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兴璐,边防
(北京市丰台区卫生和计划生育综合服务中心,北京 100072)
近几年层出不穷的医患纠纷让社会上越来越多的目光关注在医疗质量这个重要但是却极易被忽视的问题。随着人们对医疗质量关注度的增加,2016年11月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医疗质量保障”、“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医疗风险防范”、“监督管理”等重要内容同时写入文件。纵观医改形势,医疗质量将成为我国新医改的重要内容。成立医疗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以下简称“医疗质控中心”),不仅能很好地解决医疗质量问题,更能为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对相关医疗机构的整改落实进行监督管理。本文针对我单位目前所承担的丰台区医疗质量管理中心工作职能,根据工作实际开展情况提出如何进行管理优化,使医疗质控中心发挥最大效用。
医疗质量是一个医院生存发展的重中之重。丰台区在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区域规划等方面相较于其他城区都比较滞后,医疗条件也是如此。丰台区地广、人口密度大,医疗资源缺乏且分布不均,这造成了区域内民营医疗机构、社区医疗机构的飞速发展。笔者对丰台区域内医疗机构的性质做了初步统计,调查如下:按医院级别换分,二、三级医疗机构14家,一级医疗机构65家,门诊部376家,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占比97%;按医院性质划分,公立医疗机构25家,民营医疗机构430家,民营医疗机构占比95 %。见图1。
图1 丰台区各类型医疗机构划分占比图
丰台区一直没有专门的机构管理辖区内民营医院、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工作。但因区域内各二、三级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一直为各自负责,所以丰台区并不缺乏医疗质量管理的资源及经验。据调查显示,将近92%的医疗机构有专门的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工作经验在五年以上的医疗质量专职负责人占比约46%。所以,加强整合资源、统一专业标准、充分发挥各专业高水平专家的作用以达到共同推进丰台区的医疗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工作,巩固医疗改革成果的目的。
成立专门的医疗质量管理机构,将原有医疗质控中心进行整合,根据实际需要增设新的医疗质控中心,全方位负责各医疗质控中心的工作开展,是最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
2015年,以原丰台区卫生职工培训中心改制为契机,在区卫计委综合服务中心成立医疗质量管理部,专门负责区域内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工作。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三级医院的专家、专业优势,整合原有医疗质控中心,组织建立新的、有实际需要的医疗质控中心,以达到综合、持续、稳定地提高丰台区医疗质量的目的。
丰台区原有急诊、护理、病案质量、院感管理、医学影像、医学检验、药学、中医8个医疗质控中心,2015年根据发展需要,新增皮肤性病、外科、妇科、口腔、麻醉、社区管理、血液透析7个医疗质控中心,现医疗质控中心数量达到15个。医疗质控中心主任委员单位多为区域内二、三级医院,部分为专门管理机构。丰台区各医疗质控中心分布汇总见表1。
表1 丰台区医疗质控中心分布一览表
关于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科学构建,许多专家学者都进行了科学研究。学者侯志宏、封小林提出要 “以病人为中心”、在医院内建立质量文化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病种质量控制建设、管理系统建设这“五个方位”及“三个层次”的全面医疗管理体系[1]。学者刘乃丰、李星提出要开展以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的三级管理结构[2]。王立波在其学位论文中提出要将医疗质量管理标准与贯彻ISO9000相结合,并以相关政策作为管理依据[3]。徐芳在其学位论文中从外部政策和内部调整两方面分析了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模式[4]。见图2。
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值得丰台区质控中心借鉴,但也要根据丰台区医疗质控中心的实际情况进行更为科学的设置。目前来看,采用直线式管理结构较为合理。各部门人员的权责明确,同时方便决策的及时传达。另成立医疗质量督导专家库,利于对专家委员资源的调整、补充。
关于专职人员/专家组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作用研究较为充分。学者刘宏鸣、王魁、王寅、徐茂从专家组资质认定、功能定位、以及在规范医疗行为、辅助医院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来说明专家组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5]。学者尚秀花则指出医院机关在医疗质量管理中应起到组织指导、联络协调、把关监督、枢纽保障这几个重要作用[6]。学者杨永强、 彭堃等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过程中引入了“首席质控师”的概念,“首席质控师”要完成院内的医疗质控工作,还要配合科室主任完成科室的医疗质控工作,“首席质控师”制度的开展在医院落实全面医疗质控中起到重要作用,促进了医院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7]。
