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雁,冉 俊,谭海锋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眼科 404000)
青光眼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我国青光眼发病率呈现上升及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1]。对于确诊的青光眼患者,应该立即解除瞳孔阻滞,重新开放房角,尽可能降低眼压,避免对患者视力进一步产生影响。但是,临床上部分患者虽然给予常规降压药物,却难以将眼压降低到正常范围内,使得高眼压持续存在。研究表明,高眼压持续时间与视功能、视神经损害关系密切,且患者眼压持续时间越长、眼压越高,视神经损伤越严重[2]。因此,为了避免对患者视神经进一步损伤,该类患者应该立即进行手术治疗。但是,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进行手术治疗时,由于患者眼部组织相对脆弱,部分患者甚至伴有水肿,容易增加术后并发症[3]。为了探讨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视力的影响,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0例(90眼)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0例(90眼),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43~81岁,平均(58.74±5.37)岁;27例左眼,18例右眼。观察组45例,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42~80岁,平均(59.61±5.48)岁;29例左眼,16例右眼。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诊断标准[4];(2)均符合手术治疗适应证,且患者术前均得到确诊;(3)具有青光眼视盘损害体征及视野变化。排除标准:(1)不符合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及纳入标准者;(2)具有其他类型青光眼手术史者;(3)资料不全或难以配合治疗者。本研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监督下完成,患者及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患眼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术前检查。两组术前均给予常规检查和特殊检查(包括前房角镜检查、眼压检查、A超检查、视野检查),了解患者病因等。(2)术前治疗。两组术前均给予局部、全身降压综合治疗。术前让患者保持良好的睡眠,必要时给予舒乐安定片治疗。术前10 min肌肉注射0.1 g苯巴比妥注射液(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5613)和0.5 g酚磺乙胺注射液(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3021167),叮嘱患者排尿1次。对照组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眼压控制正常后3 d手术治疗,观察组通过3~7 d局部、全身降压后将眼压降低到最低后开始手术治疗[5]。(3)手术方法。两组均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患者采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0.75%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等量混合麻醉,待麻醉生效后进行消毒铺巾,显微镜下对上直肌进行牵引、固定。观察组根据患者眼压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前房穿刺放房水,以穹隆部位基底制作结膜瓣,巩膜面烧灼止血,制作大小为4 cm×5 mm,深度为1/3~1/2的梯形巩膜瓣,将其剖入透明角膜缘内1 mm,根据患者眼部情况、年龄等给予抗代谢药物丝裂霉素,放置0.4 mg/mL丝裂霉素棉片于巩膜瓣及周围小范围巩膜面1~3 min,80~120 mL生理盐水冲洗。在眼球颞上方透明角膜缘内0.5 mm部位采用15°刀刺入前房,轻压穿刺口后唇缓慢放出部分房水,观察组患者待眼压降低后,沿着巩膜瓣根部切除1.5 mm×3.0 mm小梁组织,并对相应宽基底周边虹膜切除,对色素颗粒进行冲洗,采用10-0尼龙线进行缝合、固定。术后注射2.5 mg地塞米松注射液、涂红霉素眼膏,术眼包扎[6]。两组术后均给予全身、局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及预防感染,以减轻术后炎性反应,促进滤过泡形成。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给予散瞳剂,对于出血者增加止血药物。同时,两组术后第7天拆除结膜缝线[7]。
1.3观察指标 (1)视力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视力情况。(2)眼压水平。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眼压情况。(3)安全性。观察两组术后前房出血、浅前房、白内障加重、恶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视力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视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恢复情况比较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水平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眼压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水平情况比较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9%(4/45),对照组为6.67%(3/4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疾病,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引起患者失明。对于常规抗青光眼手术而言,需要将患者眼压控制在21 mm Hg以下方可手术,不仅能降低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提高手术成功率[8]。但是,部分原发性闭角青光眼患者使用降压药物后,眼压难以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导致视功能及视神经等均发生明显的损害。研究表明,当患者眼压超过40 mm Hg时,不仅会压迫患者视神经,还会进一步引起眼部组织损伤,严重者甚至会引起视网膜动脉栓塞。因此,加强患者术前眼压控制,尽早手术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9]。
有研究表明,高眼压下青光眼手术效果,如果手术方法得当,手法轻柔,并且术中持续给予降眼压药物,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从而改善患者视力[10]。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月、3个月视力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视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看出,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促进患者恢复。对于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不仅能缩短患者的病程,减轻精神和经济压力,还能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视力,其远期疗效与正常眼压手术相同[11]。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眼压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结果还表明在持续高眼压状态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具有安全性、有效性,手术治疗能快速改善患者症状,避免患者病情持续恶性发展。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9%,对照组为6.67%,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能解除患者长期高眼压引起的疼痛,安全性相对较高,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能促进患者恢复。但是,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时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手术过程中容易引起眼内出血、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前应完善相关检查,了解患者病因、病史等,术中持续给予降眼压药物,并且医生必须充分意识到手术的危险性,做好相应的应急措施,对于出现异常患者应该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降低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12]。
综上所述,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理想,但是术前高眼压持续时间越长,手术预后越差,术前应采取措施降眼压,改善手术预后。
[1]刘艳艳,余涵.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疗效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32(2):160-162.
[2]RONDON C,CAMPO P,ZAMBONINO M A,et al.Follow-up study in local allergic rhinitis shows a consistent entity not evolving to systemic allergic rhinitis[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14,133(4):1026-1031.
[3]吴敏,胡竹林,陈燕华,等.两步法治疗持续高眼压状态的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J].眼科新进展,2015,35(2):154-157.
[4]杨文慧,韩琪,陈松,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小梁切除术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J].中华眼科杂志,2016,52(2):104-109.
[5]王丽丽,李达,杨阳,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疗效[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0):1937-1939.
[6]牛静宜,金玲,刘晓红,等.微创联合手术治疗持续高眼压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3):218-220.
[7]MATLACH J,FREIBERG F J,LEIPPI S,et al.Comparison of phaco trabeculectomy versus phaco canal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ncomitant cataract and glaucoma[J].BMC Ophthalmol,2013,13(13):1-3.
[8]KYARI F,TAFIDA A,SIVASUBRAMANIAM S,et al.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diabetes and diabetic retinopathy:results from the Nigeria National blindness and visual impairment survey[J].BMC Public Health,2014,14(1):1299-1301.
[9]万丽.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2):2074-2076.
[10]韩冬,卢文胜,王晓冰,等.7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下行抗青光眼手术的临床效果评价[J].临床眼科杂志,2016,24(2):127-129.
[11]王克,邵倩.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时机及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12):2442-2445.
[12]王伶俐.睫状体光凝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0):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