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晓霞
(甘肃省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陇西 748100)
心律失常、冠心病属于临床多发的疾病,死亡率较大。对于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而言,其病因,预后以及有无造成血液循环障碍。皆可对早期发觉,救治与预防产生不良的影响。该报告抽取500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病人采取的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整体护理,获得了显著的成效,整理归纳包括。
抽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医院接收的500例老年心律失常病人进行分析,包括男性276例,女性224例,年龄48-85岁。具体的表现包括:心悸、全身乏力、头晕、胸闷等。
1.2.1 动态心电检测
12导动态心电图链接:V1-V6与常规心电图完全一致,LA/RA置于左/右锁骨下窝处,LL置于左锁骨中线与肋弓交界处,无干电极RL可置于任何位置,为了避免电极脱落及减少干扰,一般选择活动度小、皮肤邹褶较少处。常规检查记录仪、导连线是否完好,备好电池,暴露胸部,清洁皮肤,胸毛多者剃去胸毛,用75%酒精擦拭皮肤,在用砂纸轻磨皮肤表面降低皮肤电阻,防止肌电干扰,选用一次性电极牢固粘贴在选定的位置上,处理好导连线的走行并注意相互缠绕,开启记录仪放入小挎包挂在腰背或斜背肩上[1]。并嘱咐患者或家属认真填写活动记录。
1.2.2 护理
平均分组,分析所有病人的基本信息,差异不大(P>0.05),具有临床对比价值。参考组选择基础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综合护理措施,具体分为。
(1)心电监护重点。心电监护期间中,必须严格监测病人有无产生血液循环障碍或心率过速等,重点监测有无出现心律失常的表现,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及时正确的救治保证病人的生命健康。
(2)服药干预。因为服用心律失常药物会影响心脏的传导性,自律性,严重时降低病人的心脏收缩功能等,同时绝大多数抗心律失常药物皆存在不良反应,所以,必须强化服药干预。
(3)精神与心理状况。心律失常病人因为交感神经的兴奋,体力活动,惊吓或精神情绪影响下会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顫等,其常规的救治措施即为:采取β阻滞剂或胺碘酮。出现严重心动过缓和完全、不完全房室传导阻滞需起搏治疗。
(4)电解质失衡的监测和护理。严格监测病人有无产生高、低血钾症状。一旦病人出现嗜睡、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佳、反应迟钝、肠麻痹与呼吸麻痹等临床表现时,考虑为低血钾症,必须及时给予常规检查明确病情,同时进行补钾,浓度须<0.3%。一旦病人产生嗜睡、感觉障碍、反应迟钝,乏力、肌肉与呼吸麻痹时,考虑高血钾症,必须及时给予相关的监测,同时静脉滴注10%葡萄糖酸钙,5%NaOH,同时按照病情给予速尿、血透,高渗糖等科学有效的治疗。
选择SPPS13.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选择率(%)表示,实施χ2检验,以P<0.05为准,说明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
实验组的心律失常检出率为60%,参考组传统的心电图检出率为20%。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P<0.05),具有临床对比价值。其中160例产生不少于2种的心律失常症状,约32%,房性心律失常检出率约30%,具体见表1-2。
表1 动态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分析(n, %)
表2 动态心电图和常规的心电图检出率比较(n, %)
伴随老年病人的机体能力衰退,脏腑组织可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病人通常可导致严重的心脏病,严重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有关资料显示[1],心律失常属于心脏病病人多发的临床表现,同时目前出现不断增加的形势。心律失常诱因较为复杂,是诸多原因共同导致。不同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型具有不同的表现。目前,心电图检查属于检测病人有无心律失常的有效措施,然而常规心电图检出率相较低,相关资料显示[2],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检出率为20%,极易发生容漏诊。伴随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动态心电图已获得广泛的应用,其具有伤害小,检出率高,敏感性强的优势,不但可以清晰的监测病人平常生活心电图的改变,同时也可以为临床的确诊提供正确的根据。所以,现使用动态心电图掌握病人有无产生心律失常,获得显著的的效果[3-4]。
老年患者心律失常的具体表现包括:①高血压与冠心病极易引发心脏病;②伴随老年群体的年纪增长,心房顺应程度较差,心脏负荷加重,容量扩大,心脏肌肉出现退化与纤维改变,心房纤颤属于老年患者心律失常多发症状;③老年患者心脏传导能力衰退,同时还会造成药物刺激或电解质失衡引发的传导阻滞,加剧心律失常[5-6];④因为年纪的增长,同时机体功能的减弱引发窦房结与心脏传导功能变化,并发心肌病,老年患者往往产生心律失常并存的症状,必须高度关注。
老年冠心病的室性心律失常与室上性心律失常病发率极高,然而后者显著高于前者,主要是由于:①老年群体的窦房结与心房缺血,主要因为窦房结动脉硬化导致;②心脏起搏细胞遭受化学环境与神经组织的刺激,例儿茶酚胺浓度升高、低钾、血钙与血钾增加时,跨膜离子改变成慢反应细胞,从而造成速度降低,折返性心律失常极易出现;③伴随老年人的年龄增长,心脏正常的结构也会产生改变,例窦房结和周边位置的胶原纤维局灶性肥厚,引发房性心律失常[7],伴随老年病人的机体功能不断衰退,其心肌组织不断产生纤维状退化,导致心房压力显著的增加,因此,房性心律失常检出率较大,和相关的文献报道相一致。相关文献报道[8]:经过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心律失常检出率,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
[1] 郑易,岑镇波,胡海雷.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现代实用医学,2016,12(6):133-134.
[2] 邓玉,王钢,江亚文.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特点及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11(7):125-127.
[3] 庞志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J].中外医疗,2017,18(13):l73-175.
[4] 董竞琳.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诊断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6):238-239.
[5] 黄春兰,朱辉群,黎小惠.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改变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工程,2016,24(3):144-1442.
[6] 赵立君,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再通临床意义的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7,1(1).22-25.
[7] 刘琴,郑永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的护理措施[J].养生保健指南,2016,15(31):83.
[8] 张洁.探究急诊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发生心律失常时的有效护理对策[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