所有研究均肯定了专职人员/专家组医疗质量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这也丰台区医疗质控中心成立专门的“医疗质量督导专家库”的重要原因。
图2 丰台区各医疗质控中心组织结构图
2015年,丰台区医疗质控中心管理工作交由区综合服务中心医管部后,首要的工作任务为定期组织专家到各医疗机构检查指导工作,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现能够每年定期进行专题检查指导、系列检查指导、并召开各质控中心年终工作总结会,但部分工作职责履行存在不到位的情况。
关于医疗质量管理,“风险预警”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改进措施。学者栾进在其论文中就提出将应用于工业企业和商业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模式”运用到医疗质量管理中,将风险管理计划与医疗质量保障计划有机结合并一同实施,并构建风险预警体系,从而达到排查风险隐患,完善医疗质量监督的目的[8]。学者朱士俊提出医疗质量管理应以“持续质量改进”和“质量管理创新”为手段,并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有机结合,这种手段非常符合医疗质量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9]。
虽然丰台区各医疗质控中心各项工作逐渐规范、步入正轨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针对各项问题进行“风险预警”,将各质控中心的工作进行科学的管理优化,确保医疗质量管理在“持续质量改进”的基础上进行“质量管理创新”,才是提升丰台区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
2.1.1 增加单次检查指导时间,科学提升检查频率
目前专业检查时间不充分造成了检查不全面、检查效果较差、不能充分和专家沟通交流等一系列问题。以检验专业为例,只有实际进行检验操作并读取结果,才能发现在检验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但目前检查时间过短造成无法读取检验结果,造成了检查的片面性,从而对检查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存在影响。增加检查时间还有利于和专家的充分交流,能够更详细地解释相关建议或改进措施,利于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提升。
此外,检查频率也应科学化、周期化。将督导检查工作行成常态化的机制,不仅能够更为合理地安排专家队伍,还能更为科学合理地进行时间规划,保证对各医疗机构进行充分检查。科学地设置检查频率,有利于提升各单位对医疗质控中心督导检查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能够让各医疗机构提前做好充分的迎检准备。每年固定开展“医疗质量安全月”活动,充分调动辖区内各医疗机构、各医疗质控中心的工作积极性,集中各方力量,将“医疗质量安全月”活动作为丰台区医疗质量工作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
2.1.2 不断完善各项检查标准
针对部分检查标准适用性差的问题,建议继续完善各项检查标准,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第一,针对不同级别的单位制定适宜的检查标准。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衡量所有的医疗机构,会出现过高/过低的情况,建议一级及一级以下医疗机构一套检查标准,二、三级医院一套检查标准。第二,细化各项检查标准。改变现有的各专业检查标准打分形式不统一的情况,统一采用百分制或者分级评判的方式,结尾加入专家指导建议,让检查结果更科学、直观。第三,随时更新检查标准。每年召开的医疗质控中心会议,不仅要对医疗质控中心的工作做总结规划,还应对各项检查标准进行梳理,及时删除陈旧标准,增设新标准。
2.1.3 针对实际需要增设医疗质控中心
丰台区医疗机构增长速度快,现有的医疗质控中心虽然基本涵盖了医学的基本专业,但远不能满足所有的专业需求,应根据实际需要增设医疗质控中心,为丰台区卫生事业提供全方位保驾护航。目前丰台区设有医疗质控中心还不能完全满足各专业的需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康复医疗、老年护理、健康体检这三个专业的重要性也将日益凸显。在对辖区内100份样本进行增设质控中心调查时,回收有效样本74份。调查显示,康复医疗、老年护理、健康体检这三个专业也是大家认为最有必要增加的医疗质控中心。见图3。因此,医疗质控中心建设工作必须及时跟进医改形势、响应国家相关政策、适应社会需要。
图3 有关增设医疗质控中心的调查情况统计
关于提升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上,学者许朝晖、徐卫国提出要通过系统控制、重点控制、实时监测控制三方面来进行医疗环节质量的控制,这种三位一体的控制手段能够加强了对医疗环节、医疗行为过程的控制,是保证医疗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根据丰台区实际情况,优化专家结构,是实行这种三位一体控制手段的重要方式[10]。
2.2.1 据单位性质选择适宜专家
