣胃阻塞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患牛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兽医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瓣胃阻塞患牛的治疗效果,促进患牛的身体健康恢复,宜广泛应用于治疗中。
中兽医治疗 牛 瓣胃阻塞
牛瓣胃阻塞作为兽医临床中治愈率相对较低的胃部疾病,因为其临床症状与瘤胃迟缓以及严重的肠便秘较为相似,因此,在临床中经常无法确诊,治疗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1]。基于此,本研究随机选取了2016年1月~2017年1月兽医院所收治的118例瓣胃阻塞患牛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中兽医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取在兽医院接受过治疗118例瓣胃阻塞患牛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中医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研究。其中,中医组共59例,包括公牛23例,母牛26例;对照组共59例,包括公牛25例,母牛24例。所有患牛均出现了精神萎靡、消瘦,且鼻镜干燥等症状,通过对患牛进行听诊,发现瘤胃以及瓣胃的蠕动音均消失,且按压胃部后出现疼痛感。针对本次研究中中医组和对照组患牛进行组间基本资料的统计学处理,P>0.05,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西医方法如下:(1)于患牛的瓣胃中注入浓度为1%的高锰酸钾溶液2000ml;(2)皮下注射浓度为3%的硝酸毛果芸香碱注射液5ml,同时,为了防止患牛的瓣胃出现炎症反应,可以同时注入400万U青霉素;(3)将30mL的维生素C注入浓度为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2000ml中,并对患牛进行输液治疗;(4)为了避免患牛的瘤胃内容物腐败,可服用大黄苏打片或注射碳酸氢钠溶液。
中医组方法如下:(1)中药治疗:药物选取生石膏、大黄、滑石以及枳壳等药材各60g,同时选取芒硝和火麻仁150g、全当归、番泻叶40g以及厚朴、陈皮以及甘草等各20g,根据患牛的病情,将适当的药量温水煎服。(2)针灸治疗:选取患牛的山根穴、脾俞穴以及舌底穴三处穴位行针治疗。
1.3 疗效判定
在对患牛进行治疗后,根据患牛的恢复情况制定相应的疗效判定标准,标准如下:①显效:患牛胃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完全消失,生命体征完全恢复正常;②有效:患牛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③无效:患牛的临床症状尚未消失,甚至加剧。总有效=(①+②)/(①+②+③)*100%。
通过对两组患牛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中医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1%,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74%,两组相比,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牛瓣胃阻塞即为百叶干,其病程较为缓慢,主要是由于患牛长期饮水不足,从而导致津液亏损、百叶干涩,食物在瓣叶中停留的时间过长,最终形成了百叶燥结的症状。患牛患病初期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中期则表现为鼻镜干燥,且瘤胃内有膨气,后期则表现为卧地不起、体温升高等。牛瓣胃阻塞主要多发于冬末春初,这主要是因为牛冬季主要以干牧草(玉米、小麦等秸秆)为主要的饲料,营养成分较为单一,加之春季农户较为繁忙,饲喂不均,水草不济,最终导致患牛气血亏损,瓣胃功能失调。部分研究表明,导致牛瓣胃阻塞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饮喂不及时,使患牛长期缺乏营养,气血亏损,最终导致百叶枯燥,部分研究学者也认为,牛瓣胃阻塞是由于患牛长期食用粗硬,且难以消化的饲料,比如渠边干草、甜菜叶以及玉米秆等,加之长期饮水不足,从而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职,最终造成百叶干燥[2]。针对牛重瓣胃阻塞疾病的治疗,兽医通常采取西医治疗,其虽然治疗时间相对较短,但却较易引起患牛出现并发症,甚至威胁到患牛的生命健康。研究发现,通过对牛瓣胃阻塞患牛实施传统的中医治疗,不仅可以有效减轻患牛的症状,同时,也将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促进患牛的身体健康恢复。
本研究所选取的中药配方中,生石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大黄消积导滞的作用;当归润肠通便;滑石利水通淋[3]。结果显示,中医组患牛经过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84.74%。综上所述,中兽医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瓣胃阻塞患牛的治疗效果,促进患牛的身体健康恢复,宜广泛应用于治疗中。
[1] 胡爱华.综合疗法治疗牛瓣胃阻塞[J].中兽医学杂志,2011,6(8):26-27.
表1 两组患牛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