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建设的理念解析与发展方向

2018-03-15 07:17贾玉成
中国国情国力 2018年2期
关键词:特色产业人口小镇

◎贾玉成

当前,关于特色小城镇的发展思路仍处于探索之中,虽然国家发改委、中财办以及地方政府等对于特色小镇的定位不尽相同,但基本形成了以下共识: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基础、功能有机组合、优美的自然形态、富有创造活力的机制。当前,对于特色小镇的研究主要强调了“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等发展理念,但缺少对乡镇从已有区域特征出发的分析,同时,特色小镇的发展归属于城市化建设的大框架之下,两者在目标和发展路径上存在明显差异。如何认识这种差异?如何结合客观实际定位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规划?应从特色小镇的固有特征出发,从“特色”和“小”两个角度,把握特色小镇的发展要求,进一步结合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对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作出理性判断。

理念解析:“特色”和“小”是关键

1.核心竞争力是“特色”,特色小镇尤其以产业特色为重中之重

(1)坚持产业兴镇,就是根据区域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挖掘当地最有基础、最具潜力的特色产业,做精做强主导特色产业,打造具有持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独特产业生态,谨防“千篇一律”的产业规划。从浙江的特色小镇发展经验来看,当地的发展聚焦于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和高端装备制造七大新兴产业的做法,是在充分考虑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未来发展趋势下作出的判断,根据区域内不同城镇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布局。

(2)特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以资源禀赋为基础,而且更关注于“软件服务”,即连接劳动者与生产之间的“文化符号”。文化符号是一种精神、价值社会属性的核心象征,是维系社会运行和发展的“软实力”要素。一个地区的特色产业产生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即区域文化特征也是特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欧洲小镇的“特色”要素,集中体现为具有较长的时间积淀,以人文和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特征,如特色精神或政治地标;特色名人故居、博物馆;风俗规矩与生活方式;特色礼仪节庆、展会赛事等。客观实践中,单纯的产业发展较为简单,如经济园区模式,但将文化内涵与产业有机结合的特色产业则十分困难,而这也正是产业中的“特色”所在。国际上著名的特色小镇,多是实现了特色产业与特色文化的有机结合。如瑞士格拉斯地区是花草优生地带,众多花场每年可采集鲜花超过700万公斤,形成花草种植业。格拉斯小镇有30多间香水工厂,并建造了格拉斯三大香水作坊和香水博物馆,将香水的制作过程、工厂的历史展现给游客。这极大地推动了格拉斯的旅游业发展,建立了完善的香水产业链条。

■ 秋露横江 董年龙/摄

2.具有“小”的特点

这里的“小”的内涵,包括直观上的区域面积小、人口少以及延伸出的产业精致性等特点。与城市相比,特色小镇的区域面积极为有限,尤其体现为当地人口规模十分有限。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特色小镇建设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7年中国特色小镇人口排名TOP100中,人口超过10万的小镇有32个,超过20万的小镇有6个,其中,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柳市镇人口最多,超过28万,人口最少的为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龙华镇,为6万人左右。区域面积和人口的有限性,会直接影响特色小镇建设的产业安排和整体规划方针。对特色小镇而言,区域面积和人口较少的特点正是小镇自身的优势之一。

(1)在大城市面积扩张和人口集聚的背景下,城市外貌的趋同化愈发明显。而与大城市相比,小镇在区域和人口规模上的反差,恰恰增加了自身“神秘感”和吸引力。

(2)小城镇的“外貌差异”衍生出了更加亲切和自然的社会关系,构成小镇的文化资源。根据城市人际关系研究显示,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深入,城市社会人际关系片面化和表面化,人际关系疏远等特征也愈加明显,引发了“逃离城市”等类似“逆城市化”现象。小城镇由于其面积和人口规模的有限性,客观上有利于拉近人际间的空间距离,提高了人际往来的概率和专注度,衍生出区域内人际网络的“亲切感”体验。

(3)特色产业的“小而精”,强调了主导产业类型的单一和产业层次的深化。如汇集高技术企业的“硅谷”、主打税收优惠政策的对冲基金小镇“格林威治”,以及负有盛名的巧克力主题旅游城市“好时小镇”。同时,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更强调产品精细化和产业链环节的延伸,特别是后者,主要体现为从原有加工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的趋势,实现二、三产业间的联动。如在奥地利瓦腾斯水晶小镇,约1/3的居民是施华洛世奇的员工,另外2/3人口中,约80%以上从事与施华洛世奇有关的旅游、餐饮和服务行业。对于空间区域和市场规模有限的城镇而言,主导产业部门的“单一性”特征,恰恰是产业发展精细化、网络化的必要条件。

