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重工具性轻人文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西文化的失衡愈发严重。在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笔者建议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以上问题,即通过"EGP+中西文化"的课程设置、增加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的选材、提高英语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和建立建立一套以知识、能力和人文素养为核心的多维度评价体系等全方位,多渠道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尤其是中国文化素养,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走出去"战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 工具性 人文性 中西文化失衡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国际交流、科技和文化交流等日益频繁,对大学生英语水平要求更高,更加专业化和职业化。尤其是21世纪初国家大力推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其目的在于使中国文化、中国模式、中国故事走进他国人民的内心,走进岁月和人类历史深处。“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要走得出去、走得顺畅,民心必先相通,而民心相通的前提是文化的彼此认同。文化的交流可以促进彼此的发展,消解纷争。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即实现中国文化的全球化与传播,首先就要实现在现代社会传承中国文化。大学生是将来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更是传承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主体。融语言、文化于一体的大学英语课程无疑是实现中国文化传承与传播有机结合的理想载体。
通用英语(EGP)作为大学英语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几乎是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人是语言的传播者,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人的思想的灌输就是传播文化最好的方式。因此,在通用英语课堂中加入中西文化教学将成为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输出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基于这种现实的输出驱动需求,最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征求意见稿)特别强调大学英语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同时,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复合型人才:“在国内有关高校设立相关专业,优化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加快培养专门从事文化产业国际推广和市场运作的中高级人才,为我国文化产业更好地 “走出去”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这就要求我国的英语学习者要熟悉本国文化,并可以借助英语输出中国优秀文化。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应用型高校“EGP+中西文化”的教学模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需。
二.现状及问题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重工具性轻人文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西文化的失衡愈发严重。目前一些高校的大学英语课堂授课重点依然是语言的工具性:注重词汇,短语,语句的讲解,提升学生的基本功;而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的较少。以至于有些大学英语课几乎沦为一门语言工具课。
美国语言学家Edward Sapir(2002)曾经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英语作为西方语言的代表,带着国际语言的通行证,乘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向着东方古老国度长驱直入,一路卷着英语热的狂潮,源源不断地将西方文化输送到了中国,并以语言所特有的穿透力给中国的民族语言与文化注入了异族成份。”西方文化借助英语这个载体强势进入中国,而中国却没有借助同样的载体给予同等反击。我国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中国不应该满足于人类物质生产加工厂的地位,需要重新认识自己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中国应该有魄力和勇气参与调整当代世界文明进程,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且要把这种声音放大为国际的声音;中国在争取物质现代化的同时,要尽快实现精神现代化。中国在向西方学习,拿来了一个世纪以后,也要开始送去,让世界了解我们的优秀文化,尽快结束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单向透支和文化赤字现象。
但是由于没有有效的输出途径,世界对中国文化知之不多,少而不详。比如,一些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陈旧落后,甚至在其母国有目的的引导下,持有强烈的偏见,使中国文化在输出过程中苦难重重。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有两个重要的载体,一个是孔子学院,另外一个是华文教育。在这两个重要载体中,孔子学院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一些。但是孔子学院在推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遇到种种阻碍需要我们反思。比如,日本所有的国立大学都不接受孔子学院。美国有的州拒绝开设孔子学院,还有已经开设的孔子学院与总部的合同到期后便不再续签的情况。这些闭门羹让我们意识到“中国文化走出去”不能仅仅依靠国家政府层面的主导式推行,也需要借助于国内英语教育“润物细无声”式的输出。
三. 怎么做?
