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个人经验,指向审美体验

2018-03-14 03:02杨贝贝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6期
关键词:审美体验

摘  要:诗歌是“留白”最多的文学体裁,每位读者调动已有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读当代诗便可以获得极佳的审美体验。诗歌不是实用类文本,诗歌本身语言的美、韵律的美是极为动人的,只有以纯粹审美为归宿,才更接近于诗歌的本质。

关键词:诗歌阅读;个人经验;审美体验

作者简介:杨贝贝,201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南京市第十三中学任教至今。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6-0-01

许多人认为,写诗是一种门槛极低的创作。也许,在他们的眼中,当代的诗歌仿佛文学海洋中的沙丁鱼,然而,正如诗人巫昂所说,“有人认为沙丁鱼是一种廉价的鱼,但这一定不是大海的看法。”

当代的诗歌被边缘化,也许正是源于“现代汉诗”的“现代本质”,它的“美学和哲学特征”(奚密语)。正如一些学者所言,“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诗歌曾经享有优越的地位,它是政治权力擢升的阶梯,也是上层人际交往的精致形式。但在新诗发生时,这个传统社会已经解体,诗歌原有的至尊地位和政治文化功能,都已失去。可是,在现代社会中,诗歌又不能和大众传媒竞争以吸引广大消费群体,因此,现代诗歌眼看着它被推到新世界的边缘而无能为力。[1]”在人们的阅读中,当代诗歌也延续着这种被边缘化的命运。而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这种边缘化更为明显。中高考的阅读和写作,当代诗歌均不是考察重点,在高考的作文题目中,常常会有这样一句话“体裁不限,诗歌除外”。然而另一方面,被各种功利所抛弃的当代诗歌,显示出文学更纯净的一面。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如果能和学生一起品味当代诗歌,会让学生更接近于文字的美。在当代人们忙碌的生活中,若能有那么一刻放缓脚步,沉浸于当代诗歌的世界,定会更接近于纯粹的美。

如果说文字是沟通个人与世界的符号系统,那么语言于人有两个作用:一是建立从世界指向自己的箭头,即更好地理解与欣赏他人的文字,大致是人们常说的阅读;二是建立从自己指向世界的箭头,即更好地表达,大致是人们常说的写作。诗歌是独特的语言,诗歌阅读有其鲜明的特质。借助诗歌这一独特的语言符号系统,读者能触碰到更远的地方。

诗歌阅读要从读者的个人经验出发。有学者说,“诗人都是自有一套的巫师,不是一个所谓‘诗歌队伍中的同志。[2]”读者亦然,每个读诗的人同样是自有一套的巫师,他们会基于自身经验对诗歌进行个性化的阐发,这也是诗歌的魅力所在。诗歌是“留白”最多的文学体裁,每位读者调动已有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阅读当代诗歌便可以获得极佳的审美体验。

当代诗歌阅读的终点是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诗歌不是实用类文本,诗歌本身语言的美、韵律的美是极为动人的。法国现代诗人瓦雷里曾就诗与实用类散文打过一个很著名的比喻:实用类散文是“走路”,而诗歌是“舞蹈”,走路有个“目的地”,即有个功利目的,而舞蹈以其本身为旨归。也许,只有以纯粹审美为归宿,才更接近于诗歌的本质。如若阅读当代诗歌,脑海中总想着,此番阅读能否提升我的阅读能力,让我在考场或职场中走得更远,一定无法触碰到真正的诗歌之美。如若阅读诗歌,脑海中始终想着诗歌鉴赏标准句式:运用了……手法,写了……的内容,表达了诗人……的感情,这种模式化的,掰开了揉碎了的鉴赏,定会让鉴赏当代诗歌应获得的美的享受丧失殆盡。阅读当代诗歌,抛下一切功利与实用,沉浸其中,唤起我们的审美直觉和审美感受力,有时是如梦初醒般地唤起他们的这种天性。在欣赏当代诗歌时,通过诵读、通过声音的魅力可以更好地体味诗歌之美。这种诵读,不是千篇一律、情感过度饱满、让人起鸡皮疙瘩式的为诵读而诵读,而是沉浸于当代诗歌的情感世界,结合每首诗歌的具体特点的诵读。这种诵读,或是低声耳语,或是娓娓道来,或是坚定陈述,或是慷慨激语。

诗人巫昂说,“诗歌不是PS,生活中到处都是诗歌的素材,诗人应该是一个诚实的人、自然的人。”诚然,诗歌是在一个个有着灵敏触角的人的生活中自然生长出来的。每个人都会经历难忘的、想把其用语言定格的经历,也会有能够触发自己写作动力的独特感受,然而,当拿起一支笔,那些经历和感受却变成了支离破碎的印象,不知该用怎样的语言去准确描摹。朱光潜先生说,“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3]”诗歌的语言如果不加选择,那诗歌也许真的只是原始的强烈情感,而丧失了诗歌的美感,强烈的情感也得不到完美的传递。有学者这样评价李白“他只是一个诗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不是歌功颂德的佞臣,他也不是愤世嫉俗的反抗者,他只是掌握了语言巫术的智者”。诚然,每个优秀的诗人都是掌握了语言巫术的智者,阅读当代诗歌,离美更近一步。

注释:

[1]洪子诚. 当代诗歌的“边缘化”问题[J]. 文艺研究,2007,05:20-25+166.

[2]于坚. 当代诗歌的民间传统[J]. 当代作家评论,2001,04:84-90.

[3]朱光潜.诗论[M]. 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7.

猜你喜欢
审美体验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
戏剧人物角色与历史中人物形象的差异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童心 童眼 童耳
阅读教学的范式转型:审美体验的视角
《汉宫秋》与《长生殿》中爱情悲剧及其审美体验的比较研究
关注审美体验,让阅读变为“悦读”
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体验教学
打击乐艺术的审美体验思考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