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润梅
【关键词】 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9—0044—01
新《纲要》指出“3~4岁正是幼儿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可以说,在小班幼儿时期,幼儿语言表达启蒙教育越好,对幼儿后天的教育影响也就最大。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班幼儿时期是踏上学习旅程的第一阶段,是幼儿刚刚离开家庭,迈向独立学习的第一步。在这一时期,幼儿突然来到陌生的环境,离开家长的怀抱,是极其不适应的。部分幼儿表现得异常焦虑,不爱说话,或者只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无助和反抗。因此,幼儿园和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小班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幼儿园环境。比如,幼儿才到幼儿园都是陌生而拘谨的,老师和他们交谈也只会用点头摇头来回应,甚至内向的就只是望着老师而不说话,这时候老师就要主动地改变这种尴尬的状况,主动和他们聊聊他们爱看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之类的动画,让他们感到舒适,激起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谈欲望,让他们感到有趣,这样才能逐步营造良好的轻松氛围。
二、多开设活动区域,释放幼儿天性
小班幼儿时,虽然要开始接受教育,但是毕竟是孩童时期,不可能中规中矩地接受学习教育,这时候需要做的不是强迫幼儿接受知识,而是释放幼儿的天性,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因此,幼儿园要多开设活动区域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在搭积木的游戏和捏橡皮泥的活动中,让幼儿自己发挥想象,完成作品,教师在旁边指导,并且询问幼儿这个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个、有什么意义等,无论幼儿回答的是否正确,教师都应该积极鼓励,不能扼杀幼儿的天赋。
三、创建语言环境,分组讨论表达
小班幼儿年龄都非常小,虽然大部分是小班授课,但毕竟很难管理和照顾。而且每节课的上课时间有限,教师不能充分照顾到每一位幼儿的语言發展能力,这时就需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兴趣爱好,为他们设计感兴趣的话题。可先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小组讨论不仅能让小班幼儿不会感觉到有压力,而且还可以促进幼儿相互之间的理解,增进感情,也有利于教师充分了解幼儿,进行合理引导。同时小组讨论的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氛围,而且也可以改变以往教师点名、幼儿回答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养成主动举手发言的好习惯。比如,对于小班幼儿都知道的小红帽的故事,教师就可以抛出话题“如果你是小红帽会怎么办”。针对这种安全问题,不仅充满了趣味性,可以激起小班幼儿表达的欲望,而且也可以针对安全问题对小班幼儿进行教育。
四、多听多看多练习
小班幼儿还处在学习与表达的初级阶段,对于语言能力的表达还没有概念,因此,在这个时候就要多听、多看、多练习。通过这些可以开阔幼儿的视野,帮助幼儿养成倾听,善于表达的习惯。比如,对于万事万物的认识,小班幼儿还没有特别清晰的概念,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多听老师讲课讲故事,在这一阶段就能对事物形成一定的理解。多看就能帮助幼儿理解形象生动的事物,也可以使小班幼儿更感兴趣。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小班幼儿教学也应该应用多媒体,这不仅可以增强小班幼儿的模仿能力、表达能力,也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抽象的事物。多练习,就是实践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多听多看都是为多练习做准备的,只有通过多练习,才可以检查出幼儿是否具有良好表达的能力,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进行一系列的反馈,从而使教学达到相对完善的地步。
五、教师及家长给予相应的引导
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是参差不齐的,这绝大多数都是由于性格和家庭因素影响的。现在的社会生存压力大,不少父母更多地忙碌于事业中而忽略了对于孩子的沟通和教育,这些情况都导致幼儿在学习生活中显得比较内向羞怯,不善于表达自己,这些不仅不利于幼儿学习能力的表达,对于幼儿的性格形成也十分不利。因此,在授课时,教师就要善于观察幼儿中不善言辞的幼儿,并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在平时教学中,就要多鼓励这些幼儿积极发言,不论对与错都要给予鼓励。同时在小组讨论时,多多引导与小组的合作,通过这些来逐渐使幼儿养成善于表达的习惯。另外,家庭教育也是影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家里,父母要给予幼儿更多的爱与陪伴,多多地与孩子进行交谈,比如陪幼儿看动画片、逛公园、讲故事等,这些都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毕竟与教师相比,父母更能打开孩子的心扉。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