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翠红
(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是常见的、主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主要由于血糖控制不佳等因素所导致的,具有特异性的眼底病变。患者可出现玻璃体出血,视神经萎缩,青光眼,黄斑变性,视网膜脱落,甚或致盲[2]。这种并发症将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包括日常生活及工作、学习等,通过持续护理干预,有效促进患者改变认知、行为和情感模式,最终实现一种满意的生活状态,对于提高DR患者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3]。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总结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8~76岁,糖尿病病程在3~24年,在视力情况方面,有13例为一般视力,22例为低视力,5例为眼盲。入院后测量临时血糖,血糖的数值是3.3~27.0mmol∕l。
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5~78岁,糖尿病病程在4~23年,在视力情况方面,有14例为一般视力,21例为低视力,5例为眼盲。入院后测量临时血糖,血糖的数值是3.2~26.7.0mmol∕l。本研究已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两组在疾病类型、年龄、性别和临床症状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我国眼底病学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相关临床指标;2)经眼底镜检查确诊为DR;3)患者无语言交流障碍,意识清楚,能够配合本次研究。(2)排除标准:1)具有精神疾病者;2)认知功能障碍者;3)资料不全者。
1.3 方法 80例患者入院时积极行入院常规检查,完善个人资料。两组的治疗方法相同。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检查和治疗、护理。主要包括观察病情,饮食、睡眠、血糖的监测记录、用药的指导等。对患者饮食、运动知识的掌握以及药物知识的掌握均采用出院前发放问卷调查的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持续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集中式教育模式,发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健康教育处方,请相关专家讲解DR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防治方法,使患者了解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2)严密监测血糖的变化,解释监测血糖的重要性,告之测量血糖的时间,一般每天监测4次,空腹、早餐后两小时,晚餐前以及睡觉前。在这几个时间段患者因其它原因,如外出未测量到血糖,回来后要补测血糖,以作为参考。如果血糖数值不正常,汇报医生及时处理。对患者及家属讲解DR的病程与血糖水平、日常生活习惯及心理情绪等之间有密切关系,提高其监测血糖的依从性[4]。(3)心理护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严重者可致失明。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病程长,病情缓慢,终身用药,加之这种并发症一般都是有长期糖尿病的老年人,思想顾虑比较多。因此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降低病人的焦虑程度,可介绍以往成功的同种疾病患者恢复的情况,以缓解和消除顾虑,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4) 眼病治疗的护理,DR患者入院后待血糖血压控制正常后,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因此要做好患者术前、术后疾病相关的护理。术前协助其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向其解释术前散瞳、消炎目的;解释泪道冲洗配合方法,指导患者练习低头或俯卧位,教会术中如何配合医生做好手术等。术后引导患者将裂孔处于最高位,保持面朝下体位。体位不舒服时,告知护士帮助其调整至舒服体位。教会患者正确使用滴眼药。术后2~3周内避免洗头、洗澡脏水入眼内,注意用眼卫生。同时需要做好家属的解释沟通工作,使家属配合医务人员共同参与术后的康复护理。(5)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由于术后特殊体位,患者会有许多不适,护理人员要经常巡视病房,反复询问病人感受,有何不适,并鉴别高眼压所致眼痛、呕吐与术后切口疼痛、手术牵拉所致呕吐[5],如有眼压增高,应予以重视,遵医嘱静滴甘露醇,眼部使用降眼压的眼水,同时做好病人和家属的解释工作,使其配合治疗。对于疼痛症状明显者遵医嘱予以口服药物止痛。指导病人缓慢地深呼吸或听一些轻音乐等转移注意力。同时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不适症状有无好转。(6) 做好出院的健康宣教,出院后患者眼部复查的时间刚开始一月内是1次∕周,一月后是每月一次,直至视功能未再下降,无新的并发症出现。术后眼水的使用方法和使用频次,患者和家属都要掌握,并告之科室电话号码,病人有什么疑问,随时打电话询问,我们在病人出院后一周也会打电话随访。指导患者术后3月内不得过度体育锻炼、不得过度使用和碰撞术眼,戒烟戒酒和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血糖、血压的控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很大的关系[6]。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治疗方案。出院后要自我监测血糖,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血压高者,要坚持服药,不可随便停药或减药。
1.4 观察指标 (1)患者血糖控制知识、运动、饮食知识、药物知识掌握评分,百分制;(2)患者视力恢复和血糖控制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6.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n(%)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血糖控制、运动、饮食、药物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术前、后视功能恢复情况和血糖达标情况见表1和表2。
表1 两组血糖控制、运动、饮食、药物知识掌握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血糖控制、运动、饮食、药物知识掌握评分比较s,分)
观察组40对照组40 t值P值35.7±4.3 27.7±3.4 8.806 0.000 41.4±6.8 30.3±4.3 8.343 0.000 42.7±8.3 26.4±3.6 10.898 0.000 45.7±6.2 37.8±5.8 5.665 0.000
表2 两组视功能恢复和血糖达标情况n(%)
由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长[7]。DR也呈现上升趋势,患者双眼常常受到侵犯,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致盲。有文献报道,患糖尿病20年后,有6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发生DR,而1型糖尿病发生DR的几乎为100%[8]。全世界范围内导致失明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糖尿病眼病[9],因此我们提出要做好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持续护理干预。入院时做好各项检查,完善个人资料。住院过程中,密切监测血糖、血压的变化,做好术前、术后及并发症的护理,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出院时做好出院宣教,以及出院后的随访工作。每一个环节紧紧相扣。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血糖控制、运动、饮食、药物知识的掌握以及治疗后视功能的恢复和血糖的控制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对DR患者实施持续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控制血糖、用药等方面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视功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