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热处理加工方式对牛奶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2018-03-16 07:14:59尤亮亮
中国乳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巴氏色谱法杀菌

文/梁 超 尤亮亮 张 微

(1 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2 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3 四川新华西乳业有限公司)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之一,体内不能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等作用[1~3]。此外,有研究指出维生素C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4]。维生素C是牛奶中存在的比较丰富的维生素之一,但维生素C极不稳定,遇空气中氧、热、光、碱性物质、氧化酶以及金属离子就会被破坏,在加工、烹调以及储藏过程也会氧化分解[5]。

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比色法、荧光光度分析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分析法、毛细管电泳法、微生物法、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等[6,7]。目前,牛奶中维生素C测定的国标方法为荧光光度分析法。一些常规比色法操作繁琐、费时,且往往灵敏度较低。近年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报道较多,所使用的检测器种类也较广泛[5,8,9],因高效、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而被普遍采用。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杭州和安徽两个地区的原料奶、巴氏杀菌奶以及UHT奶的维生素C含量,比较不同热处理加工方式对牛奶中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条件

试剂:维生素C标准品:纯度99.9 %,德国Dr. Ehrenstorfer 公司生产;甲醇:色谱级,美国Tedia 公司生产;盐酸:优级纯;试验用水均为超纯水,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材料:牛奶样品来自于江苏(工厂1)和安徽(工厂2)两个地区的工厂,每个工厂的原料奶、巴氏杀菌奶及UHT奶均为同一来源。

仪器与设备:液相色谱仪(Agilent 1260):配有可变波长检测器(VWD);离心机(蜀科LG10-2.4A);旋涡混匀器(Ika MS3);电子天平(龙腾ESJ-200-4B);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KQ-5200E)。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ZORBAX SB-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二氢钾:甲醇(96:4);检测波长为285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进样量为20 μL。

1.2 样品收集和制备

1.2.1 巴氏杀菌奶和UHT奶样品工艺流程

按照原料奶→过滤与净乳→预热→均质→热处理(巴氏杀菌法85℃/15 s、UHT法137 ℃ /4 s两种常用工艺)→冷却→灌装→成品,分别制备巴氏杀菌奶样品和UHT奶样品。

图1 维生素C标准品色谱图

图2 样品维生素C色谱图

图3 维生素C标准曲线

1.2.2 样品的制备

准确移取牛奶10 mL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0.1 mol/L盐酸5 mL,超声提取30 min后再加入35 mL 0.1 mol/L盐酸,涡旋混匀后6 8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经0.22 μm针孔式滤膜过滤后上机分析[5]。

1.2.3 标准储备液配制

经维生素C标准品纯度换算,准确称取10.01 mg维生素C标准品,用0.1 mol/L盐酸定容至10 mL棕色瓶中,浓度为1.0 mg/mL。为避免分解,标准工作液现用现配,临用时用0.1 mol/L盐酸稀释成不同梯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维生素C的色谱图

在本文色谱条件下,维生素C的保留时间为3 min(图1),由图1可以看出分离度较好。图2为样品维生素C色谱图,可以看出,经过离心处理后样品的杂质峰较少,对柱子也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准确移取维生素C标准储备液0.2、0.4、0.6、0.8、1.0 mL,用0.1 mol/L盐酸稀释成浓度分别为0.02、0.04、0.06、0.08、0.10 mg/mL的标准系列。由图3可以看出,在0.02 ~ 0.10 mg/mL范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

2.3 方法精密度分析

选取工厂1的三种牛奶在同一试验条件下进行6 次平行测定,测定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0.63%,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再现性。

2.4 回收率试验

选取工厂1的UHT奶样品,准确移取10 mL牛奶,分别进行两个不同含量的加标0.01 mg及0.02 mg各三次平行试验,回收率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加标回收率均在86.1 % ~ 95.9 %,说明方法准确度较高。

2.5 不同热处理方式对牛奶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不同热处理方式对牛奶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如表3所示。牛奶经不同热处理工艺加工后,维生素C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牛奶中维生素C含量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损失增多;与原料奶(即生乳)相比,维生素C的损失率:UHT奶(14.32%、5.80%)> 巴氏杀菌奶(8.63%、4.32%),其中工厂2的巴氏杀菌奶和UHT奶中维生素C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生产工艺相同,但不同工厂实际使用的设备、管道等不同,导致维生素C含量损失有所差别。当热处理温度高时,作用时间较短对维生素C的热损失率影响相对较小。整体来看,维生素C的损失率最高为14.32 %。

表1 精密度分析结果

表2 回收率试验结果

表3 不同热处理方式对牛奶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3 结论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维生素C含量,探索在不同热处理加工条件下牛奶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采用UHT法维生素C损失最多达14.32%。本文采用的方法可作为牛奶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且方法准确、高效,为相关检测人员提供研究参考,同时为消费者选择牛奶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1] 杨轶眉,戴彦韵,周泽琳,等.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研究[J]. 农业机械,2012(12):120-124.

[2] 王敬,刘彩虹,马育松,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强化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J]. 化学分析计量,2014,23(6):29-33.

[3] 朱娜.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0):315-317.

[4] 王曙阳,梁剑平,魏恒,等. 骆驼、牛、羊、人乳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与比较[J]. 中兽医医药杂志,2009,28(6):35-37.

[5] 陈治明,洪亮.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的维生素C含量[J]. 现代食品科技,2011,27(6):707-709.

[6] 李秋菊,王亚红,刘秀萍. 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89-91.

[7] 吴景,邢书霞,曹进. 食品中维生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8):2881-2889.

[8] 任丹丹,谢云峰,刘佳佳,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 9种水溶性维生素[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5(3):899-904.

[9] Márquez-Sillero I,Cárdenas S,Valcárcel M. Determination of watersoluble vitamins in infant milk and dietary supplement using a liquid chromatography on-line coupled to a corona-charged a e r o s o l d e t e c t o r[J]. J o u r n a l o f Chromatography A,2013,1313(19):253-258.

猜你喜欢
巴氏色谱法杀菌
果汁饮料如何杀菌
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可满足对苹果全爪螨的防治需求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甜蜜素
巴氏杀菌水牛奶在不同储存条件下微生物增长规律的研究
中国乳业(2016年4期)2016-11-07 09:50:29
巴氏醋杆菌核酸修复酶UvrA对大肠杆菌耐受性的影响
冷杀菌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食品界(2016年4期)2016-02-27 07:37:09
食品工厂的洗净杀菌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分析紫脲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藻油中的DPA和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