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宁
在现代化教育以及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在小学阶段开设信息技术,并以此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学习信息文化和高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如何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进行阐述,以期为同行业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目前,教育部门实施的新课改影响着我国教育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在小学教育阶段加设信息技术科目。信息技术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操作性,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正确对待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应用,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上的应用
小学作为教育的第一阶段,是学生整个教育生涯奠定基础的关键阶段,而信息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已经渗入到各个领域,且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堂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结果,同时也为实现现代化教育奠定基础。所以,教师应正确认识在小学教育阶段开设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正确对待其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地位和应用。同时,教师也要做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思维,并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之,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也是小学教师的重要教学工作。
二、灵活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因年龄小、活泼好动的特点,课堂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并不长。教师如何利用这段时间做好教学工作是保障教学效率的前提,也是小学教师教学研究的关键。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制定教学计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多变、创新教学模式,以此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学习Word编辑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段文字,让学生按要求完成格式编辑,保证文字正确率。教学时可以采取选择竞赛的方式,对速度快、效率高、错误率低的同学进行加时赛,增加难度,最后获胜的同学给予奖励。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竞争精神,为今后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丰富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可以采取丰富教学活动的教学方式,以此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关于丰富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开展实操演讲的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对信息技术某个知识点可以一边在计算机上操作,一边演讲,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四、实践教学,锻炼动手能力
当今社会,计算机是信息技术的最主要实现工具,也是主要的通信工具,具有科学性、严谨性、操作性、程序性等特点。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一定要适当开展实践教学,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的综合学习能力,为今后学习深层次的信息技术奠定基础。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时,要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为小学生思维方式还未定型,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可以利用这一点设计实践教学方案。例如,PPT制作时,教师可以插入视频;也可以对图片或文字以动画的形式插入,如渐变回放插入,同时加强文字闪烁强调。然后要求学生针对某个主题做一套PPT进行演示,这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就会学习到PPT的其他動画效率和文字强调效果或其他功能,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这课堂知识掌握程度。
五、反思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每堂教学活动都是教师水平的提升,积极做好课后教学反思,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断探索,对实现学生综合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特殊性,教师制定教学方案时,除了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状况外,也要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综合考虑,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也可以促进教师不断丰富自身专业知识以及教学经验的积累。总而言之,积极做好信息技术教学反思,对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六、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教学科目,教师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要灵活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活动以及开展教学实践等教学方法,以此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加强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进而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宿迁市宿豫区特殊教育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