方向把握:实现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城镇化建设应该形成大城市与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特色小镇是实现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城市化发展的普遍规律与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有必要明确特色小镇建设的方向。

1.特色小镇需要练好内功

特色小镇的“灵魂”在于产业及其相关文化体验的“稀缺性”,特色产业的涌现,更多是先天“偶然性”以及长时间发展积累的结果。如浙江西湖云栖小镇、西湖龙坞茶镇本身已拥有丰富的旅游产业发展实践,绝非短期之内打造而成。因此,特色小镇的规划和建设应该立足长远视角,以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为抓手,强调产业链上下游的网络连接和协调发展。与此同时,特色小镇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实践,相关部门需要尊重客观规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推进小镇建设。

2.以就近城镇化构建可持续发展动力

特色小镇的发展应具备可持续性基础,当地生产生活的运行应具有“相对独立单元”特点。虽然中央提出“三个一亿人”规划,指出“引导约一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但“就近城镇化”不等同于中西部农村人口的就地城镇化。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薄弱、公共资源匮乏的现实,使得当地就业机会不足、难以吸收大量农村人口,基础设施不足也降低了人口的生存质量。虽然部分小城镇具备突出的旅游资源,但也很难将其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可以把成都、合肥与武汉等中西部大城市,作为“就近城镇化”的人口流入地。因此,从产业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特色小镇应加强与邻近中心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网络关联,满足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需求。

建设思路:“小而美”的特色小镇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主观联系客观”的方法论,警惕特色产业“蜂拥而上”

特色小镇的“灵魂”就是兼具稀缺性与价值性的特色产业。在安排相关产业政策时,当地政府需要客观认识本地的禀赋优势,不可盲目跟风;更为重要的是,相关决策部门要把紧审批关口,客观评价地方是否存在建设特色小镇的禀赋优势和可行性方案。另外,在进行政策绩效考核评价时,要提高政策安排和配套措施的有效性,尽量减少寻租行为。

2.坚持“特色”和“小”的特点,追求“小而美”,不搞“圈地扩张”

(1)特色小镇的建设应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单一的主导产业,考虑产业链上下游的生产关联和价值联系,如在单一的加工制造业基础上,可考虑引入工业景观的旅游服务业;在特色书店中,引入相关文化衍生品和创意类产品。

(2)牢牢控制小镇的区域面积,谨防过度开发和“圈地”。考虑到当地市场容量的有限性,以及人文、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等,政策部门需要严格监管,严格审核相关土地征收和扩建项目,有效识别和处罚变更土地项目用途的套利行为,切记不要将特色小镇变为“房地产小镇”。

(3)特色小镇的规划和建设应以改善当地或周边居民的民生工作为出发点,谨防形成单一的创业园区或旅游景区。特色小镇的生命力在于“人”,改善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打造宜居生态,才能“留住人”。民生工作应当从完善公共服务和构建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两方面入手。

3.发挥特色小镇在农村和城市间的“桥梁”作用,构建农村和城市间的有机连接

(1)以城镇建设带动乡村振兴,解决周边乡村的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满足特色产业发展的要素需求。

(2)构建城镇与周边中心城市的商业网络关联,集中体现为产业链上下游的嵌入,如城镇的特色制造业要嵌入中心城市的市场调研开发和创新,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感知的前瞻性、敏感度,以及新创意、新思想的产品转化速率。

(3)城镇与中心城市的联动效应还体现在资金供给和产品需求方面,一方面,要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放宽市场准入政策,加强产业与信贷资本的合作关系,设立特色小镇发展基金,满足产业发展的资本需求;另一方面,要扩大特色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对于特色小镇而言,大部分的市场需求必然来自于周边中心城市和相对发达的区域,因此,要加强不同区域政府间的合作交流,做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以周边发达地区为经济腹地,扩大产品市场份额,挖掘潜在市场发展潜力,保障特色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特色产业人口小镇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No.5 中国提前5年进入人口零增长时代
海归“新农人”投身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CK小镇”的美好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河北加快推进细化实化县域特色产业振兴措施
什么也没有小镇(1)
人口最少的国家
小镇小镇真热闹
印度人口2025年超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