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技术支持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2018-03-13 12:31黄丽
求知导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

黄丽

摘 要:文章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并构建了移动互联技术支持的混合教学模式,该模式可分为“课前的移动学习—课内学习—课后的移动学习—阶段性测试”四个阶段,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移动互联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0-24

基金项目:移动互联技术支持的混合教学模式应用研究——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JXJG-15-24-8)

作者简介:黄 丽(1979—),女,江西南昌人,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计算机教育。

混合教学模式即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是将数字化学习(E-learning)和传统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国外关于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学习效果、实践教学上。国内对混合学习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何克抗教授、李克东教授和黎加厚教授等为代表的研究上。他们根据国外已有的理论和自己独特的见解,从不同的方面对混合学习进行定义并做出了相关的解释。

移动互联技术支持学习者利用移动设备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这种方式称为M-learning(移动学习)。国外已经将移动学习作为未来网络学习的重点发展方向,其应用领域已经全面开展,涉及中小学领域、大学领域、职业培训领域、远程教育、针对全社会范围的教育领域。国内大致从 2001 年开始移动学习的相关研究,至今已经初具规模,在学术研究与交流、产业探索与发展、应用研究与实践等方面均有所发展。

一、构建移动互联技术支持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模型

移动互联技术支持的混合教学模式是建立在课外自主学习与课内互动学习这二者交互作用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分为“课前的移动学习—课内学习—课后的移动学习—阶段性测试”四个阶段,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运用该模式可实现以下五个维度的混合:

1.课内正式学习方式与课外非正式学习方式的混合

将学生学习的一些环节转移到课外进行,课外非正式学习成为课内正式学习的有益补充,可以弥补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缺陷。课前,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完成预习——通过课外的非正式学习了解与课堂学习内容有关的知识,并通过课外的反复练习加深对内容的吸收理解,学生既能做到课前的充分准备,又能在课后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

2.课内教学中讲授式教学与自主式学习的混合

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的实际需要,灵活安排课堂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时间的前段,由教师讲授知识,并结合课前学生接触到的知识,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在课堂教学时间的后段,学生通过小组互动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在这个阶段,既有传递—接受式学习方式,又有学生的自主学习。

3.课堂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混合

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的身份是指导者和组织者。教师通过支架式教学策略逐步引导学生从知识的学习过渡到技能的习得,并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而学生作为认知主体应充分参与进课堂的学习互动中,在教师组织的互动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课堂互动主要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学生的自我互动。

4.学习过程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混合

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教学媒体具有多样化特征,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适当的媒体进行学习,如语音室、影音资料、多媒体计算机、手机、笔记本电脑、学习机等媒体类型,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混合。

5.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混合

此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重知识轻技能的弊端,實现了知识和技能并重,充分的理论知识学习是发展实践操作技能的必要条件,而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又可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更深理解。

二、移动互联技术支持的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1.课前的移动学习阶段

充分利用移动学习的便捷性,学生能频繁地接触到与课堂学习内容有关的信息从而进行预习,为课堂学习阶段教师的因材施教和学生主动学习打下基础。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利用移动设备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零散时间来进行学习,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QQ或微信等手段进行。

教师在课前预习阶段主要是引导者和决策者的身份,一方面,引导学生接触到适当的学习资源,使学生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反馈和与学生进行交流等方式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下一阶段的课堂教学部分进行因材施教提供依据;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固定的情境中根据教师指定的学习内容进行课前预习,主要是观看相关教学视频和进行预习测验。

2.课内学习阶段

在整个课堂教学阶段,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移动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和学习互动方式,采取支架式教学策略,从讲授者逐渐向指导者、监控者等身份过渡,将课堂学习的主体权移交给学生,使学生在情境中获取知识,积极思维,进而有意义地学习。整个课堂教学可以细分为教师讲授新知、学生分组讨论、反馈和总结四部分,当次课结束前,教师对本次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安排下次课程学习任务。

3.课后的移动学习阶段

课后扩展阶段主要由学生自行完成,教师并不做强制要求。在课后教师设计任务情境,布置需要合作完成的任务,学生在合作中进行探究,在演绎情境中逐步提高能力。在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之后,学生已经基本形成了对学习内容的认知,这个阶段其可以选择性地再次观看教学视频、PPT课件和测试题等学习资料;学生通过协作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为了避免学生出现挫折感或应付了事的情况,教师需要利用一些方法和手段来督促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应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为下一单元的教学提供借鉴。

4.阶段性测试阶段

为了更全面地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阶段性测试作为可选环节被安排在每一章内容学习结束后进行。通过阶段性测试,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了哪些进步,发生了哪些变化,并根据个体的不同表现,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或鼓励其持续发展。

三、结论

移动技术支持的混合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学”,利用移动学习提供的便捷性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练习课程内容,特别是这种练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组织地进行的,所以无论是频率上还是效果上都比学生自发的学习要明显。移动技术支持的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显著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具备极强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

移动技术支持的混合教学模式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在授课之前,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从而调整教学内容,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讲授知识,而且对文化知识的渗透更为充分。利用移动技术在课外延展相关课程知识,提高知识的综合性和精致性。在准备多媒体学习资源和开展支架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丰富了文化知识和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1]方海光,王红云,黄荣怀.移动学习的系统环境路线图——国内外移动学习研究与应用案例研究专栏综述篇[J].现代教育技术,2011(1):14-20.

[2]何克抗,吴 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一——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分类[J].现代教育技术,2008(7):5-8.

猜你喜欢
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开放大学:过去充满传奇但前景依然未卜?
混合式教学法在《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利用蓝墨云平台在高职药学专业《药品保管》课程开展移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探索