目前丰台区医疗质量督导专家库的专家来源多为区域内二、三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的专家占比不大。在外出检查时,也是根据检查内容从各质控中心抽调专家。但是,大医院资历高的专家在检查时往往会用较高的标准去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因此提出的检查指导建议并不太适合基层。反而是一些来自基层单位的专家,更能为基层单位的医疗质量发展提供针对性强、可行性强的建议。
2.2.2 采用针对性更强的检查指导方式
目前,专家组在检查工作时采用的指导方式主要有:统一对科室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指导,逐一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检查指导,对科室负责人进行检查指导等。在对辖区内100份样本进行检查方式针对性调查时,回收有效样本74份,其中有48.65%的人认为“统一对科室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检查指导”能使检查更有针对性。见图4。
通过此项调查,可以发现医疗机构对专家在检查时统一科室全体人员进行指导的愿望迫切。各医疗质控中心也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此种检查方式纳入长效的工作规范。
图4 检查指导方式针对性调查情况统计
在医疗质量督查中增设相关互动环节,能够持续促使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首先,应增加复查环节、答疑环节。针对检查出现的问题进行复查是对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最有帮助的手段,但现实情况却是基本缺少复查环节。因此,在第一轮检查结束后,为保证各医疗机构针对专家所提的建议进行持续改进,应增设复查环节。复查环节以检查结束后的一个月至三个月内完成较为科学,各医疗机构不仅能有较充足的时间对问题进行纠正改善,也便于将改进措施常态化,使复查环节更真实有效。现阶段检查时间较短,以后的督导检查工作,在延长检查时间的基础上可增设答疑环节,既能让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和专家更好地沟通交流,商讨改进措施、提升业务能力,也能让专家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情况加深了解。
另外,增加培训环节,以保证各质控标准的标准化实施。目前各医疗机构对各项检查标准在认知和理解层面或多或少地都存在问题,导致自身无法对照标准进行规范整改,检查过后也没有具体的标准来衡量是否达到改进效果。对此,丰台区各医疗质控中心可以定期聘请专业水平高、经验丰富的专家举行培训,进行标准的解读、更新等,并将检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规范,达到紧跟专业发展趋势,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的目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为医疗机构和专家之间“牵线搭桥”,将专家邀请至医疗机构内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培训。
第三,增设对医疗质控中心的监督考核环节,有助于各医疗质控中心持续发挥作用。建议考核环节由丰台区卫计委牵头、综服中心医管部配合,根据各医疗质控中心工作职责进行考核,包括:主任委员单位的工作、质控标准制定、专业质控培训工作、质控督查工作、跟踪复查环节、上级交办工作完成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内容,并对考核结果优秀的医疗质控中心进行表彰嘉奖,以增强工作动力。
[1] 侯志宏,封小林.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0,10:77-78.
[2] 刘乃丰,李星.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22(4):1-5.
[3] 王立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
[4] 徐芳.协作性公共管理视角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研究—以深圳市Z医院为例[D]. 云南财经大学,2015.
[5] 刘宏鸣,王魁,王寅,等.专家组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功能和作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21(7):632-633.
[6] 尚秀花.医院机关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1,8(3):180-182.
[7] 杨永强,彭堃,张兆元,等.实施首席质控师制度 加强医疗质量内涵建设[J].中国医院管理, 2013,33(5):52-54.
[8] 栾进.医院医疗质量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D].第三军医大学,2010.
[9] 朱士俊.医疗质量管理发展现状及展望[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10(3):204-206.
[10] 许朝晖,徐卫国.有效控制医疗环节质量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7,14(3):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