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鲁南眼科医院,山东 临沂 276000)
患者,男,60岁,因右眼视物不清3年,眼疼1 d于2017年6月22日来本科就诊。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20年,心脏病史11年,高血压病史10年,3年前曾于他院做右眼白内障手术,术后即视物不清。眼部查体,视力:右眼FC/50cm-5.0DS→不提高,左眼0.6+1.25DS/-1.25DC*105→0.6;眼压:右眼48 mmHg,左眼16.7 mmHg;右眼角膜水肿,前房深度正常,虹膜表面大量新生血管,瞳孔不圆,人工晶体鼻侧襻位于虹膜前,玻璃体混浊,眼底模糊不清。左眼角膜、前房、虹膜未见异常,晶状体轻度混浊;眼底:散在激光斑及微血管瘤。B超示:右眼玻璃体中量絮状混浊,未见网脱;左眼玻璃体少量混浊,未见网脱。诊断为:1.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右眼;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双眼;3.人工晶体夹持/右眼;4.糖尿病性白内障/左眼;5.屈光不正/双眼;6.糖尿病;7.高血压病。
患者入院后,给予右眼前房穿刺降低眼压,并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05 ml,术后第4天,虹膜新生血管完全消失,眼压控制为20 mmHg,此时角膜透明,屈光间质清晰。观察眼底见:视网膜火焰状出血。补充诊断:右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抓住机会准备给予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但是由于玻璃体腔下方有积血,只能光凝上方部分视网膜。为从根源上解决新生血管问题,给予患者右眼玻璃体切割联合PRP术,术后眼压逐渐得到控制,出院时视力FC/50 cm,眼压:右眼22 mmHg。
随访观察1个月,患者因右眼眼疼1 d,于2017年7月25日来院复诊。眼部检查:视力:右眼FC/50 cm,眼压:右眼43.3 mmHg;右眼角膜水肿,前房深度正常,人工晶体位正,眼底模糊。活体超声显微镜检查示:右眼房角360°关闭,部分粘连。考虑患者为水眼,给予行青光眼钉植入术,术后眼压得到控制,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2017年12月13日复查,视力0.2,眼压15 mmHg。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是一种严重致盲的眼部疾病,属于难治性青光眼,其致盲率高达92.4%。其发病机制与视网膜缺血、缺氧性疾病有关,常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以及其他视网膜血管疾病。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眼压难以控制,常常导致视力丧失。近两年,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得到广泛应用(如康柏西普),使新生血管得到极大的控制和改善,为后续PRP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大量文献报道,在早期诊断的高眼压型NVG患者中,使用抗VEGF抑制剂能明显降低眼压及消退新生血管,增强光凝及手术的效果[1]。
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手段,其目的是清除玻璃体积血,去除视网膜前纤维血管膜并行PRP。随着25G、27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仪器及设备的不断发展及创新,使手术创伤越来越小,并发症越来越少,从而产生NVG的可能也会相应减少。
NVG治疗的关键在于PRP封闭新生血管,破坏视网膜缺血缺氧区域,使剩下的视网膜有充分的氧供,减少新生血管因子的形成,阻止新生血管的发展,并使已出现的新生血管消退。但由于晚期NVG患者房角已广泛粘连,即使新生血管消退,房角难以开放,眼压仍然难以得到控制,需要通过青光眼手术控制眼压,保留视功能。难治性青光眼行常规滤过性手术的成功率较低,一般为11%~52%,经巩膜或者瞳孔的睫状体光凝、冷冻等破坏性手术虽能有效降低眼压,缓解症状,但易发生眼球萎缩,对于部分有视力的患者而言,视力容易丧失。采用青光眼植入物手术治疗,手术创伤小,路径简单,成功率可达到80%以上[2]。青光眼钉的原理就是在前房与筋膜下建立一个永久的房水外流通道,以期控制眼压,对于晚期NVG患者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
总之,NVG应以预防为主,避免病变达到难治性青光眼阶段。一旦病变迁延不愈,病变无法控制,形成NVG,可通过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促进新生血管消退,改善屈光间质,抓住机会完成PRP;若屈光间质不清,无法完成PRP,需通过玻璃体切割手术完成。治疗过程需监测房角情况,若已粘连关闭,需通过青光眼手术控制眼压。研究表明,青光眼引流器(包括青光眼阀、青光眼钉)植入手术是安全而且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