可以说,目前大学英语教学遇到了最好的发展时刻,也到了最危急的發展时刻。最好的时刻是因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和世界地位的提升为我们赢得更多的话语权,更多外国人愿意倾听来自中国的声音,这有助于我们用英语把这些声音传递出去。最危急的发展时刻是因为目前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不匹配,无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语言支持。要解决以上提到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 在课程设置方面重视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西文化交融,尤其是中国文化的输出。建议高校在大学英语课堂之内外,加入中西文化教学,尤其是中国优秀文化。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选修课,自主学习中心,第二课堂的形式等。换句话说采用“EGP+中西文化课程模式”,将人文性教育素材有效地融入大学英语课堂,尤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播,以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能力。改变目前在交流中,西方文化“单项输入”的局面,形成中、西文化“双向交流”双赢格局。加强文化传媒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运用新媒体工具,塑造和谐友好的文化生态和舆论环境。文化的交流可以促进彼此的发展,消解纷争。促进文化互鉴和彼此认同,可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创造有利条件。
2. 在教材撰写方面加入并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目前已出版的各类大学英语教材中,传统文化题材的选材较少。在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中,为了确保输入语言的纯正与地道,课文选材都是清一色地出自于英美国家,甚至有些教材以 “原汁原味”等字眼标榜。这种教材单一选材的方式强化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同,而弱化了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外语教学理论中的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告诉我们,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传统文化英语输入的欠缺就制约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在跨文化意识培养上过分强调外国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而忽略中国母语文化知识的培养,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明显不足,从而造成“文化失语症”。
因此应努力探索如何将经典的优秀的中国文化有效的引入当前大学英语教材中。结合当前大学英语教材,有计划、有目的、系统性地将中国优秀文化元素导入语言教学中。比如可以加入以下中国的传统文化,例如:中国的儒、道、佛教,以及中国哲学等文化(Philosophy & Religion)、中国的艺术(Arts)、中国的民俗文化(Folk Customs)、中国的著名名胜古迹(Famous Scenic Spots and Historical Sites)等。
3.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中国英语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俗话说,老师若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该至少有一桶水。想要培养中国文化素养比较高的学生,英语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诸多优秀中国文化的储存者和传递者。而实际情况是由于多数英语教师都是英语专业科班出身,而国内大部分英语专业的课程中又没有传统文化课的设置,这就造成了大多数英语教师传统文化知识的空白。且有些高校在英语教师的招聘或职称晋升中要求要有海外进修经历,这就进一步固化了教师的西方文化知识结构,消解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目前国内一直存在崇洋媚外的思潮和现象,这与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取的片面信息有一定关系。很多英文老师受西方思想影响太深刻,经常拿西方比较好的一些方面来反衬中国一些不太理想的一面,这样的不客观对比导致对本土文化的偏见,消除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针对这个现象,首先应该提升加强英语教师的人文素养,尤其是中国经典文化的素养。必要时,可以对英语教师进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培训。
4.建立建立一套以知识、能力和人文素养为核心的多维度评价体系。
根据文秋芳教授于21世纪初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在强化输出的指导下,学生会进行有意义,有目标的输入。目前,我们国家的考试体系已经加强中国文化的输出,希望以输出反促输入。比如大学英语四六级,专业英语四级八级翻译题变为中译英,话题一般是中国文化或者中国元素。这样,学生在考试的指挥棒下,会比较多的关注中国文化,尤其注重将中国文化翻译成英文。虽然,目前这种以考试为目的的引导性教育尚有弊端和非议,比如,学生是被动输出中国文化,非主动;又比如,以考试为导向的文化输出在考试结束后可能会失去作用,学生可能会忘记如何翻译这些东西,但是,这些考试最终会反向引导甚至强迫学生注重优秀中国文化的输入,因为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换句话说,如果学生不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他们就很难在考试中获得理想成绩。
在评介体系的指导下,大学英语日常教学再加入中西文化教育,可以全方位多渠道加快中国文化的输出。在庞大的英语学习者群体中,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将这部分中国文化传输出去,但由于基数庞大,其作用和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四.結语
中外文化的交流融通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彼此的文化认同。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推进,文化融通人心的作用更加凸显。而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可充分消解“走出去”要面对的“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等言论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有独特的优势,融合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大学英语课程更是大学生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不二选择,但目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还有不少问题。因此,要通过“EGP+中西文化”的课程设置、增加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的选材、提高英语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和建立建立一套以知识、能力和人文素养为核心的多维度评价体系等全方位,多渠道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尤其是中国文化素养,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走出去”战略。
参考文献:
[1]DengXianchao,邓显超.提升我国传统文化的机遇与挑战.长白学刊,2009年第2期.
[2]HanXing,韩星.全球化背景下的儒学与中国文化整合〔J〕.东方论坛,2006,(01).
[3]HuangXiangyang,黄向阳.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J〕.社会科学2007,(01).
[4]LiBingyi,李炳毅.中国传统文化:现状和发展[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2(6).
[5]LiCaiyun,李彩云.新形势下应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理论学习,2002年第7期
[6]SunWenshun,ZhangChangjiang,孙文顺.张长江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的思考-改革与开放2009,(20).
[7]YuWenfu,于文夫,中国梦的文化内涵与文化走出去战略《光明日报》(2014年05月24日07版)
[8]ZhangXiaoying,张小英.高校图书馆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途径.商品与质量2011年8月刊.
作者简介:
胡英歌,(1983—),女,硕士,讲师,武汉东湖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