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玮
(三峡大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三峡流域地处中国西部,是土家族、苗族和侗族等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其城市规模较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交通相对落后,但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民族文化底蕴丰厚。为了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推进民族地区城市创新社会治理的体制,提高民族区域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三峡大学原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谭志松先生组织本地区的专家学者撰写了一套《三峡流域城市社会治理研究丛书》(以下简称《丛书》,包括谭志松著《三峡流域城市社会治理概述》,谭志松、王俊等编著《现代城市社会治理创新“一本三化”模式研究——来自宜昌的中国经验》,王俊等编著《现代城市政务信息化大统一模式研究——宜昌市电子政务实践与时效》,李敏昌著《宜昌城市变迁史研究》,邓莹辉著《三峡流域城市社会文化管理创新研究》,陈金明等著《三峡流域城市社会文明教育创新研究》,骆东平等著《三峡流域城市社会治理法治化研究》,李见顺著《三峡流域城市社会社区自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朱静、梁贤艳等著《三峡流域城市社会安全治理研究》等9部作品,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5-2016年分别出版)。该《丛书》以全新的视角,针对三峡流域这一特定区域的城市社会展开全方位的综合性研究,是区域城市社会研究领域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为转型时期国家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提供了许多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有益经验。
与以往的社会学研究著作相比,该套丛书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鲜明特征。
第一,全新的研究空间。
就笔者所见,关于区域社会治理或其他研究,一般多采用的是以行政区域划定界限,对某一省市或地区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这种方法具有方便、简捷、针对性强、边界清晰等优点。但现实社会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并非都像行政区划那样一目了然、界限分明,而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叠加式存在。以武陵山脉为中心的三峡流域具有自然环境的相似性、民族生产生活习俗的一致性、经济发展水平不相上下、文化交流历史悠久等特点。针对这种复杂的情况,丛书主编谭志松教授在丛书“总序”中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三峡流域”这一新的社会空间概念:“本课题研究对象是三峡流域中各大中小城市的社会治理研究。这里涉及两个社会空间概念:一个是大区域概念,即视为‘三峡流域’社会空间,这里指长江三峡段涉及的流域区域和汇入三峡流域段的三江(乌江、清江、沅江)所经流的流域区域共同连片构成的地域和社会空间。它涉及湖北、湖南、重庆、贵州等四个省市的15个地市州区及其94个县市区(其中重庆的12个县为副地级县),国土面积2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07.8万余人……另一个区域概念是三峡流域中的城市社会。”大区域概念的提出,打破了过去因行政区划不同人为将社会割裂成碎片的状况,使得自然条件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文化传统同一的三峡流域以一个有机整体进入学者的研究视域,其研究成果可以提供给城市治理的决策者以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宏观感受,有利于区域城市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和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
第二,全息的信息反馈。
所谓全息性,一方面是指研究视域的多角度。该《丛书》以宏大的结构,围绕城市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结合三峡流域城市社会的治理状况,分别从城市社会文化管理、城市社会文明教育、城市社会治理法治化、城市社会社区自治的理论与实践、城市社会安全治理等不同方面对三峡流域城市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试图建构出民族地区城市社会治理的全新模式,其研究涉及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民族学、管理学、法学和教育学等多个学科。另一方面是指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性。《丛书》第一部由谭志松教授撰写的《三峡流域城市社会治理概述》对“三峡流域”概念的内涵外延加以界定,对其意义予以理论阐述,对三峡流域城市社会治理的基础性理论进行论述,从而为整个《丛书》奠定了理论基础。而谭志松、王俊等编著的《现代城市社会治理创新“一本三化”模式研究——来自宜昌的中国经验》、王俊等编著的《现代城市政务信息化大统一模式研究——宜昌市电子政务实践与时效》等著作则是工作在一线的城市管理者根据试点城市实践探索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是通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城市社会治理样本,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李敏昌教授的《宜昌城市变迁史研究》运用城市发展周期理论,对宜昌城市发展历史进行深度扫描,堪称宜昌城市发展的“家谱”,为新时期城市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而邓莹辉教授的《三峡流域城市社会文化管理创新研究》,陈金明教授等的《三峡流域城市社会文明教育创新研究》,骆东平教授等的《三峡流域城市社会治理法治化研究》,李见顺博士的《三峡流域城市社会社区自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朱静博士、梁贤艳博士等撰写的《三峡流域城市社会安全治理研究》等则以三峡流域内代表性城市的社会治理经验为基础,从文化发展、文明教育、法制建设、社区自治、社会安全等多个角度展开理论探讨和总结,形成彼此关联而各有侧重的全息性研究。
第三,有效的示范作用。
现实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呈现出东高西低、汉族生活区域优于少数民族生活区域的整体特征。从城市经济发展来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代表的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多聚集在东南沿海和中北部,东南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发展水平更是远超西部边远地区,这既是一种历史现象,更是一个现实问题。三峡流域地处中国中西部,是一个由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体构成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其境内分布的多属于人口规模偏小、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社会治理能力偏弱的中、小城市,那些发达地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验用之于西部民族区域城市的社会治理,往往存在着方凿圆枘、水土不服、难以实施的问题。《丛书》以三峡流域这一特殊区域的城市社会治理为研究对象,选取湖北省的宜昌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县级市),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重庆市的涪陵区、黔江区和贵州省的铜仁市等市、县城市和社区作为样本,全方位地调查分析其城市发展历史、文化建设与管理、文明教育、法制建设、安全治理以及社区自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这些经验的总结、相关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路径的探索,不仅对三峡流域内城市社会治理具有行之有效的示范性作用,而且对于有着相似社会发展历史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边疆民族地区城市的社会治理实践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地方城市社会治理研究的最新成果,该《丛书》的出版通过对城市社会治理相关理论的阐释、三峡流域城市社会治理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及新的历史条件下城市治理创新路径的积极探索,不仅为三峡流域城市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而且总结出大量行之有效的治理经验和创新性的治理模式,对于推动民族区域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